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艷

秋艷——林風眠所繪

《秋艷》圖,林風眠作,這幅畫不是秋景山水,是平原上的秋色風景。

賞析


秋天蕭瑟而艷麗,人們可以從落葉引出悲哀,也可以由挺拔的枝感受到力量。林風眠這幅《秋艷》,河邊有一排高大的喬木,樹上的黃葉和紅葉在夕陽的照射下顯得十分輝煌。暮色開始降臨,逆光的樹榦、屋頂、河岸冥冥欲黑,恰與那燦爛餘輝中的金紅色的葉子形成強烈對比。墨與純硃砂、純中黃的對比,不僅比出了艷,也比出了濃厚的雄渾,讓人感到喜悅和力量。近處的倒影也在深沉的暖色調中閃閃發光,給壯麗的畫面增加了幾分活潑神秘的色彩。這是傳統中國畫嗎?不是,它的色調、自然光、強調面而不強調線的特點,都和西畫有著更徠密切的聯繫。但它的基調是水墨,它的意境也和傳統繪畫一脈相通。

作者


林風眠(1900—1991),原名林鳳鳴,生於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今屬梅州市梅江區西陽鎮)自幼喜愛繪畫,19歲赴法勤工儉學。他先在法國蒂戎美術學校進修西洋畫,后又轉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深造。
秋艷
秋艷
林風眠是享譽世界的繪畫大師,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導者和最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國美術教育的開闢者和先驅,1925年回國后出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兼教授。1926年受中華民國大學院院長——蔡元培之邀出任中華民國大學院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1927年林風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創辦中國第一個藝術高等學府暨中國美術高等學府——國立藝術院(中國美術學院)任校長。
後來隱居於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后,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常務理事,理事。林風眠於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取得極大成功。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靜物》等。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