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東調
戲曲劇種
豫東調
原是以商丘為中心,濫觴於虞(城)、夏(邑)、太(康)、柘(城)、鹿(邑)、睢(州)、寧(陵)(俗稱“外八處”)等 地的一種唱法。是豫劇 流布地域最廣的一個唱派。
因在其發展史上流行區區域接近魯西南,受山東梆子的影響,其主要特徵是以5672 ·3·為腔體的骨幹音,亦稱“上五音”;以562·765245為旋律線,主音落 5。“二本腔”(假嗓)演唱。女聲花腔較多,具明快、俏麗特點,男聲則挺 拔、昂奮,原以本嗓“帶喊兒”唱出,或稱“腔兒”,“河南謳”之名實由此 出。本世紀三十年代以後,漸與豫西調交融,而互相吸收。至八十年代便基本 被以演員為中心的唱腔風格流派所代替了,如“馬(金鳳)派”“唐派”(即“紅臉王”唐玉成)等。
豫東調
一種說法是,開封附近的祥符調傳入演變而成,乾隆年間,住在開封城南朱仙鎮北門附近的著名梆子戲藝人蔣扎子,開科授徒。數十年間,蔣門班培訓了大量的梆子戲演員。道光年間,黃河在開封一帶決口,朱仙鎮周圍盡成汪洋,蔣門班無法維持下去,便向四方流落、發展。藝人相傳至商丘一帶的,形成豫東調。
但是上述說法得不到證據的支持,開封附近蔣門何時傳入商丘一帶,沒有文字可考。從朱仙鎮《重修明皇宮記》上所記載的清同治年間的70多個班社中,竟然沒有一個是商丘地區——豫東調的戲班,不知其中的情由何在?
另一種說法是,山東境內的梆子在乾隆年間流入商丘,受當地民風俗,語言及鄉土藝術的影響,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河南高調”——豫劇豫東調。從藝術特點上來說,所有的豫劇流派中,只有豫東調和山東梆子最為接近,劇目多相同,早期也是——紅臉和黑臉戲為主。從產生年代上說,山東境內的高調梆子科班最早的高調老班“五福班”是明朝萬曆皇帝登基以前由李翰林創辦的,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清代組建巨野大姚班,成立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今也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從地理位置和語言風俗上來講,商丘一代和魯西南地區近似度要大於開封地區,山東境內的高調梆子的流入商丘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著名的山東梆子科班大興班、定陶東三義堂及曹縣的三義堂班曾在商丘地區演唱多年,在此培養了大量的豫東調演員,豫東調較為有名的演員孫照登、苗喜臣、黃儒秀、趙義庭均為山東籍,且為山東梆科班出身,山東魯西南境內的高調梆子的流入商丘也是很合情合理的。至於和祥符調的融合,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在商丘市(原朱集)曾先後建立了楊家戲院、大舞台、新華舞台、丹風舞台、大眾劇場、光復舞台、雙鳳舞台等戲劇演出場所,雖然大都比較簡陋,但卻為豫東調戲班進入城市演出提供了條件,不少豫東調戲班和演員都曾在這些劇場演唱過。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樊粹庭組建獅吼劇團,以陳素真、趙義庭等為首的一大批祥符調、豫東調演員,為支援抗日前線募捐演出。1938年日寇侵入商丘后,有的舞台被日軍燒毀。
