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澗村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黃墩鎮轄村

草澗村地處山東省日照嵐山區黃墩鎮駐地西北8公里處,西與莒縣接壤。全村626戶、1829口人,總面積4840畝,其中耕地2495畝、山場1900畝、各類經濟園林600餘畝。

2015年8月16由日照利華建築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嵐山區黃墩鎮草澗村社區改造工程項目舉行開工典禮,更名為草澗社區,下轄周圍村落包括草澗村,南庄,孔家莊子村,任家董旺庄村,田家董旺庄村。

歷史沿革


草澗村是清朝一代明相——劉墉的祖居地,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歷史悠久,有資可考。現保存《劉氏族譜》、民國十三年碑刻,以及劉思源與其子孫之墓等。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先後三次舉辦劉墉文化研討會,濰坊學院教授劉墉研究所所長張其鳳、北京大學教授張傳熙以及劉氏後人(包括諸城逄戈庄一支)等各界人士,一致認可劉墉祖居地在草澗村。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為鞏固初建的大明江山,組織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移民活動。洪武三年(1370年),劉氏始祖劉思源與眾族人遵奉朝廷詔命,由江南徐州府碭山縣(今屬安徽)大劉家村,北上遷徙至日照喜鵲窩村定居,繁衍生息,先後生下福、祿、壽、禧、詩、書、忠、厚八子。后因家庭遭遇大火之災,發生變故,劉氏兄弟四處流散,僅四子劉禧陪伴劉思源留守故里。長子劉福和次子劉祿遷往大劉家溝村(今屬東港區三庄鎮),老三劉壽乞討定居劉家莊子(今東港區三庄鎮),老五劉詩去了大洙洲,老六劉書定居西劉家溝(今莒縣中樓鄉),老七劉忠去了臨沂蘭山區劉家莊,老八劉厚定居沂水縣劉家甸。經這次變故,鳳凰嶺下的喜鵲林滿目荒涼,劉氏家中少了往日的喜氣鼎盛景象。劉思源公睹物生情,黯然神傷,於是在明朝成化年間將“喜鵲窩”改名為“草澗”。
明弘治年間,劉福將長子志干、次子志貞託付給劉祿公,又攜三子劉恆遷居逄戈庄(明屬青州府諸城縣,今屬高密市)。經過幾代人的創業,家境從貧窮漸至小康。其後代有多人科舉考中,特別是到第九代劉統勛、第十代劉墉和第十一代劉繯之三代同在朝廷為官,劉氏一門出了“三公兩宰相”,轟動朝野。
清道光末年,劉墉後裔出資在草澗村建立了劉氏祠堂,以追祭先祖。祠堂佔地1.2畝,院內植有黃楊、銀杏、柏樹等。祠堂正堂五間,磚木結構,重梁掛柱。東西兩山尖,安有鋼叉手。祠堂正面懸掛著御賜“清愛堂”橫匾,堂內安放著始遷祖思源公先祖的靈位,祠堂正中供奉著“吏部天官劉墉之位”。神位前香案兩側插有旗牌三扇、金瓜、斧、朝天蹬、半台鑾駕、龍鳳棍、銅鑼等儀仗。祠堂正門檐分別懸掛御賜紗燈一對,光彩照人。整個祠堂富麗堂皇,威嚴肅穆。據傳,清朝凡路過此地的文官武將,三裡外步行到劉氏祠堂行大禮、拜鑾駕。祠堂邊古柏參天,林地東側一棵古槐,樹粗兩合抱,高約50米。林前有一塊幾千斤重的大白火石。思源公後裔遍布諸城、臨沂、莒縣、沂水以及江蘇贛榆等全國各地。“四清”以前,常有各地劉氏後裔來草澗祖墓祭奠、憑弔。社會上也稱“大白火石劉”。祠堂文革期間被破壞,村內至今還存有原祠堂部分文物。
村西南處有劉氏祖林,前有山崖為天然屏壁,草澗河上游小溪自西北向東南潺潺流淌,成玉帶環繞之狀。此地現存劉氏始遷祖劉思源及其後代墳墓11座,是歷年劉氏家族尋根祭祖必到之地。
草澗村背依丘陵,由南而望,三峰並列,猶如一隻展翅待飛的鳳凰,故得名鳳凰嶺。東西兩翼林木茂盛,綠草如茵。村前為平坦的谷地,竹林茂密,桑原良田。草澗河穿村而過,流經鳳凰谷地,向南匯入黃墩河。鳳凰嶺九道綿延的山脈似九條巨龍,將整個草澗村合圍成“前有溪流為朱雀,後有靠山為玄武,左側山脈如青龍,右山橫亘如白虎”的格局,村前月牙河成帶狀分佈,似水龍形狀,與三面山勢呼應形成“三台文星龍”式的風水布局。
近年來,該村經濟及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村莊建設初具規模,主要街道四橫四縱貫通全村,村內通往外地的公路六條,乘車可直通日照市區、莒縣、莒南及臨沂市區,黃墩鎮百里環山經濟路途經該村,交通便捷。
草澗村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劉墉祖居地旅遊開發相結合,發揮當地生態資源優勢,深入挖掘人文歷史資源,積極實施劉墉祖居地旅遊區開發。編製出了十幾萬字的民俗民情傳說,出版了六期《劉墉研究》。連續舉辦了三次劉墉文化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劉氏後人以及經濟界、旅遊界相關人士,對劉墉文化、劉墉祖居地旅遊開發等作了詳細規劃和深入探討。該項目已由山東省旅遊局規劃設計院完成規劃設計,擬開發建設成集民俗、觀光、休閑、文化娛樂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現已建成農家旅社36家。目前,正在招商引資進行旅遊開發,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名垂青史的一代賢臣,並將劉氏遺風發揚光大,構建一個更加文明、和諧、富裕的新草澗。

