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小關鄉的結果 展開

小關鄉

貴州遵義市小關鄉

小關鄉,隸屬於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位於綏陽縣東部偏南,地理坐標:東經107°06′—107°30′、北緯27°56′—28°05′。南面與遵義縣永樂鎮、東面與北面和湄潭縣的南截壩、團林、雙石接壤,西南與鄭場鎮、大路槽鄉毗連。中共小關鄉黨委、鄉人民政府駐小關。轄小關、飛水、青杠林、銀花、輔樂、大寨6個大村168個村民組。全鄉總面積147平方公里。

2019年9月24日,小關鄉(山銀花)入選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小關鄉常住人口為9020人。

行政劃分


小關鄉金銀花風光
小關鄉金銀花風光
小關、輔樂於1949年11月解放后屬第二區(鄭場)所轄。1950年6月,小關、飛水、輔樂、金坪、青杠林由第二區(鄭場)分出建八區(溫泉)。1953年7月,募陽、洪樂、溫泉、順河、大埡、和平、艾子台從第三區(旺草)分出建八區(溫泉)。原八區(溫泉)轄地划入第二區(鄭場)。小關自次分屬輔樂、飛水兩鄉所轄。1963年分屬輔樂、上坪公社。1983年7月劃出輔樂公社川阡、青杠林、南家溝、山羊口4個大隊,上坪公社飛水、高合、群聯3個大隊新建小關公社。1984年4月,小關公社、輔樂公社更名為小關鄉。1991年6月建並撤區,小關鄉和輔樂鄉合併為小關鄉。

人口數據


根據綏陽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小關鄉常住人口為9020人。

鄉村經濟


小關鄉耕地面積5.3743萬畝(其中田1.9226萬畝,土3.4517萬畝),臨時耕地3.1035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大米、玉米、小麥、高粱、甘薯、馬鈴薯等。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辣椒、油菜等。烤煙生產是小關鄉的支柱產業,在全縣居突出地位,自本鄉開始種烤煙以來,歷年烤煙在產量上和質量上都是全縣最有名的鄉鎮。自1996年以來,烤煙在產量上和質量上都是全縣第一。2002年、2003年連續兩年榮獲遵義市烤煙生產先進單位。辣椒生產是小關第二經濟產業,每年可產幾百萬斤優質辣椒。金銀花種植是小關鄉的特色產業,1983年開始種植,1985年具規模,90年代在回坪、白泥、長旺、川阡等村開始大面積種植,90年代末部分農戶一年種植金銀花,經濟收入上萬元。金銀花已銷售到沿海一帶。
改革開放以來,道路交通建設得到較快發展,實現了村、組全部通公路,小關至湄潭洗馬的柏油公路,鄭場至小關的柏油公路,小關至輔樂和山羊至黃洋台、中梘至民權的鑲邊公路。
小關鄉地處山區,森林覆蓋率高,空氣質量好,溶洞分佈廣,有青杠林溶洞群、輔樂溶洞群、閃埡的石林群到飛水的十八條溝布、天橋、小關則是避暑佳境,東南有截壩水庫,南有才海林場林區風景,風光秀麗。黃洋台的香火龕與中壩的十二溪漲縮泉(每30-40分鐘漲縮一次,漲的時候如山洪暴發,縮的時候如消坑消水)。青杠林的瞳孔岩和羊爾岩兩洞相鄰相連,輔樂有幾個較大的溶洞,七十二道轅關門,三十二道洞中水等旅遊資源,是今後旅遊待開發的一個鄉。
農業
小關鄉[貴州遵義市小關鄉]
小關鄉[貴州遵義市小關鄉]
小關鄉耕地面積53700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3億元,比上年增長19.4%。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8095噸,其中夏糧3446噸,秋糧4649噸。主要經濟作物有金銀花、烤煙、辣椒等。2011年,金銀花種植面積53100畝,產量720噸;烤煙種植面積6500畝,產量600噸;辣椒種植面積9000畝,產量1088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21342頭,羊出欄6129隻,牛出欄2374頭;家禽出欄141215羽2011年。
工業
2011年,小關鄉工業增加值382萬元,比上年增長28.2% 。