1940年,商丘縣有個叫李文彪的人成立了一個大戲班,從開封請來了著名演員吳碧波、李秀玲、侯秀真等,這些演員擅長豫西調與祥符調,與擅長豫東調的演員一起演出,互相取長補短,使豫東調吸收了新的營養,在表現人物性格和感情上增加了表現力,並增補了豫東調原來缺少的音樂形象。從此,豫西調、祥符調和豫東調的結合使原來的豫東調大為豐富,同時也打破了原來“男扮女”的舊模式,女演員陸陸續續地多起來,使藝術表演更加逼真。從這時起,女角色被稱為“坤角”。在演出實踐中,道情、二夾弦、曲劇、琴書等等一些戲曲唱腔的精華也逐漸被吸收,豐富了豫東調的色彩。“革命樣板戲”出現以後,京劇的一些唱腔也開始在豫東調中出現。豫東調與“他山之石”的有機結合使其有了極大的發展。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豫東調,甚至許多傳統古裝戲裡面的豫東調,已不再是我們所說的傳統的、原汁原味的豫東調。它不僅融匯了豫劇其他流派的唱腔,而且在唱腔和伴奏樂器上、甚至演唱方法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和創新,尤其是女演員的唱腔,有的甚至還運用了現代的、新的發聲方法。雖然這種改革與融合使豫劇音樂藝術得到了提高和進一步發展,擁有了一大批豫劇愛好者,傳播的地區更加廣泛,但同時也丟棄了傳統豫東調中的一些原始的藝術精髓。如何在促進豫劇發展的同時,保護好其板橋茅屋的真實形態,這也是多年來豫劇界的老前輩、老藝術家們一直在探討的問題。
豫東調
夏邑縣衙役組建的豫東調戲班,以陣容強大、行當齊全聞名於豫東、魯西南、淮北一帶。清代知名演員有楊道、王神、陳萬勝、張建才(張福生)等。其中張建才為紅臉演員,嗓音清亮,表演大方傳神,人稱“戲狀元”。紅臉孫照登、唐玉成等拜師門下學藝,成為豫東調的著名紅臉。清末至民國期間主要演員有生角演員郭陽、陳希齡(老婆生)、孫照登(孫門)、陳孝思(藝名新妮),旦角演員有劉群(劉希同)、段玉蘭(藝名花公雞)、苗喜臣(藝名苗娃)、徐振奎(藝名面客)、段景昆(藝名先海),凈行演員有大員、李金貴、張允中(藝名毛允)、李振干、劉漢熙等。常演劇目有《闖幽州》、《過五關》、《單刀會》、《宇宙鋒》、《賣苗郎》、《四水王上吊》、《桃花庵》等,深受觀眾好評,民間至今還流傳著“老婆的生,苗娃的旦,孫門的紅臉響八縣”的民謠。永城龍虎班原是縣城“水龍吉慶會”(救火會)的玩會班,后發展為豫東調職業戲班,知名演員有張作林(綽號張二歪)、程恆禮(綽號假丁氣)、周扶、李瑞卿(綽號假苗娃)等,在豫東也有一定影響。
成立於清光緒年間,著名演員有唐玉成、王彥(燕)山、拌草棍、王福德等,后又有朱勤堂、丁福祥及女演員郭翠琴、劉艷芳等先後搭班。演出的主要劇目《文王跑坡》、《地塘板》、《反徐州》、《白玉杯》、《取成都》等,深受觀眾歡迎。特別是紅臉唐玉成,用本嗓演唱,蒼勁渾厚,又善用偷字、閃板、加襯、疊句等,說唱巧妙結合,悲憤壯烈之情緒浸入肺腑,被譽為“紅臉王”。
成立於清光緒年間,為縣衙班頭所組建,當地群眾亦稱為“五班”。早期知名演員有生角張尚、金玉、王虎,黑頭郭林等。20世紀三四十年代男演員先後有楊娃、李良富、王玉龍、劉群、李同新、唐玉成、黃儒秀、葛家彬、武志安,女演員先後有“大腳芳”、花桂榮、王桂榮、劉玉梅、楊秀榮、陳素花等搭班演出。該班曾一度有五桿旗之稱:大花旗花桂榮,大紅旗唐玉成,杏黃旗黃儒秀,雪白旗劉玉梅,小藍旗陳素花。常演劇目有《前楚國》、《后楚國》、《反五關》、《觀文》、《火燒紀信》等,曾在豫東稱雄一時,為觀眾所稱道。