地理環境


草澗村所在的黃墩鎮:黃墩鎮地處嵐山西北部山區,處於日照市和臨沂市的兩區兩縣交界地帶。
全鎮轄54個行政村,約5.6萬人,總面積1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1萬畝,山場河灘7.6萬畝。
該鎮堅持以黨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建設高效生態農業示範鎮為目標,按照速度爭第一、總量求突破、縱向上台階、橫向進位次的發展思路,突出現代農業、鎮村建設、項目推進、生態旅遊四個重點,努力維護社會穩定,加快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實現經濟和社會事業的跨越發展。
2008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76億元,財政總收入47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76元,比2007年分別增長12%、41.5%和26.4%。黃墩鎮歷史悠久。據考,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年)初始建村,因村北有古狼煙墩,土呈黃色,慣稱黃墩。
解放前稱蘆山區,解放后改稱十六區、黃墩區、黃墩鄉。因著名的甲子山戰役,1958年更名為甲子山人民公社,1963年後先後幾次改稱黃墩區、黃墩公社等,所轄區域有所變化。1985年正式改稱黃墩鎮,2004年9月黃墩鎮正式劃歸日照市嵐山區。
草澗村與西石山村、謝家溝村、下大峪村、紅衛村、孔家口子村、上大峪村、東石山村、張家溝村、候家溝村、邵家溝村、孔家莊子村、孔家溝村、寺后村、南庄村相鄰。

行政區劃


名稱統計用區劃代碼車牌代碼電話區號郵政編碼
草澗村371103105魯L0633276800

人口民族


全村由2個自然村組成,共10個村民組,總人口71800人。

政治


黨員67人。

經濟


2011年人均純收8500元。

文化


特產美食

有日照金烏賊、西施舌、日照大竹蟶、日照刀魚、日照黑頭魚等特產。

旅遊


草澗村附近有劉墉祖居、磴山、多島海景區、日照黃海九寨溝(磴山寨景區)、
草澗村劉墉祖居
草澗村劉墉祖居
嵐山前三島等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