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考古研究所

1986年成立的研究所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於1986年6月,其前身為湖南省文管會、湖南省博物館考古部。為隸屬湖南省文化廳的正處級科研事業單位。具有國家文物局頒發的考古發掘團體領隊資質。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和科學研究機構,主要承擔全省範圍內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和研究工作。

研究所概況


根據國家文物局《省、直轄市、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條例》規定,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實行管理、履行權利。為了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目前主要的工作是進行國家基本建設工程內的地下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2006年全所幹部職工37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佔65%以上。在職的研究員7人,副研究員4人,文博館員12人。

工作成果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集中了湖南文物考古的精英。他們常年默默無聞,出沒於深山荒野,獲得一系列受到國內外學術界廣泛關注的發現和成果。湖南舊石器和古人類化石零的突破、道縣玉蟾岩洞穴遺址最古老的水稻和陶器、澧縣八十壋史前稻穀遺存、安鄉湯家崗和黔陽高廟精美白陶及神秘陶器裝飾藝術、我國最早的古城澧縣城頭山遺址、望城高沙脊青銅文化、沅陵虎溪山“吳陽”墓、永順土家老司城等重要遺址的發掘為二十世紀考古著上了濃墨重彩。其中玉蟾岩洞穴遺址和澧縣城頭山遺址獲中國二十世紀100項重大考古發現殊榮。最近,龍山裡耶秦代古城及簡牘的發現、黔陽高廟史前遺址、寧鄉炭河裡西周古城、寧遠舜帝陵廟遺址的發掘又給二十一世紀中國考古寫下輝煌的一筆。玉蟾岩洞穴遺址和澧縣城頭山遺址的發掘被國家文物局授予田野考古二等獎,澧縣八十壋和永順土家老司城的發掘被國家文物局授予田野考古三等獎。有六個考古發掘項目七次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他們長期的田野考古工作為中國和湖南的古代文化遺產的研究與保護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機構建設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注重自然科學技術在考古領域的應用實踐。1988年建立了中國考古界第一個孢粉實驗室,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展,逐漸加大高科技設備的投入,陸續開展植硅石分析、微體動植物分析、考古遺址灰燼和微痕分析等研究,為湖南史前環境及稻作農業的起源和發展的考古學研究做出了重要成績。1986年開始了《考古三大雜誌檢索系統》的嘗試。1998年便致力本所資料信息化的建設,建立區域網。本世紀大力發展並不斷完善考古信息數字化網路管理。現已建立覆蓋全所辦公場所和宿舍區的區域網,開發包含文字資料、圖象資料、圖書資料、文物標本、田野考古、簡牘的綜合資料庫,全方位地實現信息化管理。

對外交流


加強對外學術交流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業務建設的重要內容。在與國內同行積極交往的同時,努力擴大對外學術交流和考古合作。派遣考古隊數次參加香港的文物普查和考古發掘。並且與日本國“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在城頭山遺址進行澧陽平原環境考古研究;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以色列魏茨曼研究院等合作進行玉蟾岩遺址的考古發掘,開展中國稻作農業起源的考古學研究;參加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的“香港史前文化的來源和發展”的課題合作。此外還與日本、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俄羅斯、越南、以色列、韓國、泰國等國家同行有著多種形式的友好往來。

所得榮譽


成立以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擔了里耶秦簡保護的國家重大文物保護項目,承擔了《長沙窯》、《長沙馬王堆二、三漢墓》《澧縣城頭山》《彭頭山和八十壋遺址》《里耶秦簡》《黔陽高廟遺址》六項國家社會科學重點課題以及“澧陽平原史前水稻秈粳比例結構演變分析”等五項省部級科研課題。出版了《長沙窯》《長江中游原始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湖南考古漫步》等近十本較高學術水平的考古報告、科研論文集。擔負《中國文物地圖集·湖南分冊》主要編寫工作。主辦了學術刊物《湖南考古輯刊》(不定期),在學術界獲得普遍好評。
1998年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文物、博物館系統先進集體”。2004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表彰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先進單位”。

十大重點課題


一、舊石器文化的區系問題
舊石器早、中期與晚期的文化關係及現代人起源問題
二、新舊石器過渡與稻作農業起源問題
三、聚落形態的演變與社會複雜化進程問題(以澧陽平原為核心的史前社會研究;科技考古;環境考古;考古學理論、方法與技術的探討)
四、湖南境內的新石器文化區系類型(四水流域的文化譜系;環洞庭湖的文化類型)
五、商周時期的考古學文化區系類型問題
A、文化的分區;
B、文化序列;
C、考古學文化與族屬;
D、楚文化與越、濮、苗蠻的關係;
E、湖南地區古文化-古國-方國-帝國的發展歷程
六、秦漢考古的兩區分野(以雪峰山為分水嶺的湖南歷史文化區的形成過程)
A、長沙國(湘、資流域)與武陵郡(沅、澧流域)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B、溪、侗、苗、瑤等少數民族與漢族的考古學文化
七、六朝—元明時期的考古學研究
A、湖南陶瓷的形成與發展;
B、窯業技術的發展與湖南社會經濟的關係;
C、移民與湖湘文化的形成;
D、重寫“湖南人之由來”及“近代湖南人之蠻族血統”
八、作為文化傳播與擴散地帶的湖南(南嶺廊道;雲貴川廊道;湘贛廊道;湘鄂廊道)
九、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A、古迹遺址的保護規劃;
B、文化遺產的展示與利用;
C、考古學與文化遺產保護的關係;
D、文化遺產保護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E、湘南湘西古村落片區的保護與利用
十、南方潮濕環境下的古迹遺跡科技保護技術的運用

研究所地址


長沙市東風二村巷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