也是清光緒年間組建的一個較有影響的豫東調戲班。知名演員先後有生角演員丁允芝、王殿卿、楊東來,旦角萬人迷、劉隨、高子俊、蓋兩江、王成、韓風仙,凈角一聲雷(廣建)、劉克金、孫迎科等,演出主要劇目有《洪昌府》、《天門陣》、《諸葛亮弔孝》、《老河東》、《周老漢送閨女》等。1938年日寇入侵后散班。
也是清光緒年間組建的。這個科班因為從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至民國17年(1928年),共辦了14期演員培訓班,後人便都習稱為“十四科”。在四十多年間,培養了大批豫東調演員,出科後有的到“老八班”、“府八班”等班社搭班演出,還有不少演員到山東、江蘇、安徽的豫劇班社演出。如知名演員鞏(宮)寶、先海、月喜、銀鎖、翠明、翠彬等,都曾先後在“十四科”學藝。民國初年寧陵同樂班,也曾著稱一時,至今還有“飛羅面的旦,德惠的生,二頭的紅臉蓋東京,另有一個西北風”的民謠在民間傳誦。
在清光緒年間至民國期間,除上述一些戲班仍有演唱活動外,新的豫東調班社如雨後春筍,遍及豫東大地,著名者如,夏邑程家班,寧陵火神爺戲班,民權縣城北關集戲班,虞城的張家班、周家班、公議班,柘城的小公議班,永城的竇家班,商丘的李文彪戲班等等,有的演唱活動時間較短,有的到解放戰爭時解散。新中國成立后,這些班社的大部分演員在當地參加了人民政府組建的戲劇團體。
目前有文字可考的早期傳統豫東調的主要代表有道光、同治年間的名旦李金昌、名紅臉李金奼、郭大興,明黑臉段德福。民國初年名紅臉唐玉成(紅臉王)、李存伍(羊羔子紅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後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趙義庭、馬金鳳。
紅臉——唐玉成
唐玉成,豫劇“紅臉王”,豫劇著名紅臉泰斗。創立豫劇“唐門”流派藝術,對豫東紅臉行當乃至花臉、武生均產生極大影響,後起之秀劉忠河亦受其唱腔啟發,得以發展。當今豫東八大紅臉王均系其門下傳人,對豫劇唐門紅臉流派的傳播和繼承有極大作用。其代表劇目:《劉公案》、《困滎陽》、《回西岐》、《刀劈三關》、《反五關》、《地塘板》、《卧龍奔喪》、《轅門斬子》、《碰碑》、《探山》、《斬黃袍》、《扒墓》、《臨潼山》、《晉陽宮》、《反陽河》、《串龍珠》、《玉河關》、《白塔寺》、《困龍床》。
武生——黃儒秀
黃儒秀,豫劇“生中之冠”,豫劇著名小生、武生泰斗。創立豫劇“黃派”流派藝術,對豫劇小生、武生均產生極大影響,與劉(法印)派、王(素君)派並列豫劇三大小生流派。其代表劇目:《反昭關》、《武昭關》、《長坂坡》、《截江救斗》、《黃鶴樓》、《提寇》、《獅子樓》、《拜將台》。
小生——趙義庭
其將山東梆子和傳統豫東調融合在一起,獨闢蹊徑,自成一派。他專攻小生戲,唱做並舉、文武兼備。早在上世紀30年代,在老百姓中就流傳著“拆了房,賣了磚,要看趙義庭的《南陽關》”的諺語。他的“二本腔”音色清脆、圓潤、柔韌、行腔慷慨、激越。趙義庭早在上世紀30 年代中期就把《南陽關》這個拿手好戲灌成了唱片,也是豫劇小生灌制唱片的第一人,他是豫劇界傑出的名生代表。其代表劇目:《南陽關》、《八郎探母》、《提寇準》、《黃鶴樓》、《奇雙會》、《白蛇傳》、《伍子胥》、《白水灘》、《鳳儀亭》、《凌雲志》、《女貞花》。
