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晶馬氏體
隱晶馬氏體
隱晶馬氏體,片狀馬氏體的最大尺寸取決於原始奧氏體晶粒大小,奧氏體晶粒越大,則馬氏體片越大,當最大尺寸的馬氏體片小到光學顯微鏡無法分辨時,便稱為隱晶馬氏體。在生產中正常淬火得到的馬氏體,一般都是隱晶馬氏體
馬氏體的形成一般為從奧氏體的一個邊界到對面的邊界,因此原奧氏體顆粒大小決定了淬火后馬氏體的大小,但是可以通過改變加熱溫度和冷卻條件,使先生成的鐵素體把奧氏體從中隔離開來,這樣也可形成隱晶馬氏體。
隱晶馬氏體也叫做隱針馬氏體或無組織馬氏體。
隱晶馬氏體多半是在快速加熱和快速冷卻條件下產生的。由於光學顯微鏡下無法辨識其組織形態,故命名為隱晶(針)或無組織馬氏體。最典型的最常見的便是W18Cr4V高速工具鋼中的淬火組織為隱晶馬氏體基底上分佈著碳化物顆粒。
2、中碳鋼中的隱晶馬氏體是由極細的孿晶馬氏體和位錯馬氏體的混合組成。
隱晶馬氏體細化機理是:由於奧氏體內碳濃度很不均勻,因此一個奧氏體晶粒內各微小區域具有不同成分,也就具有不同Ms點。當Ms點高的微區開始生成馬氏體后,在溫度繼續降低過程中,相鄰的或周圍的不同Ms點的微區將在符合自己Ms溫度時開始自己的轉變。而且Ms相同的微區發生轉變時被不同Ms點的微區隔開,由於碳濃度不同而不能穿越。這就使組織細化了。所以只要設法細化或碎化這些微區尺寸,便可細化馬氏體組織。例如有人測得奧氏體晶粒度為7級。而所得到的隱晶馬氏體尺寸為10~11級。
焊縫中的隱晶馬氏體是由於快速加熱和快速冷卻條件下,奧氏體來不及均勻化和碳化物沒有充分溶解,造成了奧氏體內形成許多含碳不同的微小區域,各自在不同溫度不同時期轉變成馬氏體,這種馬氏體可以是孿晶馬氏體,也可以是位錯馬氏體,或它們的混合物。在碳錳低合金鋼焊縫中得到的隱晶馬氏體如下圖所示。
焊縫中隱晶馬氏體區
將GCr15鋼試樣加熱到850℃,保溫后淬入150℃的熱油中等溫5min,然後取出冷卻到室溫。拋光后經4%硝酸酒精浸蝕,觀察其淬火組織,如下圖所示:
GCr15軸承鋼的隱晶馬氏體組織
將W6Mo5Cr4V2鋼隱晶馬氏體組織在高分辨電鏡下觀察發現其馬氏體形貌為片狀,亞結構是高密度位錯、層錯和孿晶,如下圖所示:
W6Mo5Cr4V2鋼隱晶馬氏體和層錯亞結構
隱晶馬氏體的形成與奧氏體成分的不均勻性有著密切關係。奧氏體晶粒中存在富碳的微區,相對地必有貧碳的微區。當奧氏體中含有碳化物形成元素時,如Cr、W、Nb、V、Ti等,由於這些合金元素與碳原子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因此這些合金元素周圍的碳原子也容易偏聚。
試驗發現,隱晶馬氏體可在奧氏體晶界上形核,也可在未溶碳化物與奧氏體的相界面上形核及在晶內缺陷處形核,符合固態相變形核的一般規律。隱晶馬氏體在奧氏體界面上形核,或在奧氏體/滲碳體相界面上形核,其晶核將不能與界面兩側的奧氏體品粒或滲碳體相同時保持共格關係,只能與一側的奧體晶粒保持位向關係和維持共格連接。馬氏體晶核與奧氏體保持共格時,則不能與未溶滲碳體保持共格,不能沿著晶界或相界面“共格切變”長大。
試驗事實表明,隱晶馬氏體晶核能夠沿著晶界長大或沿著奧氏體/滲碳體相界面長大,而馬氏體“共格切變”形核一長大的機制卻不能解釋這些試驗現象。以膨脹半共格機制形核,則晶核可在晶界、孿晶界面及位錯等處形核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