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介鈞

中國考古學家

何介鈞(1940年-2020年5月2日),湖南華容人,考古學家,湖南考古的開創者與奠基人之一。1961年7月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五年制本科)畢業,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2020年5月2日,何介鈞同志因病逝世,享年80歲。

人物經歷


何介鈞出生於1940年,岳陽華容人,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歷任湖南省博物館考古部副主任、業務副館長。
1986年籌建成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任所長,併兼任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銅鼓研究會常務理事,楚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
20世紀70年代後期,他的研究轉向湖南史前與商周時期古遺址的發掘與考古學文化,利用現代田野考古學的科學方法,在洞庭湖地區連續發掘了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使人們認識到湖南新石器時代文化豐富多彩的面貌。
當時,構建本地區考古學文化的編年序列與譜系,是湖南新石器時代考古工作的首要任務。1982年,何介鈞寫成《長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論》一文,系統闡述了當時在長江中游地區發現的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時期文化(即後來的石家河文化)的基本特徵、分期、類型和相互關係,構建起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譜系的基礎框架。在長江中游考古學文化譜系這個大區域視野之下,他將湖南洞庭湖區三個連續的考古學文化取名為“大溪文化三元宮類型”“屈家嶺文化划城崗類型”和“石家河文化划城崗晚期類型”,使洞庭湖區原始文化的序列建立起來,為湖南省其它地區序列的建立提供了標尺。

主要貢獻


何介鈞一生致力於湖南的先秦考古與研究工作:通過長期的田野發掘與研究,構建起環洞庭湖乃至整個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譜系和框架。
1991年-2002年,連續主持澧縣城頭山遺址多年度考古發掘,為了解長江中游地區史前社會、文化與中華文明進程提供了一個典型標本;他以考古學方法對湖南商周時期古文化進行了整體性研究,使該領域研究脫離了以往單純依靠零星出土青銅器的階段,整體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何介鈞對先秦時期華南地區楚、越、濮等古民族文化、中國古代陶鬲、秦漢歷史地理等方面也有自己獨到的研究。他的一系列學術研究成果,為湖湘地區乃至中國南方地區的考古工作與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何介鈞在對馬王堆漢墓與秦漢時期區域歷史地理方面的研究方面也卓有成效。他在湖南從事田野考古與研究工作,最初便是致力於馬王堆漢墓的整理與研究。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他參與了《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大型考古專題報告的編著,也參與了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的發掘,負責考古發掘現場的資料記錄,後來又擔任了《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第一卷,田野考古發掘報告的主編。
八十年代初,他與人合著的《馬王堆漢墓》一書還獲得了當時由中國歷史協會與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頒發的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歷史讀物獎。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他又為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著作了另一本《馬王堆漢墓》,系統而全面地評述了馬王堆考古發現的發掘經過、出土文物狀況以及三十年來各學科的綜合性研究成果。

人物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何介鈞同志因病於2020年5月2日上午7時59分逝世,享年80歲。遵照家屬意見,何介鈞同志喪事一切從簡,不設靈堂、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收奠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