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火蒜
金山火蒜
廣東江門開平著名土特產:金山火蒜.蒜頭是我市聞名遐邇的土特產,栽培歷史悠久,是主要的冬種作物之一。該蒜歷史悠久,以蒜衣絳紅,肉質瓷白,生辛辣熟甘 甜,膠質豐潤的特有品質而聞於海內外,歷來為出口創匯產品。發展冬蒜,不但能出口創匯增加經濟收入,還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
蒜頭適應性較廣,但最好選擇排灌良好,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而且前作是非蔥蒜類的田塊。大蒜是淺根性作物,喜有機肥,整地前應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基肥最好是糞肥、咸坭、磷肥等,一般畝施糞灰8-10擔,蜆灰一擔,磷肥三十斤,碳氨三十斤,配合咸坭作基肥,經過深翻耙碎后使肥料與土壤均勻混合。然後按壟面寬六市尺,壟高八市寸,溝寬一點二市尺整地起壟,壟面要求平整或壟頂略突斜向兩邊以防漬水。
蒜頭喜冷怕暖,季節性強,適當早種是關鍵。最好在霜降前後種植,最遲不能超過小雪。早種不但能避過春雨季節和南風多、濕度大等不利的天氣,而且還可以提早成熟,不致影響來年的春耕生產。
3、播種規格和質量:播種前選擇硬實、圓整,子粒(蒜瓣)肥大、均勻,蒜瓣整齊,無病蟲危害的蒜頭做種。細小的子粒(蒜瓣)營養不足,一般不作生產用種,但如果種子缺乏時,也可集中另種一塊田,加強肥水管理,也可獲得好收成。否則,如與飽滿健壯子粒混種在一起,良莠不齊,難於管理,影響產量。
按株距2.5—3市寸,行距5—6寸採用點播,播種深度以種子入土一半為宜,尖端向上,蒜蒂向下,畝用種量110—140斤。
一般追肥三次。第一追肥可在種后35天左右,畝施尿素10斤,促進蒜苗生長;第二次約在種后50天左右施進口複合肥15—20斤或施家畜肥、糞灰、土雜肥等;第三次種后70天左右施結頭肥,畝施農家肥300—400斤,促使結蒜長頭。每次追肥都要結合洒水進行。冬至以後一般不再施肥料,尤其不可再施化肥。另外,施用碳銨等化肥時要注意防止燒壞蒜苗。
蒜頭喜濕潤,怕漬水,排灌管理工作要細緻,洒水次數與時間,要看天氣適當安排調節,一般每隔十天洒水一次,以保持土壤濕潤,促進生長。
每次追肥均可進行中耕除草。蒜的蟲害較少,但容易患“坐頭病”。該病開始起病時往往是爛葉、蒜苗不長、逐步萎縮,直到爛根而死亡。如不及時採取措施挽救,會造成嚴重減產甚至失收。“坐頭病”的挽救措施是:加強肥水管理,增施農家肥,每畝施400—500斤,跟著洒水,很快就收到好的效果,但必須早治,晚期收效不大。
目前影響大蒜生產的病蟲害主要有"一蟲二病",即蒜蛆和葉枯病、黃斑病。防治上,必須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策略。具體防治方法如下:
1、蒜蛆:施用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在蒜蛆危害期(發棵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敵百蟲晶體500倍液灌根;
2、葉枯病和黃斑病:要在搞好輪作換茬、理清田間水系、適期播種、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健壯植株的基礎上,採取藥劑防治,藥劑可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於發病初期每隔7-8天噴灑1次,連續噴2次-3次。
蒜頭收穫應掌握三個環節:(1)鑒別成熟:蒜頭種植后大約經過一百四十天至一百五十天便可成熟。一般生長正常的蒜到成熟時只剩兩片真葉,其葉尖也枯萎下垂,其他葉片已經枯萎。但往往因天氣及栽培條件的影響,後期引起貪生,葉色還很青綠,可是葉尾尖端已經枯黃下垂、斷根,這也是成熟的象徵。如目測無法判斷是否成熟時,可拔出幾棵蒜來解剖,用刀橫斷切開蒜頭,裡面的隔膜已呈紫紅色,子粒分明、肉質飽滿,便是成熟,即可以收穫。(2)分期分批採收成熟的蒜頭,同一塊田中的蒜頭不可能同時成熟,生長粗壯的蒜會遲熟些,生長幼弱的蒜會早熟一點。因此在收穫期要按先熟先收,遲熟遲收的原則進行分批收穫,隔3—5天收一批,保證蒜頭的質量。(3)分級整理:採收回來的蒜頭,先用小刀輕輕切去蒜根,不要碰傷或切傷蒜粒(瓣)。除根后再剝蒜衣,剝到只剩一至二片薄衣包著蒜粒(瓣)不露子,切根剝衣后按一、二、三等級進行分級。分級後用禾草縛扎、切苗,蒜梗長(包括蒜頭在內)不超過八市寸,如蒜梗上仍有葉片就一定要除凈,否則會影響加工。
收穫后要認真做好蒜頭選留種工作。選擇老身、頭大、莖細、子粒(蒜瓣)飽滿、皮薄、蒜心小、實而圓、皮肉鮮艷而有光澤的蒜頭留種。可採用混合選種法,先到田看苗,進行塊選,收穫后又進行個選,為次年蒜頭生產選留好高產優質良種。
正宗的金山火蒜為沙崗地區一帶種植的為上,且後期必須經過禾草熏過之後的才叫火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