發展措施


小關鄉金銀花風光
小關鄉金銀花風光
(一)加大政策扶持,加大宣傳力度。一是鄉黨委、政府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上級財政扶貧資金和鄉政府單 項預算資金髮展金銀花產業,從2008年開始,每年捆綁使用財政扶貧資金20萬元和鄉財政進行單項資金預算5萬元作為發展金銀花產業的經費,協調信用社為種植大戶、種植困難戶、育苗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供小額貸款;二是主動聯繫遵義日報、綏陽電視台等媒體對銀花產業進行報道,在鄉政府網站開闢專題宣傳欄目,對小關金銀花進行宣傳報道。
(二)重視知識引領,強化學習與培訓。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組織鄉機關幹部、各村支部書記、主任和銀花大戶到外出實地考察銀花產業,學習和借鑒先進的科學生產管理經驗;邀請遵義市高級農藝師王江老師等農技專家對機關幹部、銀花種植大戶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鄉農技等部門通過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指導與開設銀花知識講座,印發宣傳資料等方式加大對花農的培訓力度。
(三)夯實育苗基地建設,推廣規模化種植。按鄉政府規模化育苗基地建設與農戶自主育苗相結合的方式,夯實育苗基地建設。目前,已建立扦插育苗基地3個共育苗60萬株;2009年,10萬株無土漂浮育苗試驗獲得成功。農戶旱地種子育苗10畝,共育苗30萬株。同時,採取統一規劃、分年實施、滾動發展的方式,以銀花種植帶動石漠化治理。指導農戶在25°以上的坡耕地種植,對適度規模的區域重點規劃、重點指導、重點扶持,推進銀花產業區域化、規模化。
(四)開拓銀花銷售市場,發展專業化合作組織。除本縣銷售藥商外,主要引進重慶、江西、成都、貴陽等地外商到我鄉收購銀花。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科技示範、市場開拓、風險抵禦、政策爭取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推進銀花產業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立了銀花專業合作社2個,會員達102人。
(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培養龍頭企業。成立銀花產業招商引資領導小組,設立銀花產業發展工作辦公室,努力抓好對引資項目的全程跟蹤服務。在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引進貴州裕仁葯業有限公司入駐進行銀花深加工、開發研究,鄉內扶持建成銀花加工廠2家。聯繫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濱製藥有限公司等多家葯業公司前來參觀考察。
(六)做好無公害品質認證,提高銀花品種優勢。2005年,小關鄉銀花種植品種灰氈毛忍冬山銀花進入2005版國家《藥典》,名為貴州山銀花。經論證,主要元素綠原酸含量達7.44%,是《中國藥典》標準含量1.5%的5倍。同時,鄉政府申請縣質監局對銀花品質進行質量驗證,GAP基地及綠色無公害基地的申報認證,力爭通過遵義醫學院“產、學、研”基地在我鄉落戶,實現技術的嫁接聯合,營造“科技興農”氛圍,為GAP論證提供科學依據。全力推行標準化體系建設工程,提高銀花產業質量和效益。

發展目標


到2012年末,擬建成小關鄉有機金銀花生產基地6萬畝,金銀花種植示範點6個,建加工廠廠房6間,引進加工設備12套,完成400台小作坊加工設備的建設,引進加工企業1-2個。到2012年在實現經濟效益1.2億元的同時,初步呈現生態效益和旅遊觀光效益,在金銀花盛開季節為綏陽旅遊業提供1-2個特色農業觀光景點。打造特色小關金銀花生產品牌,樹“金銀花之鄉”形象,完成“小關金銀花長廊”建設;引進龍頭企業,形成金銀花產業鏈,增加經濟收入,實現脫貧致富。

建置沿革


明、清代,屬金築里第七甲。
民國四年(1915年),里改區,屬金二區。
1949年後,屬第二區,后稱鄭場區。
1992年7月,撤銷原小關鄉、輔樂鄉,合併建立小關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小關鄉地處綏陽縣東南部,東鄰湄潭縣洗馬鄉、永樂鎮,南與遵義縣新舟鎮接壤,西與鄭場鎮毗鄰,西北與大路槽鄉相接,北連湄潭縣馬山鎮。行政區域面積144.3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小關鄉地處大婁山脈東南段,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有盆地、丘陵、河谷點綴其間,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山脈有老鷹岩山、楊生台山。境內最高點老鷹岩山,位於黃洋台村,海拔1400米;最低點位於飛水壩位於西南部,海拔800米。
氣候
小關鄉多年平均氣溫15.1℃,1月平均氣溫4.0℃,極端最低氣溫-7.1℃(1977年1月29日);7月平均氣溫25.0℃,極端最高氣溫36.9℃(1972年7月15日)。無霜期年平均28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11.6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164.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8月,7月最多。
水文
小關鄉境內河道屬長江大流域,東南面進入烏江水系,北面進入赤水河水系。主要有飛水河、小關河、南家溝河、浙水河4條,全長62.3千米。
自然災害
小關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秋風等。最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1990年,從6月25日—9月20日止,高溫無降水,30℃以上的持續高溫日數達45天,造成山塘乾涸,水庫枯竭,多數溪河斷流,大面積農作物乾死絕收,部分樹木干焦枯黃。
礦產資源
小關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鉛、鋅、瓷土、石灰石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小關鄉有小學10所,初中1所,小學適齡兒童人學率99.7%,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3%。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小關鄉有文化藝術團體2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0個;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80平方米;村圖書室1個。體育場地2處。33%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科學技術

2011年末,小關鄉有經營管理人才76人,技能人才150人,農村實用人才480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小關鄉有衛生院1所。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6095人,參合率92%。

社會保障

2011年,小關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戶,人數11人,月人均270元,比上年增長10%;城市醫療救助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人次,共支出3萬元,比上年增長7%;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2人次,支出1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36戶,人數1240人,支出120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人,支出2萬元,比上年增長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8人,支出15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醫療救助15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5人次,共支出5000元,比上年增長1%;農村臨時救濟850人次,支出4.9萬元,比上年增長5%。自然災害受災人口3000人,直接經濟損失12萬元,救災支出40000元,比上年增長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4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0萬元,比上年增長10%。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播州設置大小板角關,小關鄉因小板角關位於鄉境內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