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美濟村的結果 展開

美濟村

美濟村

美濟村是美濟礁上漁民為主的漁村,2012年12月5日正式成立,當時守礁和網箱養魚的漁民53人,首任村長是譽為“開發美濟礁第一人”林載亮。

是中國最年輕的行政村,隸屬海南省三沙市。村民的家和村委會都設在潟湖徠內的“瓊富華漁01”漁船上。美濟礁是個珊瑚環礁,東西長約9公里,南北寬約5.2公里,中間有潟湖,水深約25.6米。四周礁石在退潮時可露出水面。潟湖有三個進口,為天然避風良港。

漁村前史


探索階段

1985年,海南島潭門鎮老船長蘇承芬無償為國家南沙海域探撈調查做嚮導,前後歷時1多個月,協助搜集到了珍貴的南沙海上漁業資料。1992年,時任海南省水產局副局長的林載亮將目光鎖定了南沙,他“延伸”了老漁民對南沙的想象,率先大膽提出要對“南沙漁場”進行分片區規劃開發,並主導設計《南沙漁場圖》。此時,林載亮還意外發現了南沙群島里有一個珊瑚礁很特別,那就是美濟礁,其周圍海域的鹽度、溫度、水質等條件都十分適合魚苗育種,這著實令他興奮不已。1990年代他建議通過對南海海域進行科學規劃,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水產養殖基地和南繁魚苗育種基地。(資料來源:2009年新聞報道《孤獨的南沙牧魚人:投資上千萬在美濟礁養魚》和2012年新聞《牧魚人的南沙情》)

漁業試驗

1999年,南海漁政局、南海水產研究所和海南省漁業公司臨高分公司合作在美濟礁礁湖進行養殖高檔魚類試驗,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2000年卻因資金問題被迫停了下來。

漁業起步

1)張東海漁民隊:
美濟村
美濟村
漁業專業戶張東海及其手下的一批漁民在此網箱養魚。以“南海牧魚人”之類標題談他的報道多。
2004年底的一天,南沙美濟礁養殖項目運作人、國內水產養殖專家林載亮教授找到張東海,問他願不願意去美濟礁養魚。張東海沒多考慮就同意了。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多重可行性論證和辦理相關手續,2006年,張東海來到美濟礁進行試驗性養殖。
張東海在美濟礁
張東海在美濟礁
2007年6月29日下午3點多,張東海帶領著由9艘作業船(2條補給船、2條釣業船、3條燈圍船、2條拖網船)和85名船員組成的船隊,浩浩蕩蕩抵達美濟礁。投放紅魚、長魚、七星魚、東興斑、軍曹魚等名貴魚種30萬尾魚苗。用南沙當地捕撈的新鮮雜魚(小墨魚、小炮彈魚等)做飼料,美濟礁養殖的魚類要比海南島近岸養殖的生長速度快30%左右。2007年11月21日凌晨4時,強熱帶風暴“海貝思”襲擊美濟礁,風力達12級,最大風速16級,浪高21米,不僅捲走了張東海在美濟礁的全部投資,當時幫他在美濟礁看管漁排的9位漁民兄弟不幸罹難(2009年2月初農業部漁業局批准在美濟礁為遇難漁民立碑),3位漁民在海上漂流7天8夜后獲救。
2008年10月,張東海帶領六條船、43位漁民,再下美濟礁養魚,建起了能抗擊九級風力的圓形網箱。皇天不負苦心人,張東海的執著和不服輸終於得到了回報。從2008年至記者報道時的2012年7月,他先後在美濟礁養殖工作中投入2000多萬元,投放養殖魚苗近千萬尾,規模已擴展到4米×4米方形網箱11組共計44口,半徑12米的圓形網箱10組。而他這近5年的養殖也很順利,所養的東京斑、老虎斑等遠銷港澳、日本等,賣出了好價錢。
因為2015年美濟礁吹沙填海,2月或3月時漁業養殖區從礁湖的西部轉移到東南部,並擴大了養殖規模(顯示規劃里不填東南部,也許有利於將來開發搞旅遊、潛水)。(資料來源:2009年新聞報道《孤獨的南沙牧魚人:投資上千萬在美濟礁養魚》和2012年新聞《牧魚人的南沙情》)
2)林載亮漁業隊:
美濟礁第一任村長林載亮,不但動員張東海率漁民去開發,而且自己建立也漁業隊,被譽為開發美濟第一人。(資料來源:2012年新聞報道《感動福建:屯海戍邊 一位平潭老人的執著》和2015年新聞《81歲老教授紮根南沙開發美濟礁 育出“愛國魚”》)
2007年漁業專家林載亮教授在南沙美濟礁開展深海網箱養殖開發,愛國魚名氣挺大的。
2015年南海網《81歲老教授紮根南沙開發美濟礁 育出“愛國魚”》繼續報道:2007年,73歲的林載亮毅然帶領3名族親、9名平潭漁民,運載60000條老虎斑和東星斑魚苗前往美濟礁,嘗試深海養殖。2007年16級大颱風貝思將網箱、漁排全部打翻。第二年3月,林載亮重頭再來,又買了60000尾老虎斑和東星斑魚苗,再次踏上美濟礁的征程。苦難之後,似乎一切都順利了。2010年11月19日,第一批4000多尾石斑魚成功從美濟礁運回三亞,林載亮收穫了。南沙“愛國魚”游到三亞、福建年年熱銷引追逐。

正式建村


建村時間

徠2012年12月5日正式建立。

基層政權

美濟村民委員會主任、美濟村黨支部書記林載亮。

人口來源

美濟村
美濟村
美濟村有村民53人,美濟村的村民中,既有來自海南島的漁民(張東海漁民隊),也有來自福建平潭的漁民(林載亮漁民隊)。

漁業規模

2007年漁業專家林載亮教授在南沙美濟礁開展深海網箱養殖開發,愛國魚名氣挺大的, 2016年夏 美濟礁的深海養殖基地的各類網箱達到62個,養殖6萬多尾東星斑、老虎斑和珍珠斑等熱帶珍稀魚類,肉質鮮嫩、綠色環保,遠銷國內外市場。美濟礁全年平均水溫25攝氏度,適合珍稀類經濟魚類的養殖。

地理環境


美濟礁是個珊瑚環礁,東西長約9公里,南北寬約5.2公里,中間有潟湖,水深約25.6米。四周礁石在退潮時可露出水面。潟湖有三個進口,為天然避風良港。

漁業資源


美濟礁是南海重要的漁業基地之一。村裡正加強各項設施建設,還將在美濟礁擴大養殖規模,增加魚類品種,讓全國人民能吃到更多更好的“南沙魚”、愛國魚。

生活物資


生活物資主要靠補給船運送。當地可以種植一些蔬菜。

遠景展望


美濟村
美濟村
一座超過千噸的水泥平台正在三亞建造,將運到美濟礁,然後通過事先預埋的樁基固定在環礁上,形成一個水泥平台。該平台設有上百個房間,房間里有廁所、空調和專門的浴室等。平台建成后,村民將搬入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