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化值

1g油脂鹼水解所需的氫氧化鉀量

習慣上,將1g油脂鹼水解所消耗的氫氧化鉀毫克數定義為皂化值。也可以利用它計算油脂的相對分子質量

皂化反應


皂化反應(英語:Saponification)是鹼(通常為強鹼)催化下的酯被水解,而生產出醇和羧酸鹽,尤指油脂的水解。
狹義的講,皂化反應僅限於油脂與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混合,得到高級脂肪酸的鈉/鉀鹽和甘油的反應。這個反應是製造肥皂流程中的一步,因此而得名。其化學反應機制於1823年由法國科學家米歇爾·歐仁·謝弗勒爾(Eugène Chevreul)發現。

化學反應


皂化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
皂化反應是一個較慢的化學反應,為了加快反應速度,可以在化學反應的過程中:
• 保持系統的較高溫度。(加熱使熟成反應加速)
• 以物理方式不斷攪拌溶液以增加分子碰撞的數量。
• 加入酒精,使混合得更充分。

反應機制


• 第一步:酯與OH的加成反應
• 第二步:消除反應
• 第三步:酸鹼反應(不可逆)

解釋


習慣上,將1g油脂鹼水解所消耗的氫氧化鉀毫克數定義為 皂化值。也可以利用它計算油脂的相對分子質量。

去污原理


肥皂分子有一端由許多碳和氫所組成的長鏈,稱為親油端;另一端則為親水性的原子團,稱為親水端。
使用肥皂時,油污被親油端吸附著,再由親水端牽入水中,達到洗凈效果。

參看


• 有機化學
• 水解
• 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