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吼劇團
獅吼劇團
獅吼劇團是中國第一個正規豫劇團,是一個從事豫劇改革和教育的演出團體。1934年10月,由樊粹庭在開封創辦豫聲劇院,邀集陳素真、趙義庭、張子林等,民國二十七年(1938)初,樊粹庭采“醒獅怒吼”之意。改劇院為獅吼劇團。編排出旨在抗敵禦侮的《克敵榮歸》等新劇目,以旅行演出方式宣傳抗戰,激發群眾愛國熱情,並吸收青年隨團學戲。
民國二十九年,劇團經洛陽輾轉至西安駐班演出,幾瀕停頓。民國三十一年秋,樊招收了一批豫籍難童,特聘畢業於富連成社的京劇演員韓盛岫為教練,採用科班方式辦起了獅吼兒童劇團,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訓練,終於恢復演出。
其徠后數年間,訓練與演出并行,又陸續增收了一些新學生。新演劇目大多由,樊粹庭編、導,豫劇大王陳素真主演,在表演音樂、服裝、化妝各方面不斷改進和創新,以武功戲稱著於時。
樊粹庭
河南獅吼兒童劇團合影(1957年)
1935年3月,他創作了第一部劇作《凌雲志》,歌頌了貧賤不移的思想,在開封一上演便不脛而走,風靡全省。隨後,依次演出《趕花船》、《花打朝》、《春秋配》、《大祭樁》等劇,又編出新劇《柳綠雲》等劇目。1936年上演《滌恥血》、《女貞花》,開始了長期的戲曲改革與創作。
1937年“七七事變”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樊先生從北平經天津返回河南商丘朱集車站,召集原豫聲劇院班子,結合當前抗敵形勢和宣傳需要,將豫聲劇院正式更名為“獅吼劇團”,其意是“睡獅怒吼,抗擊外侮”。過去西方列強把中華民族形容為“東方睡獅”,今日這個雄獅要迅速覺醒了。從劇團的更名反映了樊先生以戲曲形式宣傳、激發人民群眾參加抗日救亡工作的滿腔愛國熱忱。重組戲班后,曾先後在亳州、寧陵、睢縣、鄢陵、扶溝等地巡迴演出,募捐抗敵經費,託人轉交河南救國委員會。當時,《河南民報》對此給予“堪稱熱心救國之模範”的高度評價。
1937年12月,樊先生率團回到省府開封,在南大街光華戲院演出《伉儷箭》與《殲毒計》,這些劇目都是根據抗戰需要創作的新劇。隨著抗日戰爭形勢變化,國民黨軍隊進行戰略轉移,開封即將淪陷。1938年5月,樊先生懷著失去國土的沉痛心情,率部分團員輾轉流離到河南南陽、內鄉縣避難並演出,以後又到國民黨統治區洛陽市,組團上演所編導的愛國劇目,頗得觀眾歡迎。由於時局所迫,樊先生率團於1939年中秋節前後到了西安。“獅吼”劇團一到西安,即受到西安易俗社同行們的歡迎、支持和幫助,稍作休息后即恢復演出活動。
獅吼劇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獅吼劇團有了更大的發展。1954年招收一批新學員,經過數年培訓,成為該團的第二演出梯隊。其主要劇目《火焰山》、《紅珠女》、《楊滿堂》等均久演不衰,廣有影響。1956年,該團演出一隊以《王佐斷臂》和《打焦贊》兩劇參加陝西省第一屆戲劇會演,劇本、導演、音樂、演出均獲一等獎,張敬盟、邢楓雲、趙國瑞、何尚達獲演員一等獎。1957年赴京演出,受到首都文藝界和廣大觀眾的好評。1961年,該團與民眾劇社合併成為西安市豫劇團,此年又恢復原建制和名稱。文化大革命期間曾改稱為紅衛豫劇團。 1971年再次與民眾劇社合併為西安市豫劇團。
獅吼劇團
其次是表演形式,在科白、做功、化裝、行頭、唱腔、舞美等諸方面,敢於革除舊習、推陳出新,效法京劇以為梆劇之范。表演者都經過名師指導、言傳身教,艱苦練功達到聲情並茂、劇情逼真之境,該劇團的表演藝術家達到技藝精湛者不乏其人。
其三是音樂唱腔方面,精心設計的唱腔增補了新的板式,除原有傳統的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非板四個正板外,又發展創造了新的支板式,如迎風板、金鉤板、拐頭燈、呱噠嘴、倒送板、滾白、大起板等等。這些板式適用於生、旦、凈、末、丑各種角色。
獅吼兒童劇團
正是由於上述的幾方面原因,西安獅吼劇團發展壯大(之後發展為獅吼一團、二團),所演出的劇目經久不衰,所培養的人才大多成為各地豫劇團頗負盛名的優秀藝術家。時至今日,各地的豫劇團其做功的精細、唱腔的圓潤、武打的功技,皆有獅吼豫劇團的傳播印痕,而絕大部分演員都受到西安獅吼劇團的影響。
獅吼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