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電影
概念
理性電影,是S.M.愛森斯坦1927年拍攝《十月》時使用的一個概念。
關於理性電影的觀念,在他1923年發表的《雜耍蒙太奇》一文中就已萌芽。他認為,在革命的新時代下,應當加強藝術的認識功能和參予生活的能力,使它成為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吸引人們參加革命活動的媒介。他在此文中提出通過藝術的感染力作用於觀眾的理性──思想意識的問題,從這一點出發,他認為以前的藝術中的人為的情節、矯飾的表演、虛假的布景等等已不適應新時代對藝術的要求。他認為舊的美學框架已經顯得狹窄,藝術應當接近科學。必須克服資產階級藝術的二元論──即藝術與科學分離,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分離的狀態,才能建立起無產階級的藝術意識。在《戰艦波將金號》(1925)中他把這種觀念訴諸實踐。
他在1929年發表的《前景》一文中提出,應當用理性電影消除"邏輯語言"同"形像語言"的分離狀態,而用辯證的電影的語言,用電影隱喻將它們綜合起來。他認為,只有這樣的"理性電影"才能成為"未來共產主義時代的一部分"。不久,他又在《在單鏡頭畫面之外》(1929)一文中,為"單鏡頭畫面-符號"的原理和"理性蒙太奇"細胞的理論奠定了基礎。在這裡,愛森斯坦詳細論述了兩個鏡頭之和會產生一種新的概念的觀點。基於理性電影可以把理性的命題搬上銀幕的思想,愛森斯坦一直想把馬克思的《資本論》搬上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