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蟾岩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蟾岩遺址,位於湖南省道縣壽雁鎮白石寨村附近,出土了世界上發現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標本,刷新了人類最早栽培水稻的歷史紀錄。
玉蟾岩遺址在世界稻作農業文明起源,及人類制陶工業起源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譽為“天下谷源、人間陶本”。
玉蟾岩前後有兩個洞口。前洞坐南朝北,洞口呈半圓形,上有瑩白的巨大鐘乳石懸掛,遠遠看上去像極了蛙類的鼻子,當地居民將其命名為蛤蟆洞、麻拐岩、拐子岩,文人則美其名為玉蟾岩。
玉蟾岩遺址是於1988年發現的,1993年、1995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先後兩次對這個遺址進行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棒器、動物骨頭殘骸、種子,栽培水稻的穀殼標本和陶器。
玉蟾岩遺址在1995年和2001年分別被評為“95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世紀100項重大考古發現。200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蟾岩遺址
中美合作發掘玉蟾岩遺址,是經國務院正式批准的。
1993年和1995年,在該遺址連續發掘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標本和最早的陶製品,被評為中國20世紀最重要的一百項考古發現之一,引起世界轟動。據考古發掘隊中方隊長、省考古研究所所長袁家榮研究員介紹,此次發掘集中了當今世界上研究農業起源的最權威的專家,其中有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終身教授巴耶瑟夫等4位外籍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水稻史專家張文緒教授,以及來自北大、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專家近30人,發掘的主要目標是尋找稻作農業起源更早、更多的證據。
經過1993年、1995年、2004年等三次考古發掘的玉蟾岩遺址,位於道州壽雁鎮白石寨村附近,具有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文化特徵。三次考古發掘均出土了陶片,但分屬不同的個體。
1993年,考古隊員在漂洗玉蟾岩遺址近底部的文化層土樣中發現二枚稻殼,顏色呈黑色。1993年出土的陶片大致也可復原成釜形器,形態類同,個體略小。北京大學碳十四實驗室對1993年玉蟾岩出土的陶片進行質譜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測定,確定了四個數據。其中用陶片上的腐殖酸測定年代距今12320+-120年;用陶片基質測定年代距今14810+-230年;用同位層的木炭測定年代距今14490+-230年。這是當時世界發現燒制最早的陶片。
1995年出土陶片可復原成一件釜形器。陶釜為侈口,圓唇,斜腹壁,尖圜底。1995年,在層位稍上的文化膠結堆積的層面中發現了二枚稻殼,顏色呈灰黃色。
玉蟾岩遺址發現的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
2004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玉蟾岩發現了更原始的陶片。為了更精確地測定這些陶器碎片的年代,而且不破壞玉蟾岩的大自然生態環境和小自然生態環境,考古工作人員對陶器碎片出土的周邊地層進行了詳細的碳年代測定分析。研究人員從周邊地層中提取了100多個骨碎片和木炭沉積物標本,對其中29個樣本進行放射性碳測年,從而獲取了有關周邊不同地層的年代脈絡。將陶片與發掘出土地層相對比之後,研究人員初步確定陶器碎片的年代距今1.8萬年。
2009年6月5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刊載了有關玉蟾岩陶片斷代的文章,指出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約距今1.4~2.1萬年,這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發現的陶片都要早好幾千年,也標誌著玉蟾岩人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發明了陶器。
