河南曲劇
地方戲曲劇種
河南曲劇是一種地方戲曲劇種,又名河南曲子戲、高台曲。起源於河南汝州或登封市潁陽鎮李窪村,分大調曲和小調曲,小調曲優雅婉轉,輕快。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雜牌小調與民間歌舞踩高蹺相結合的河南曲劇,發展為戲曲劇種。由於曲調易學,用本嗓演唱,表演接近生活,傳播極快。
2006年10月,河南曲劇入選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上,河南曲劇參與其中。
河南曲劇是一種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西北部。前身為曲藝“河南曲子”,於1926年經地攤、高蹺階段進入戲曲舞台。又有南陽曲子(大調曲子)和洛陽曲子(小調曲子)之分。前者較沉穩,後者較活潑。唱曲牌,常用的有[漢江]、[揚調]、[滿州][鼓頭]、[打棗桿]、[剪剪花]、[銀紐絲]等四十多種。唱調柔和、宛轉、輕快,具有明顯的民歌特點。主要伴奏樂器有曲子弦、三弦、四弦、板胡、二胡、琵琶、箏等。傳統劇目有二百多個。早期劇目多為反映家庭生活的“三小戲”,如《鬧節》、《賣瓦盆》、《安安送米》等,其後也有以民間故事為題材的大戲,如《祭塔》、《花庭會》等。解放后整理的傳統劇目《陳三兩》、《風雪配》、《卷席筒》和編演的現代劇《掩護》、《游鄉》等影響頗大
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
曲劇是在河南曲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起初的形式是由表演者邊踩高蹺邊唱曲子,後來逐漸發展成為高台曲。
河南曲劇
但在30年代前期,一般曲劇戲班還是停留在業餘性質:農忙務農,農閑從藝,一個班社也僅十餘人。他們在演出時也不講戲價,只求管吃。若收到饋贈錢物,則全班社平均分配。當時,在汝南、周口、信陽、南陽等地,都先後出現了高台班。
河南曲劇
到抗日戰爭時期,曲劇的發展猶為迅速,遍及了全省的主要縣市,直至安徽省的臨泉一帶也都有河南"曲子戲"的演出痕迹。在周口、淮陽、界首等地開始出現半職業性劇團,知名演員有楊德富(藝名洋白菜)、李金波、陳萬順、陳玉佩(曲劇最早的女演員)等。具體象在1939年李金波在安徽界省文化村與戲劇家焦菊隱同台演出《高平關》 ;1940年年,河南省大部分地區被日本侵略軍佔領,很多曲劇藝人被迫流亡到南陽等地結成職業班社,從而以南陽為中心,進行演出活動,有些班社還到湖北北部、陝西南部、四川東部等地演出,更有一些藝人沿隴海鐵路流亡到寶雞、天水、蘭州等地,其中以趙自安、馬德山創建的幻而非曲子社最著名。1943年,李金波、張鳳錄等組成曲劇班社抗建劇社。
河南曲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曲劇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河南曲劇不僅在本省的大部分地區盛行,而且還在甘肅、陝西、河北、安徽、江蘇、湖北等地也建立有專業劇團。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匯演大會鑒於朱萬明對河南曲劇形成的貢獻,授予他榮譽獎,臨汝縣也被譽為河南曲劇的發祥地。
至1983年,河南全省共有專業劇團三十三個,除此之外,在湖北、雲南、山西、河北等省也先後建立了專業的河南曲劇團。在這些劇團中,較著名的演員有郭立仙、張曉風、邢金鍔、謝芳馨、霍振海、郭鳳娥、田欽澤、周玉珍等。各地的劇團也先後整理改編演出了一批優秀傳統劇目,並創作演出了一批現代戲,使得曲劇在表演藝術、舞台美術、音樂唱腔等方面不斷取得革新。
