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水路的結果 展開

水路

水路

水路,讀音是shuǐ lù,漢語詞語,意思是水路與陸路。

1.[water and land]∶水路和陸路水陸聯運水陸樞紐蒙沖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資治通鑒》2.[delicacies from land and sea]∶水裡和陸上所產的食物,特指山珍海味水陸俱陳。

基本解釋


1.水陸聯運、水陸樞紐
蒙沖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資治通鑒》
2.[delicacies from land and sea]∶水裡和陸上所產的食物,特指山珍海味。水陸俱陳。

引證解釋


晉左思《蜀都賦》:“水陸所湊,兼六合而交會焉。”唐劉禹錫《代竇中丞謝上表》:“伏以道途遐阻,水陸縈紆。”鄢國培《巴山月》第一章一:“南京失守,日本人兵分兩路,向武漢水陸並進。”
2.水上與陸地。
南朝宋鮑照《靈丘竹賦》:“每冠名於華戎,將擅奇於水陸。”《北齊書·文宣帝紀》:“王摶風初舉,建旟上地,庇民立政,時雨滂流,下識亷恥,仁加水陸,移風易俗,自齊變魯,此王之功也。”《隋書·南蠻傳論》:“水陸可居,咸為郡縣。”宋周敦頤《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3.水旱作物。亦指水田與旱田。
《隋書·東夷傳·新羅》:“田甚良沃,水陸兼種。”唐元稹《敘詩寄樂天書》:“京城之中,亭第邸店以曲巷斷;侯甸之內,水陸腴沃以鄉里計。”
4.指水中和陸地所產的食物。
《晉書·石崇傳》:“絲竹盡當時之選,庖膳窮水陸之珍。”唐白居易《輕肥》詩:“樽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三國演義》第六八回:“大王今日水陸俱備,大宴羣臣,四方異物極多,內中欠少何物,貧道願取之。”清余懷《板橋雜記·雅游》:“坐久則水陸備至,絲肉競陳。”
5.水陸道場的簡稱。
宋無名氏《異聞總錄》卷一:“紹興十六年,通判任良臣伯顯喪子,入寺設水陸。”《醒世恆言·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吩咐了畢,話休絮煩,功德水陸也不作,停留也不停留,只就來日便出喪。”參見“水陸道場”。
6、蘇綉術語。是指刺繡日用品紋樣交接與重疊處,所空留的一線綉地,其作用是分清前後層次。水路要求空得齊、勻,綉時要先綉迭在上畫完整的花樣(讓水路留在下面的花樣上),再綉下面的花樣。邊要繡得平、齊、均勻,才能保證使花樣輪廓正確、齊整。也指船隻行走的路。明袁可立《陳發兵出海之期疏》:“陸地抵復州三十里,蓋州百八十里,水路抵蓋則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