玉蟾岩遺址是一處文化性質單純、文化內涵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遺址內出土有製作粗糙的原始陶器、石器、骨器、角器以及穿孔蚌器。原始陶器火候很低,夾雜大量粗沙,質地疏鬆,復原后呈釜形器,這是中國已知最早的陶製品之一。動物化石包括哺乳類、鳥類、魚類和軟體動物。此外,還發現有可以辨識的植物17種,其中包括4枚稻穀殼。這些稻穀殼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時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的實物標本。
遺址文化堆積厚1.2-1.8米,出土遺物主要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製品及大量的動物遺核,呈現出由舊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過渡的面貌,時代約在1萬年前。特別在兩次發掘中均發現有稻穀遺存,經專家鑒定為栽培種,尚保留野生稻、燦稻及粳稻的綜合特徵,
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標本,刷新了人類最早栽培水稻的歷史紀錄。這也是探索稻作農業起源的時間、地點及水稻演化歷史的難得實物資料。此外,出土的陶器火候很低,質地疏鬆,外表呈黑褐色的陶片,與江西萬年仙人洞等遺址出土陶扯均為中國已知最早的陶製品,對探計中國制陶工藝的起源與發展出有重要價值。還令人吃驚的是,在這裡發掘出大量的螺殼化石,而且去掉了尾端,這說明在古代當地人就懂得吃螺了。
玉蟾岩遺址
玉蟾岩出土的生產工具主要是石製品、角、牙、蚌製品。石器的組合主要為刮削器、砍砸器、鋤形器、石錘,還有少量的亞腰斧形器、蘇門答臘式石器、尖頭器。其中鋤形器、亞腰斧形器、蘇門答臘式石器都是原始農業用具。這些工具的出土,更直接證明了玉蟾岩存在原始農業。特別是三次考古發掘都出土了水稻稻粒,它莊嚴宣告了玉蟾岩存在原始稻作農業的事實。
玉蟾岩遺址是一處由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早期過渡的一處文化遺存,它為人們展示了人類水稻農業產生過程的初級經濟形態,詮釋了人類制陶工業起源的過程,演繹了人類最早的手工編製工藝的興起。
玉蟾岩遺址在1995年和2001年分別被評為“95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世紀100項重大考古發現。
2001年6月,玉蟾岩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玉蟾岩遺址的發現和成功解讀,雄辯地證明湘江上游和瀟水流域在中華遠古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玉蟾岩遺址為人們了解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時期的文化及早期陶器、稻作農業起源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
玉蟾岩遺址出土了大量的動植物遺骸。因為年代相對較近,保存環境相對穩定,動植物殘骸石化程度不深,姑且稱之為半化石。動物殘骸大體分哺乳類、鳥禽類、魚類、龜鱉類、螺蚌及昆蟲等。
玉蟾岩出土的哺乳動物殘骸種類多達28種。數量最多的是鹿科動物,有水鹿、梅花鹿、赤鹿、麂、麝等;其次為野豬、牛、竹鼠、豪豬;食肉類動物多為小型動物,種類繁多,如青鼬、狗獾、食蟹蠓、斑靈狸、花面狸、椰子狸、野貓、大靈貓、熊、貉。此外,還有獼猴、羊、兔、食蟲目等動物遺骸。
鳥禽類動物的遺骸種類有27種,且數量巨大。其中與水泊環境相關的水棲種類達18種。如鷺、雁、天鵝、鴨、鶴、鴛鴦等。如此豐富的水棲鳥類,說明當時的玉蟾岩附近有寬廣的水域分佈。
魚類遺骸有鯉魚、草魚、青魚等。龜鱉類有鱉、隱頸龜。螺螄有大型和小型兩類。細小螺螄有生活在淡水環境的,也有生活在陸地環境的,大型螺螄則基本上生活在淡水環境。經鑒定螺螄種類在26種以上,其中可供人類食用的有4種:桶田螺、中國田螺雙漲亞種、割田螺、方型田螺方型亞種。蚌類有7種,均為淡水湖泊、河流、河濱池塘生活種類,如重美帶蚌、短褶矛蚌、珍珠蚌、河北籃蜆、籃蜆等。
2001年6月,玉蟾岩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玉蟾岩遺址的發現和成功解讀,雄辯地證明湘江上游和瀟水流域在中華遠古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玉蟾岩遺址為人們了解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時期的文化及早期陶器、稻作農業起源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
該聯盟由江西萬年縣仙人洞遺址、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湖南澧縣城頭山遺址、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等六家遺址單位聯合發起。聯盟的成立,旨在樹立中華稻作文化自信,彰顯中華史前稻作在人類文明史中的地位,推動中華史前稻作文化遺址保護、研究、利用的跨地區協作,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