曲劇唱腔結構為長、短句曲牌聯套體制。唱腔曲牌有150多種,其中有來自明、清民歌小曲的〔陽調〕、〔詩篇〕、〔茨兒山〕、〔剪剪花〕、〔銀紐絲〕、〔打棗竿〕、〔太平年〕、〔羅江怨〕,有來自鼓子曲的〔馬頭〕、〔潼關〕、〔滿江紅〕、〔劈破玉〕、〔小桃紅〕、〔青陽扇〕等。伴奏用的絲弦曲牌有〔大起板〕、〔山坡羊〕、〔高山流水〕、〔狀元遊街〕等130 多種。伴奏樂器以墜胡、三弦、箏、琵琶為主,並採用了鑼鼓等打擊樂。
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
它的唱腔曲牌很多,常用的有〔馬頭〕、〔劈波玉〕、〔揚調〕、〔汊江〕、〔詩篇〕、〔清江〕、〔銀扭絲〕、〔滿江紅〕等。
河南曲劇
河南曲子,大部分地方是洛陽曲子,分佈在北方一帶。南陽周邊唱南陽曲子。
早期的河南曲劇在表演上繼承了高蹺曲的歌舞身段和行當分工。
高蹺曲一般有五個角色:老婆(老旦)、媳婦(青衣)、姑娘(小旦)、相公(小生)、和尚(丑)。和尚經常兼扮演老旦,並且有時還會增加諸如"二姑娘"、"瞎子"等配角行當。早期的河南曲劇無論演什麼戲,角色一般不外乎以上五種主要形式。早期演出時,劇中的人物出場,一般開始時都是背對觀眾,走至台中心后才轉身亮相,然後踩著"大起板"的弦樂伴奏節拍跑"剪子股"圓場,形式與踩高蹺時的打場子相同,必須跑完四十八板再進行正式演唱。曲劇的動作、身段、架勢還基本保留著高蹺曲舞姿的原型:表現為不停地前走和後退,而和尚或瞎子(丑角)則在其間不斷地插科打諢。
1933年,曲劇流傳到河南中部周口和東部開封一帶。到抗日戰爭時期,又流行於陝南和鄂北。在流傳的過程中,隨著上演的劇目的豐富,曲劇在吸收了豫劇、京劇、越調、漢劇等兄弟劇種的表演藝術后,才逐漸建立起生、旦、凈、丑完整的各行當,並出現了一批較有成就的演員。
旦行是曲劇各行當之首。因早期大多演出"三小戲",又多以旦角為主,所以河南曲劇的旦行名角頗多,在表演藝術上也各具特色。建國前的演出,旦角多由男性來扮演,較著名的演員有許文興、胡定、李金波、朱天水(藝名香水)、李九常等;建國后曲劇又培養了諸多女演員,象張新芳、王秀玲等在表演藝術上就較有成就。
朱天水人稱"洛陽迷",表演時嗓音細膩、音色樸素自然,唱腔甜美,聲情並茂,以演劇本《藍橋會》著稱。許文興擅長表演農村少女形象,當時有"活閨女"之美譽。胡定(青衣)擅長於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塑造人物形象,表演時穩重大方,擅長演出的舉目有《游龜山》等。張新芳的表演形式樸實、真切,唱腔講究吐字歸韻,擅長應用"大閃板"方法,所演出的《陳三兩爬堂》一劇,成功地塑造了陳三兩的形象。(見 圖曲劇-1)李九常表演風格細膩,所演的《風雪配》中場景姑娘做針線活,從合線、抖線、咬線、紉線、納鞋底乃至不慎而導致針尖扎手的過程,表現得細緻入微、極其逼真,各環配合也絲絲入扣。
生行大多以小生為主,表演時一般以文生、空生一類角色居多,沒有武生。從40年代曲劇開始演出"袍帶戲"后,發展了鬚生。小生朱六來在河南曲劇發展的初期,在沒有鑼鼓伴奏的情況下而創造出一套載歌載舞、柔和自然的表演藝術,使曲劇的表演突破了高蹺曲的傳統程式。鬚生海連池、馬琪均以表演質樸,並富於生活氣息見長。後者的所演《寇準背靴》中的寇準,在台步、水袖、髯口、帽翅等技巧的運用方面,有頗高的造詣。
醜行在曲劇發展的早期,作用僅限於插科打諢、逗人取笑。發展自王振東開始,注意從人物的性格出發,逐漸向唱做並重方向演變,形成了諸如娃娃丑、正丑、官丑、惡丑等不同類型的丑角。例如王慶生,在以丑角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就有過頗多創造。
