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理財

網上理財

網上理財,指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理財投資的業務;一些金融機構通過信息網路提供的金融服務。還有就是自己的理財軟體,以及每日的購物信息,股價,匯率的篩選,都是由網站提供的。隨著網路在國內的普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網上理財的概念逐漸為人們所接受,購買理財產品、證券、保險的買賣與個人理財投資現在都可以在網上進行,網上理財已經顯示出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正確運用網路的快捷性,理財更加順暢!

理財產品


越來越多的金融服務單位已經在網上開展起了他們各自的網上理財服務,傳統的股票、基金、保險、債券服務的購買和交易都已經可以在網上進行,此外,新型的理財產品在網上也已經越來越多,人們可以通過網路進行虛擬貴金屬買賣、期貨買賣、網路借貸等。

優勢


在網上理財,可以擺脫銀行和其他金融企業在時間和地點上的限制,只要在有網路的區域,理財者可以在任何時間查看網上的理財信息、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理財產品、掌握更多的理財知識,這些優勢也是網上理財與傳統的櫃面式理財最大的不同。

新模式


除了銀行理財產品、股票、基金等傳統理財模式,有些只在網上才能看到的理財模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像網上的虛擬貴金屬買賣等,市場上受到較多關注的是P2P網路借貸,一新生的理財模式由於其與傳統模式截然不同的方式方法而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目光。

世界範圍

在網際網路上,號稱“私人金融領域的淘寶”的新型融資模式—P2P(即“peer-to-peer”或“person-to-person”)的金融服務,正在給傳統商業銀行造成衝擊和影響。在歐美乃至亞洲,已經出現一批這樣的P2P借貸公司,足有幾十家之多,其中部分企業已經有了上市的計劃。
2008年,由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決定將一些P2P融資工具當作證券來管理,使得這種業務的前景突然暗淡下來,很多P2P貸款公司都關閉了, Prosper也關閉了自己的貸款平台6個月左右。不過,加州要開明些,向Prosper開了綠燈,允許該公司重新開業,並允許其經營最新的被稱為 Open Market(開放市場)的服務,該服務可讓任何金融機構證券化貸款組合併轉售給P2P貸款公司。

國內

隨著中國的金融管制逐步放開,在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和日漸旺盛的融資需求以及落後的傳統銀行服務狀況下,這種網路借貸新型金融業務有望在中國推廣開來,使其獲得爆髮式增長,進而得到長足發展。
2013年7月1日,央行在北京舉行了網路信貸專題座談會,多位業內人士,以及包括人人貸、企易貸在內的9家P2P(Peer to Peer)貸款服務平台的代表參加了該座談會。
而就在同一天,央行各分支機構也開始向當地的P2P平台發放“網路金融發展狀況調查問卷”,並要求在7月中旬提交反饋。該問卷從P2P平台的經營情況、業務模式、操作流程等方面著手,涵蓋了三個大項近70個小項。
與過去幾年中針對個別人人貸平台的調研不同,此次“摸底”將覆蓋整個P2P行業,並最終形成行業報告上報給國務院。在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行業和整合金融資源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大趨勢下,監管層對於P2P行業的態度也從過去的“靜觀其變”轉為“引導疏通”。

減少風險


p2p資產風險高,逾期率較高,平台需要全部墊付,但p2p平台准入門檻很低,大多平台草根性十足,沒有兜底能力,因此很多平台客觀上都走上了資金池的道路,靠新業務和盈利消化逾期和不良。這種模式就是銀行的核心,靠資金池緩衝風險,客觀上的確提高了安全性,但問題是p2p平台逾期高,資金池小,線上資金敏感,很容易造成擠兌踩踏。過去兩年來,每一次線上資金緊張,每一次線下銀行抽貸都會倒一大批平台,平台的倒閉進一步加重投資人的恐慌,於是進一步的擠兌造成跑路潮。隨著P2P的弊端顯露,P2I產業鏈金融 順勢推出,是以“大易有塑”產業鏈價值流通生態體系為基礎,以信息化、智能化先進技術(網際網路+)為支撐,快速融通社會存量資本以促進產業鏈現量優質流動資產高效流通的一種金融服務體系。
國內網上銀行市場正呈現高速增長,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用網上銀行打理資產;同時,由於成本低廉,網上銀行正成為各家銀行下一個競爭的焦點業務。
“增長如此之迅速,不得不歸結於安全係數的大幅提高。”中國銀行相關人士表示,各家銀行針對各自特點,在設計電子理財業務中一些安全控制項、簡訊通知、登錄保護等安全措施層出不窮,更有符合國際安全認證潮流的動態口令牌為網上銀行的使用保駕護航,也更讓投資者放心。
中國銀行的網銀專家還提醒投資者,要保證網上銀行賬戶的安全,最重要的還是要不斷加強自我保護,注重安全防範,提高預警意識。例如,盡量不要在網吧等公共場所使用網上銀行,又如,要通過界面上的“退出”按鈕正常退出網上銀行,而不要直接關閉瀏覽器窗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