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分明

黑白分明

黑白分明,漢語成語,拼音是hēi bái fēn míng,意思是黑色和白色兩種顏色對比鮮明,比喻對是非和好壞分得非常清楚。出自《春秋繁露·保位權》。

釋義


黑色與白色對比鮮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跡、畫面清楚

出處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權》:“黑白分明,然後民知所去就。”

典故


原意為黑色、白色區分明顯;藉此比喻是非、善惡區分得很清楚。湯金釗(?-1856年),字敦甫,蕭山(今浙江蕭山縣)人。嘉慶四年(1799年)進士,授編修。升禮部侍郎。清宣宗旻寧(道光帝)即位,湯金釗調吏部。皇帝命令各省查州、縣不合理的陋規,明定限制。湯金釗上奏條陳,辨別是非,最後稱:“要有好政績,重要的是要能有一個好官,能得到一個好官,雖然征取賦稅於民眾而百姓還愛戴他,也不妨礙他的公正廉潔;如果得不到一個好官,雖然不征取於民眾而百姓還嫉恨仇視他,怎能說他是公正廉潔的呢?因此有能力治理地方的官員不用嚴法,只有在總督、巡撫舉動措施公正廉明,不然也不是嚴法所能限制得住的。”當時朝廷內外大臣也還多說那些陋規不便,等到湯金釗上奏呈入,皇帝手批奏章答道:“朝廷中有直言規諫的大臣,使我心中對好壞是非黑白分明,又不損傷國家政治體制,我非常歡欣喜悅!”給予獎勵。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白黑分明、一清二楚、白璧青蠅、善惡分明、愛憎分明、涇渭分明、是非分明、判若黑白、判若鴻溝、大是大非、一清二白

反義詞

黑白混淆、時隱時現、魚目混珠、顛倒黑白、若隱若現、魚龍混雜、一丘之貉、不分皂白、皂白不分、不分青紅皂白、混淆黑白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字跡、畫面等

例句

橫盤上黑白分明,雙方勝負已分。

英文翻譯


be black-and-white

英文解釋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black and white -- no confusion; sharp contrast between black and white; Two attitudes stand in sharp contrast.; with black and white sharply contrasted

英文例句


1. The two attitudes stand in sharp contrast. 兩種態度,黑白分明。
2. Our policy seems to have lost the black and white clarity of simpler times. 我們的政策似已失去了那些比較單純的歲月里所具有的那種黑白分明的特徵。

詞語辨析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義詞

成語正音

分,不能讀作“fèn”。

成語辨形

明,不能寫作“名”。

歇後語

木耳燒豆腐;蒼蠅落在飯碗里;黑炭掉進麵粉里;白布上蓋墨印;張飛騎白馬。
燈迷會:圍棋子;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