曲劇唱腔調高多用1=C,有時用1=?#C。男女聲演唱均以真嗓為主。凈行的虎音和“炸音”唱法富有特色。20世紀50年代以後,曲劇樂隊的文場主要樂器有:曲胡(又名“大弦”)和古箏、三弦、琵琶、二胡、笛子、嗩吶、笙、悶子、大提琴等;80年代中期,增加了電子琴。武場主要有手板、班鼓(單皮鼓)、大鑼、手鑔、小鑼、戰鼓、大鼓或定音鼓等。早期器樂曲牌只有〔大起板〕及數支〔游場〕,以後不斷增加了如〔高山流水〕、〔思春〕、〔和番〕等板頭曲以及〔菠菜葉〕、〔十番〕、〔錯字〕等弦樂曲牌和〔欠場〕、〔尾聲〕、〔三槍〕、〔嗩吶皮〕等嗩吶曲牌。武場鑼鼓經基本來自豫劇、越調、京劇等劇種。?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曲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由於曲調來源於民間生活小戲,因此歌詞易學,並大多採用本嗓來演唱,表演也相當接近生活,傳播速度極快。
河南曲劇的唱腔是採用曲牌體式。最初登上舞台時,曲劇的腔調大多採用"雜牌小調"的形式,僅有〔陽調〕、〔剪靛花〕、〔詩篇〕等十餘支。后逐漸吸收流行於南陽一帶的曲藝"大調曲",豐富了唱腔的形式。曲劇的曲牌大多由兩句、三句、四句以及各種垛子組成,有大牌子(大調)、中小雜牌(小調)和絲弦曲牌之分。總的風格特點是:質樸、自然、婉轉、柔美,悠揚纏綿,抒情性強,生活氣息濃郁。
曲劇的唱腔結構為長、短句--曲牌聯套體制。唱腔、曲牌大約有150多種,其中有來自明、清民歌小曲的〔陽調〕、〔剪剪花〕、〔詩篇〕、〔打棗竿〕、〔茨兒山〕、〔太平年〕、〔羅江怨〕,有來自鼓子曲的〔馬頭〕、〔青陽扇、〔潼關〕、〔小桃紅〕、〔滿江紅〕、〔劈破玉〕〕等。伴奏用的絲弦曲牌有〔大起板〕、〔狀元遊街〕、〔山坡羊〕、〔高山流水〕等130 多種。
大牌子(大調)一般均在百板以上,主要有〔馬頭調〕、〔邊關〕、〔黃鸝調〕、〔滿江紅〕、〔劈破玉〕、〔背弓〕、〔疊落〕、〔寄生草〕、〔疊斷橋〕、〔小桃紅〕、〔起子〕、〔重樓〕、〔金紐絲〕、〔上小樓〕等。這類大調一般慢板長腔,表現婉轉柔細,纏綿悱惻。
中小雜牌(小調)則均在百板以下,主要有〔陽調〕、〔太平年〕、〔詩篇〕、〔滿舟月〕、〔打棗竿〕、〔羅江怨〕、〔銀紐絲〕、〔剪剪花〕。這類小調多表現為聲韻清亮,靈活多變,音域寬廣,音調隨高就低舒展自如,可塑性大,表現力強。也有一些把原有曲牌改編成新曲調的,如〔小漢江〕、〔軟詩篇〕等。另有吸收其他劇種的,如〔書韻〕、〔瓦碴堆〕等。
絲弦曲牌則主要有:〔老八板〕、〔過街俏〕、〔葡萄架〕、〔開手〕、〔哭周瑜〕、〔山坡羊〕、〔羝元遊街〕、〔大起板〕、〔高山流水〕、〔小雀〕等。這類曲牌主要在劇中用來烘托氣氛,配合各舞蹈動作來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
按表現內容風格的不同來分,曲劇的曲牌中表現活潑愉快的情緒的有〈銀扭絲〉、〈垛子〉、〈太平年〉等;表現悲傷哀愁的情緒的有〈在漢江〉、〈詩篇〉等;表現激越憤慨的情緒的有{陽調}等。
河南曲劇的主奏樂器是墜胡。另外還有三弦、嗩吶、琵琶、二胡、箏、笙、月琴等。新中國建國后,有些劇團還分別增加了諸如木管、銅管、弦樂、定音鼓等西洋樂器。打擊樂器最初僅有鑼鼓,只用於"打鬧台"。於1940年前後,曲劇吸收了京劇、豫劇的鑼鼓經,打擊樂器才逐步得到完善,有象鼓板、大鑼、二鑼、鐃鈸、小鈸、風鑼、木魚等。
在現代形式的戲劇的表演方面,河南曲劇比較注意運用舞蹈動作用以表現現實的各種生活內容。例如劇本《趕腳》中的耍傘、趕驢、騎驢; 《游鄉》中的挑擔子趕路、爬山; 《下鄉》中的推車、拉車; 《掩護》中的划船過封鎖線及騎馬等,都特別設計了生動而富有生活情趣的舞蹈動作。
2019年11月,河南曲劇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