花臉——李斯忠
李斯忠,豫劇“黑臉王”,豫劇著名凈行泰斗。創立豫劇“李派”流派藝術,對豫東凈行行當均產生極大影響。當今多位花臉名家均系其門下傳人,對豫劇李派花臉流派的傳播和繼承有極大作用。其代表劇目:銅錘系有《包龍圖坐監》、《包青天》、《下陳州》、《二進宮》、《十大告》、《鍘趙王》、《陳平打朝》、《烏盆記》、《九頭案》;架子系有《白玉杯》等。
旦行——馬金鳳
中國當代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雖然解放以後她一直在豫西地區演出,被稱為“洛陽牡丹”。但她最早學習、主攻的卻是豫東調,同時吸收了大量的山東梆子唱腔加以融合。她的演唱,行腔冼練、輕盈明快、俏麗活潑、字多腔少、韻味純正。其代表劇目:《穆桂英掛帥》、《對花槍》、《反西唐》、《金鎖記》、《花打朝》、《楊八姐游春》、《五世請纓》。
老生傳統劇目:《摘纓會》、《文昭關》、 《刺王僚》 、《豫讓橋》、《贈綈袍》、《桑園會》、《蝴蝶夢》、《敲骨術金》、《鞭打蘆花》、《盟中義》、 《渭水河》、《伐子都》 、《大劈棺》、《臨潼會》、《湘江會》、《刺慶忌》、《海潮珠》、《哭秦庭》、《刺秦庭》 、《六國封相》 、 《鴻門宴》、《追韓信》、《馬陵道》、《失音斷琴》、《大鄭宮》 、《上天台》、《淮河營》、《曹獻劍》、《盜金冠》 、《玉虎墜》 、《劈寒犀》 、《取洛陽》、《兩合關》、《萬里侯》 (全本《班超》)、《磐河戰》、《舌戰群儒》 、《讓徐州》、《取桂陽》、《蘆花盪》、《過巴州》 、《古城會》、《捉潘璋》、《水淹七軍》 、《哭靈牌》 、《過五關》 、《八陣圖》、《罵王朗》、《鐵籠山》、《華容道》 、《渡陰平》 、《單刀會》 、《哭祖廟》、《戰長沙》 、《遇馬超》、《水淹下邳》、《漢陽院》、《戰北原》、《戰馬超》、《困土山》、《戰渭南》 、《戰宛城》、《反西涼》、《借趙雲》、《金雁橋》、《斬馬謖》 、《空城計》、《失街亭》、《姜維推碑》 、《灞陵橋》 、《紅逼宮》、《擊鼓罵曹》、《胭粉計》 、《七擒孟獲》 、《七星燈》、《神亭嶺》
旦角傳統劇目:《哭商劍》、 《南之夢》 、《哭長城》、《昭君出塞》、《琵琶淚》、《徐母罵曹》、《別皇宮》 、《棋盤山》、《馬上緣》 、《平貴回窯》、《大登殿》 、《武家坡》、《望兒樓》 、《三擊掌》、《金水橋》、《牧羊卷》、《汾河灣》、《蘆花河》
《佘塘關》、《京遇緣》、《雙陽公主》、《瓊林宴》 、《洪羊洞》、《朱仙鎮》、《牧虎關》 、《太君辭朝》、《秦香蓮》 、《鍘判官》 、《李陵碑》 、《醉打山門》 、《神州擂》 、《活捉三郎》 、《花田錯》、《十字坡》 、《烏龍院》 、《鴛鴦樓》、《蜈蚣嶺》 、《牛皋扯旨》 、《挑滑車》 、《鎮潭州》 、《慶頂珠》、《湯懷自刎》、《槍挑小梁王》、《潞安州》 、《八大鎚》
《亂石山》、《采石磯》、《戰太平》、《奇雙會》、《三娘教子》 、《香羅帶》、《一捧雪》、《打嚴嵩》 、《四進士》、《日月圖》(《賣畫劈門》)、《大保國》、《二進宮》、《鬧嚴府》、《海瑞奏嚴》、《周仁獻嫂》、 《南天門》 、《廣泰庄》 、《楊繼盛》、《蝴蝶杯》 、《關王廟》 、《白水灘》 、《合鳳裙》、《脫龍帶》、《鐵冠圖》 、《通天犀》、《六月雪》 、《玉堂春》、《陳三兩》、《九更天》、《法門寺》 、《御林郡》、《杜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