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曲子戲的結果 展開

曲子戲

曲子戲

曲子戲是流行於中國西北五省區的傳統民間小戲。它源於明清時期的傳統民間俗曲,清末民初在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風格的地方小戲,如敦煌曲子戲、華亭曲子戲新疆曲子戲、寧夏曲子戲等。盛行於關中和隴東、隴中一帶,而山西、河南、湖北、四川和寧夏等部分地區也有流行。眉戶以其曲調委婉動聽,具有令人聽之入迷的藝術魅力而得名。

2006年5月20日,曲子戲(敦煌曲子戲、華亭曲子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由陝西省華陰市山西省臨猗縣申報的眉戶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由山西省臨汾市申報的晉南眉戶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劇種簡史


曲子戲的唱腔屬聯腔體,由眾多的曲牌連綴而成,在發展過程中又吸取了秦腔、眉戶的藝術成分。其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攤坐唱兩種,其中舞台演出俗稱“彩唱”,有文武場和服裝道具,道白用當地方言,表演要求旦角扭得歡,走得漂,舞蹈輕盈活潑,形象生動,丑角則需幽默詼諧,滑稽伶俐。地攤坐唱俗稱清唱,不受演出場地的限制,不需服裝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調準、曲調多、板路穩就可以入座獻唱。曲子戲劇目題材廣泛,多表現神話故事、歷史傳說及民間社會生活等。

劇種起源


曲子戲源於何地,尚無文獻可考,藝人相傳,說法不一。
一說源出眉縣、戶縣,故曲子戲又稱“眉戶”,眉縣和戶縣一帶位於秦嶺太白山麓,自古盛行民間歌曲,眉戶曲起源於這些民間歌謠,古稱“清曲調”。曲子戲在華陰和華縣一帶逐步發展為眉戶戲曲。
一說源出華陰、華縣,因曲調悅耳動聽、迷人,陝西有將“胡”作“戲”解之說,故稱“迷胡”,即迷人的戲的意思。華陰和華縣是周朝鄭國地域,眉戶可能受到“鄭聲”的影響。由此眉戶在關中分為東西兩路,關於東路眉戶,流傳有“同州的梆子合陽的線(指吊線木偶),二華的眉戶天下傳”的說法。清朝乾隆年間,隨著秦腔等各地戲曲藝術的發展,眉戶逐漸被搬上了舞台,形成了一定數目的劇目。
抗日戰爭時期,延安稱“眉戶”,所以今稱眉戶者居多。

曲子戲發展


早期
早期是農村、鄉鎮群眾“自樂會”坐唱的清曲、小曲,主要以三弦伴奏,內容多系民間生活故事。所唱曲子又分大調、小調兩類:大調曲子如〔大金錢〕、〔黃龍滾〕、〔滿江紅〕等,格律比較嚴謹,不易掌握。小調曲子如〔崗調〕、〔越調〕、〔五更〕、〔銀紐絲〕、〔戲鞦韆〕等,曲調靈活自由,易學易唱,便於流傳。
清代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在陝西,有人把唱曲與民間秧歌社火相結合,以小調曲子為主,發展成為小戲,逐步由“地攤子”搬上舞台。這一時期,在晉南也有“地攤子”藝人吳小寶、王喜榮、王勝才等開始把眉戶搬上戲台演出。
同治、光緒年間湧現出一批藝人和一些專業戲班,如月月紅、柴寅娃的少華班,活動於陝西渭河以南一帶;印福、楊老四等人由“花鼓”改唱眉戶,活動於渭河以北地區。初期劇目,多為由小丑、小旦、小生搬演的小戲,如《張璉賣布》、《刺目勸學》、《鬧書館》、《李彥貴賣水》一類。藝人在演出過程中,不斷從地方大戲中吸收唱腔、鑼鼓、伴奏曲牌、身段、扮相、服飾等,用以豐富自己的藝術手段和表現力。陝西的眉戶多借鑒秦腔,山西的曲子戲則多借鑒蒲劇,遂逐步發展為能夠表現歷史故事題材的戲曲劇種,能演出《蝴蝶杯》、《串龍珠》、《八件衣》等一類戲。但長期以來,眉戶仍以小戲為主,並在民間一直保持著既無妝扮,又無表演,一唱到底,全無白口的清唱形式,與眉戶戲一併流行。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文藝方針的指引下,晉南名藝人李卜到達延安傳授眉戶,當時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及廣大文藝工作者,利用眉戶形式反映邊區人民鬥爭生活,編演了《十二把鐮刀》、《夫妻識字》、《大家喜歡》等劇目,為新秧歌劇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重要藝術條件,也為眉戶演出現代戲打下了基礎。
建國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相繼成立了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劇團,華陰縣眉戶劇團,山西臨汾地區眉戶劇團,臨猗縣眉戶劇團以及四川廣漢縣劇團等專業團體。創作和改編了不少現代戲和歷史故事戲,以現代戲《梁秋燕》最馳名。

