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符調
正宗的豫劇唱腔
祥符調,是發源於河南開封的一個豫劇流派,得名於祥符縣,祥符調乃豫劇之母,為標準的中州正韻,是最正宗的豫劇唱腔。
作徠為豫劇的主流,祥符調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自己古樸醇厚、委婉含蓄、俏麗典雅的風格。祥符調是中國戲劇藝術璀璨星河中的一顆明星,是戲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豫劇大王——陳素真
明代時,開封曾一度被朱元璋定為陪都,名叫“北京”,並封其第五子朱橚為周王,豪華富麗的周王府便坐落在北宋故宮上。當時,開封仍是一座繁華的都市,同時也是全國的戲曲中心之一。
明代開封戲曲藝術的繁盛得益於周憲王朱有焞。他把自己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戲劇中。著有《誠齋樂府》一書,收錄雜劇31種,在明代的劇作家中,流傳下來劇作最多的,就是這位不愛江山愛戲曲的周憲王。當時,開封藝人云集,被稱為“中原弦索”,到明末開封尚有梨園七十八班,小吹打二三十班,清唱遍及全城。
豫劇大師——閻立品
乾隆年間,住在開封城南朱仙鎮北門附近的著名梆子戲藝人蔣扎子,開科授徒。數十年間,蔣門班培訓了大量的梆子戲演員。道光年間,黃河在開封一帶決口,朱仙鎮周圍盡成汪洋,蔣門班無法維持下去,便向四方流落、發展。藝人相傳至商丘一帶的,形成豫東調;流入漯河、周口、許昌的一支,被稱為沙河調;傳到濮陽一帶的叫大高調;傳到洛陽、密縣附近的,和當地唱腔融合,形成了豫西調。舊時,就連安徽和蘇北的一些梆子藝人,也自稱是蔣門的傳人。後來,全河南省的梨園行共同籌資,在蔣門班舊址上,建起一座雄偉堂皇的“明皇宮”,俗稱“老郎廟”、“庄王廟”,成為河南省戲劇藝人朝拜的聖殿,每逢農曆四月二十三庄王爺誕辰,全省梨園的名角都要齊聚在這裡,舉行儀式敬神散福,並進行會演,切磋技藝,交流情感。現存在開封市博物館的《重修明皇宮記》碑,記述了七十多個戲班和大量藝人捐錢修廟的盛況。
豫劇大師——桑振君
把豫劇祥符調推向高峰的是樊萃庭和陳素真。從1934年開始,樊粹庭和陳素真合作,創作出一大批被稱為“樊戲”的經典劇目,並對豫劇的舞台、唱腔、化裝、表演、音樂等進行全方位的革新,做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使豫劇藝術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奠定了豫劇成為中國最大的地方劇種之一的基礎。樊萃庭被譽為“近現代豫劇之父”;陳素真被譽為“豫劇皇后”和“梆子大王”。解放后,豫劇祥符調又有新的發展,全國各地活躍著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演員,演出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優秀劇目,在全國廣有影響。豫劇祥符調在流播發展的過程中,與其他的豫劇流派相互借鑒、融合,乃至不斷吸取其他姐妹藝術的營養,不斷豐富發展,更趨完美。
祥符調的存在,是中原豐厚文化積澱的必然結果,它不僅與北宋時期的雜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它直接承接著明清弋陽腔、女兒腔(亦名弦索調)、汴梁腔、乾梆戲、河南謳的藝術精髓,因此被稱為“豫劇之母”。豫劇祥符調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它不僅具有十分豐富的表現力,而且它獨具的地域特徵和相應的有別於其它流派的演唱風格都為聽眾所讚歎。祥符調充分體現出了中國戲曲音樂的包容性,在以己為主的基礎上廣采博收,既有明清梆子戲、羅戲的遺存又有民歌、小調、曲藝說唱、西府調的音樂元素的匯入。
祥符調的名家輩出代代相傳,傳承有序。祥符調在清光緒年間有名旦孫延德、常金榮、秦金聲、李金城;名鬚生有常金榮、張才、秦大成;名彩旦有常金香;名花臉有簡客、劉永春、段才、顏平;清末民初,有名旦李劍雲、時倩雲、閻彩雲、林黛雲、賈碧雲、王絮亭、石柳湘、劉永鑫、聶良卿、點翠紅;名小生有筱火鞭、劉朝福;名鬚生有張子林、唐喜成、陳玉亭、張玉田、張震中、李光蒼、慶貴、貫台王;名丑有李德魁、張洪盤、牛得草。民國以後有了祥符調女演員,早期著名的有王小煥、王玉枝、馬雙枝、司鳳英、陳素真、姚淑芳、趙秀英、田岫玲、劉榮花等;20世紀50年代比較活躍的祥符調演員有王秀蘭、王敬先、王素君、閻立品、宋桂玲、桑振君;省會遷到鄭州以後,比較有成就的祥符調演員大多是陳(素真)派和桑(振君)及閻(立品)派的弟子。
外八角等行當的缺失。豫劇祥符調自馬雙枝、陳素真、司鳳英等一批女演員登上豫劇舞台後,改變了男旦演出的習慣,歷經數十年的發展,極大地擴大了豫劇祥符調的影響,她們功不可沒。但是,由於女旦的出色表演,過去以“外八角”為主的豫劇,漸漸變成了以旦角為主的豫劇,豫劇的生角、凈角、丑角逐漸削弱,不少劇團和劇目都沒有凈角、丑角的生存空間。
優良傳統唱腔的異化和丟失。豫劇祥符調有著自己傳統的板式和唱腔,雖然需要與時俱進,但是任何改革都不能離開傳統,目前豫劇的發展出現異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