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崗鄉

獅子崗鄉

獅子崗鄉,隸屬於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位於裕安區西南部,距市區30公里,六響(六安至響洪甸)公路貫穿其境。全鄉總面積119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委會,耕地3.8萬畝,總人口3.2萬人。

獅子崗鄉的區劃代碼是341503206。

簡介


獅子崗鄉位於六安市裕安區西南部,與分路口鎮韓擺渡鎮、獨山鎮、石婆店鎮江家店鎮毗鄰,屬典型的丘崗鄉鎮。96個村民組獅子崗鄉總戶數7930戶,其中農業戶數7816戶。總人口31626人,其中農業人口31293人。獅子崗鄉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業以水稻、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紅麻、玉米、山芋、大豆、板栗、西瓜、中藥材養殖業有生豬、魚類、山羊、白鵝、雞、鴨等家禽。鄉鎮企業主要有集體改制企業和私營企業5個,集市有南嶽廟小集市和查婆店小集市2個。事業單位主要有鄉、村衛生院(室)11個。中心小學1個,初級中學2個,小學13個。電信郵局1所,信用社1個,土管所1個。2005年度,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7126.22萬元,其它收入2439.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41元。
獅子崗鄉
獅子崗鄉

鄉情


獅子崗鄉
獅子崗鄉
獅子崗鄉屬典型的丘崗鄉鎮,崗、灣、畈三種地形皆有,盛產優質水稻、小麥、油茶、紅麻、家庭規模化養殖,皖西白鵝、土雞、土鴨、三元豬遠近聞名。獅子崗鄉山崗面積大,荒山荒坡荒灘荒水開發已初具規模,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工作已初見成效。其中經淮委和省廳批准的方沖小流域治理工程已經完工,經濟和社會效益明顯。全鄉上下為改變少雨缺水、易干易汗的自然狀況,在上級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實施“把水留住,把樹栽上”工程,齊心協力挖大塘、打深井,積極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大力開展植樹造林。2008年,一個山清水秀、綠樹成蔭、空氣清新、鷺鳥集聚的人居生態環境已形成。
獅子崗鄉
獅子崗鄉
2005年來,鄉黨委、政府在充分營造和改變生態環境的同時,重點把發展農業經濟作為農村工作的基礎和重點。加大集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投資環境、實施“走出去、引進來”和“鳳還巢”工程,勞務輸出大大提高了農民收入,招商引資工作卓有成效。一批如建材、糧油加工貿易,竹木加工,農業開發等諸多項目紛紛駐足落戶。華瑞木竹包裝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是典型的“風還巢”落戶。華瑞木竹包裝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是典型的“鳳還巢落戶企業,其投資規模、效益不斷壯大,業務不斷拓展,企業逐漸做大做強。集鎮建設發展迅速,南嶽廟、查婆店兩個小集鎮規模達到了4平方公里,新修完善的查婆店、南嶽廟農貿市場功能齊全,品種豐富,集市貿易繁榮,有力地拉動了全鄉的第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鄉黨委、政府始終把加強小集鎮的規劃、環境整治、集聚功能、美化、亮化放在工作的首位,用經營的理念抓好集鎮建設,提高集鎮的品位,以期帶動全鄉經濟的發展,為招商引資,興辦產業搭建更好的平台。

發展目標


農業作物
獅子崗鄉人民將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改革、發展、穩定不動搖,抓住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好機遇,圍繞招商引資和集鎮建設兩項重點工作,更新觀念,不斷創新,科學安排,統籌兼顧,為促進全鄉經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健康、協調發展而努力奮鬥。

農業發展


獅子崗鄉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業以水稻、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紅麻、玉米、山芋、大豆、板栗、西瓜、中藥材。

旅遊概況


獅子崗鄉
獅子崗鄉
皖西山川錦繡,人文薈萃,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並以其山水兼得、名勝眾多而躋身於安徽旅遊大市行列,成為安徽省六大旅遊區之一。2003年,接待境外遊客2123人次、境內遊客13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90億元。已形成4條主要旅遊線路:
1、西北線古文化攬勝旅遊:壽春古城、八公山淮南王墓廉頗墓、珍珠泉、孫公祠、安豐塘、水門公園、李家圩地主莊園。
2、西南線山水觀光旅遊:天堂寨梅山水庫、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館、胡氏祠、大王廟、銅鑼寨、佛子嶺水庫、小南嶽。
3、東南線休閑娛樂旅遊:萬佛湖萬佛山、萬佛溫泉、周瑜城、七門堰、啟德文化院。
4、六安近郊旅遊:大華山、洞天湖、東石筍、昭慶寺、皋陶墓、橫排頭、西古城遺址、皋城雙塔皖西烈士陵園

行政區劃


獅子崗鄉下轄村:
查婆店村界牌石村楊店村獅子崗村方沖村橫大路村六二村雙樓村健康村松林村康家埠村紅石塘村潘家樓村南嶽廟村新華村順河村

人口數據


獅子崗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8893
15058
13835
家庭戶戶數8219
家庭戶總人口(總)28814
家庭戶男15002
家庭戶女13812
0-14歲(總)8143
0-14歲男4525
0-14歲女3618
15-64歲(總)18824
15-64歲男9643
15-64歲女9181
65歲及以上(總)1926
65歲及以上男890
65歲及以上女103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8511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稱號。
2020年6月30日,入選安徽省省級鄉村治理試點示範鄉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