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陽街道

桂陽街道

新世紀隨著墊江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墊江這座歷經風霜、擁有燦爛文明歷史的古老都市,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著新的發展機遇!

2014年10月,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桂陽街道辦事處, 2014年11月18日,桂陽街道正式掛牌成立。作為墊江新城區的核心區域,桂陽街道幅員面積46平方公里,北至桂溪街道,西接四川鄰水縣,東連長龍鎮,南臨太平鎮,轄區囊括新村、天寶、月陽、西湖、南陽、龍鳳、春花、文畢8個社區和天馬、萬安、永興、黎明、十路、群山6個行政村,常駐人口約10萬人。

2021年,墊江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110107人。

建制沿革


歷為縣治地。
1915年設城區,1935年置城廂鎮,1941年置桂陽鎮,1952年改城關區,1955年更名城關鎮,1981年再更名桂溪鎮。位於縣境西北部。面積91平方公里,人口10萬。
2014年9月25日,墊江縣撤銷桂溪鎮。設立桂陽街道、桂溪街道。

行政區劃


桂陽街道
桂陽街道
桂陽街道位於墊江縣中偏中西部,北接桂溪街道,東連黃沙鄉、南臨太 平鎮,西與四川省大竹縣、鄰水縣接壤,幅員面積約46平方公里,是縣委、政府駐地,全縣的政治中心。轄永興、天馬、萬安、黎明、十路、群山6個村,文畢、龍鳳、春花、西湖、南陽、月陽(含原松林5、6、7、8組)、新村(含原新村1、2、3組和南街4、5、6、7、8組)7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桂南大道166號(原墊江縣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

地理環境


桂陽新顏
桂陽新顏
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早冷暖多變,夏熱常有乾旱發生,秋涼多連綿陰雨,冬冷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7.0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為40.9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為-4.4攝氏度,無霜期289天。歷年平均降水量1183.1毫米,最多的年降水量為1159.5毫米,最少為864.9毫米。

社會事業


高速公路

G50滬渝高速、G42滬蓉高速過經過桂陽街道。

鐵路

桂陽街道
桂陽街道
建設中的渝萬城際鐵路在此設有墊江站

產業布局


積極應對新形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堅持“做大服務業、做強工業”的產業發展思路,構建以建成“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核心區、朝陽工業園區、高鐵站前商貿區、天馬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為目標的“三區一基地”的產業發展布局。
“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核心區”:指由縣城一環以內老城區核二環以內新城區共同組成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核心區。包括新村、天寶、月陽、南陽、西湖、龍鳳、春花等社區。重點發展房地產、商貿、金融、餐飲、休閑、娛樂等現代服務業。
“朝陽工業園區”:指縣特色工業園區縣城組團,包括文畢、春花、龍鳳、天馬等村社區,重點發展汽摩配件、電子信息、鐘錶及精密儀器加工等先進位造業。
“高鐵站前商貿區”:指渝萬城際鐵路站前廣場片區,包括文畢社區,重點發展商貿物流等產業。
“天馬中小企業創業基地”:指以街道為主、利用集體建設用地規劃建設的天馬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包括天馬、萬安、永興村。重點發展汽摩配件、新型建材、五金製品、物流等產業,與縣城園區形成補充。

風景名勝


牡丹湖濕地公園

桂陽街道
桂陽街道
公園以“上善若水,國色丹湖——講述人與山水牡丹的故事”為設計理念,景觀布局按“一環四點”布置,即:環湖景觀帶、九龍廣場、休閑活動區、自然生態區和候鳥濕地區,院內建設休閑活動廣場兩個,約20000平方米,休閑主步道8公里,坐凳位3000個,小車停車位344個,遊客容量6800人,牡丹湖濕地公園概算總投資5.5億元。

兩岸櫻花谷

花谷由香港元升集團重慶拓達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3億元建設,佔地面積1200畝,公園位於牡丹湖濕地公園西面(明月大道中段西湖村2社)。園內栽植了數百個品種的櫻花、茶花、杏花、梅花、桃花等花卉,其中櫻花品種8個,均從日本和台灣引進。

人口


2021年,墊江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11010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