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揚子江

出自《千家詩》

《渡揚子江》是唐代詩人丁仙芝(一作孟浩然詩) 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該詩是詩人橫渡長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首聯直寫江岸風光,明朗而空靈。中間兩聯承首句之“望”字而來,描寫了舟行江中的所見之景。這四句詩對仗精工,遠近相生,動靜結合,聲色參雜,極富立體感。尾聯以秋聲秋葉作結,點出詩人的秋愁,即鄉愁。雖然詩中並未明寫鄉愁,但隨著詩情的深入,這種鄉愁自然而現,這也是詩人功力所至的表現。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橫渡揚子江時所見秋景,以屬於視覺的“望”字貫通全篇,“行”字暗含其中,詩人在行船中遠望,故景物一直是移動的。詩人寫景中又雜入觸覺和聽覺感受,寫出一片秋意。
首聯緊切詩題“渡”字,著重描寫江流本身。“桂楫中流望”,是說作者乘坐的船到了江中間,舉目眺望。該交代很重要,因為後面所描寫的景色多以此為出發點。“空波兩畔明”,正是中流所望、江中所見情景。由於奔流的空波界劃出了一條明顯的界線,使得兩岸清楚地分開,各有其自身的景物裝點。頷聯便承“兩畔”寫出。先與北岸,“林開揚子驛”,乘船是動的,向前划進,於是樹林便向後退,揚子驛才從樹林中展開了形貌。這也說明,唐代揚子驛附近樹木很多。“山出潤州城”,同樣,船在前進,山在後退,逐漸就看見了潤州城。兩句是以動態寫兩岸風光,顯得活潑。頸聯江海並舉,從人的感受寫出。“海盡邊陰靜”,交代這一段揚子江的地理位置,已是海的盡頭了。唐代的政治中心在長安,故這裡可以稱得上是邊地。“邊陰靜”者,謂當時平靜無事也。這是大的社會環境。而“江寒朔吹生”,眼前的江水卻寒氣逼人,這是北風吹拂所造成的。這一句點明季節,包含一個“秋”字。尾聯即承“江寒”寫出。“更聞楓葉下”,是說作者聽到了岸邊楓葉落下的聲音,是秋風(朔風)所致,所以說“淅瀝度秋聲”。最後的兩句,給長江兩岸的樹林和山巒叉籠罩了一層秋色。
全詩以乘舟行進時景物遞變這一特點來布景構思。首聯緊扣詩題,寫渡江所見,境界開闊。頷聯上承首句“望”字,進一步寫“兩畔”的具體景象:有山有林,有城有驛,寫盡南北兩岸景緻。語句對仗工整,文字富有表現力。頸聯由視覺寫到感覺,這兩句在全詩中起由景到情的過渡作用。尾聯“更聞”緊承上句,寫聽覺,寫寒秋來臨給人的感受。作者借景抒情,表現出‘深沉的悲秋之情。

名家點評

明朝王世貞《唐詩合選詳解》(卷六引):簡凈風雅,自是盛唐體格。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詩評選》卷三:首句一“望”字,統下三句;結“更聞”二字,引上“邊音”、“朔吹”,是此詩針線。作者非有意必然,而氣脈相比自有如此者。唯然,故八句無一語人情,乃莫非情者,更不可作景語會。詩之為道,必當立主御賓,順寫現景;若--情一景,彼疆此界,則賓主雜還,皆不知作者為誰意外設景,景外起意。
清朝范大士《歷代詩發》卷十一:京口形勝,宛如目覿。
清朝屈復《唐詩成法》卷一:兩句遠景,兩句水景。中四暗含東西南北,讀者不覺。結用“更聞”二字,覺前六句皆有客愁在內,深厚之極。

創作背景


作者丁仙芝於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登進士第,直至開元十八年(730)仍未授官,仕途偃蹇,后官仕餘杭縣(今屬浙江)尉,該詩是作者被調任餘杭縣尉渡過長江時所作。

作者簡介


丁仙芝,字元禎,曲阿(今江蘇丹陽市)人,唐開元十三年登進士第,仕途頗波折,至十八年仍未授官,后亦仕至主簿、餘杭縣尉等職,好交遊,其詩僅存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