曲調特點


曲子戲的調很多,向有三十六小調,七十二大調之說。據老藝人講,曲子戲的調遠不止這些,它"一曲為調,大麴率以'月調''背弓'、'五更'、'金錢'、'緊數'、'慢數'、'月尾'等調集成一曲甚似南北曲之成套",大多直接採用眉戶調。如"鋼調"、"銀紐絲"、"西京"、"採花"、"緊訴"、"慢訴"等等,也有象"剪花調"、"蓮花落"、"釘缸"等當地民間小曲演變而成的新調。由於曲子戲演出方便,題材多民間生活故事,貼近生活,為群眾喜聞樂見。
曲子戲的主要特點是主題集中,短小精悍,短者在台上演出十幾分鐘。劇目的題材除部分源於大戲(秦腔等)的某一特定片段(折戲)外,結合現實生活藝人編創的佔有絕對優勢。前者如《斷橋亭》、《李彥貴賣水》、《四郎探母》、《刺目勸學》、《鶯鶯降香》、《白蛇盜草》等,後者如《張連賣布》、《老少換》《打懶婆娘》、《劉三抽煙》、《春姐找父》、《鬧老爺》、《相面》、《二傻(讀"瓜")子吆車》、《捅亂子休妻》、《雙喜接妹》、《王婆罵雞》、《大夫小妻》、《傻(讀"瓜")女婿拜壽》、《白虱告狀》、《白先生看病》、《十八摸》、《貨郎擔擔子》、《跛子送丈母》、《兩親家打架》、《告斧頭》、《張三背板凳》、《啃羊頭》、《拉猴》、《瞎子接親》、《瞎子嚷店》、《李志英站店》、《推磨》、《花子拾金》、《下四川》、《頂花磚》、《當皮襖》、《貨郎背包袱》、《剜蔓菁》、《賣豆腐》等。在樂器伴奏上,文場面以三弦為主,配以板胡、二胡、笛子;武場面原以四頁瓦、碰鈴為主,後來受秦腔等大戲的影響,加上了干鼓、鐃鈸、勾鑼等。曲子戲的曲調頗為豐富,其中某些獨特的曲牌,如"山歌調"只用於"六瓶花"等;但大多數與流傳在陝西省眉縣、戶縣一帶的"眉戶戲"曲牌有著血緣關係,而在具體演唱時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其整個聲腔體系由一百多個曲調組成;就表達感情上看,可分為"苦(哭)音類"和"花(歡)音類"。為塑造人物、烘托氣氛提供了豐富的要素;其音樂調式屬"徵調式"。

主要類別


敦煌曲子戲

敦煌曲子戲
敦煌曲子戲
作為敦煌地區民間一度繁榮的地方戲曲,敦煌曲子戲已經在民間流傳了接近有上千年,至今逢年過節,民間仍有小規模演出。有研究表明,儘管在內容上有所演變,並增加了民間新創作和新的藝術形式,但是在已經形成自己風格的敦煌曲子戲中,仍保留有敦煌遺書中的曲子詞和曲調,這樣才能使得敦煌文化的余脈在民間得到了延續。

華亭曲子戲

華亭曲子戲
華亭曲子戲
華亭曲子戲源於宋、元,盛於明、清,尤以民國為最。華亭曲子戲是戲劇的一種,在流傳地習慣又稱“小曲子”、“笑攤”、“地攤子”、“信子腔”等,具有元雜劇的遺痕。唱腔屬聯腔體,由眾多的曲牌連綴而成。從內容上分為正劇、喜劇和悲劇。曲子以《前月調》、《後背宮》曲牌開頭,《月調尾》收場,在劇終唱詞中報劇名,一唱到底,唱詞的長短句式及宮調,具有元曲、宋詞遺風。保留了曲藝向戲曲蛻變的痕迹。劇目全為短小折戲,情節簡單,演出時間上只在正月初五至二十三,平時婚喪及廟會時演出,至今仍保持自演自樂性。做功主要在表情和行為動作上,無武打戲,表演無固定程式,旗作轎、鼓作磨、鞭作馬、帳子為床。行當分為生、旦、丑。樂隊分文武:文樂隊以三弦為主,輔以板胡、二胡、笛子、低胡;武樂隊開場鑼鼓打場子,演唱以“四頁瓦”、水子(碰鈴)敲出節奏。民國後由於秦腔眉戶的傳入,以吶河為界,吶河以北區域仍保留曲子戲的老腔老調和表演模式;吶河以南區域則吸收了眉戶劇的某些特點,但從根本上還是以曲子戲調式及表演形式為主。

傳承意義


曲子戲和其他民間文學藝術一樣,在舊時代處於一種自生自滅的狀態,據現存碑文及其他資料可以推知,最晚在宋代即開始在境內傳唱。據健在的民間藝人回憶,清末民初相當興盛,遍及7縣(區)。1949年以後,隨著大戲秦腔的普及,曲子戲雖時有興衰,但總體上處於沉寂狀態。但在交通不便的偏僻鄉村仍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後,曲子戲與其他民間文學藝術一樣,被視為民間文化遺產而得到廣泛採集、整理。
曲子戲以民間業餘演出為主,專業演出團體很少。隨著社會的變革和娛樂方式的多元化,曲子戲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現已瀕臨失傳。為保護和弘揚曲子戲,擴大影響,有關方面採取了舉辦曲子戲藝人培訓班、邀請老藝人集中發掘、整理、傳授曲子戲劇目和錄音、錄製劇目等多種措施,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和資料。在此基礎上,仍需鞏固現有成果,將搶救、保護工作進一步推向深入。

獲得榮譽


2021年6月10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