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斑枯病

芹菜斑枯病

芹菜斑枯病又名芹菜晚疫病、葉枯病,俗稱火龍。是由芹菜生殼針孢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芹菜上的病害,主要危害葉片,也侵染葉柄、莖。芹菜斑枯病是日光溫室芹菜生產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發生普遍影響又嚴重,對產量和質量影響很大,此病在貯運期還能繼續危害。

芹菜斑枯病在冷涼和高濕條件下易發生,在20-25℃的溫度和90%以上濕度條件下,病害易大發生;連陰天,氣溫波動頻繁或日間燥熱,夜間結露,溫度過高或過低,可加劇病害的發生。

芹菜斑枯病的防治方法是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首先科學施肥,清潔田園,選擇無病種子或種子消毒,實行2-3年輪作倒茬,放風排濕;再結合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病症


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葉片,也能危害葉柄和莖。一般老葉先發病,後向新葉發展。我國主要有大斑型和小斑型2種。大斑型初發病時,葉片產生淡褐色油漬狀小斑點,后逐漸擴散,中央開始壞死,後期可擴展到3~10MM,多散生,邊緣明顯,外緣深褐色,中央褐色,散生黑色小斑點。小斑型,大小0.5~2MM,常多個病斑融合,邊緣明顯,中央呈黃白色或灰白色,邊緣聚生許多黑色小粒點,病斑外常有一黃色暈圈。葉柄或莖受害時,產生油漬狀長圓形暗褐色稍凹陷病斑,中央密生黑色小點。
芹菜斑枯病
芹菜斑枯病

病原菌


病原為芹菜生殼針孢(Septoria apiicola Speg.),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直徑87-155.4微米×25-56微米。分生孢子無色透明,絲狀,直或稍彎曲,具有0-7個橫隔膜(3個居多),35-44×2-3微米。芹菜斑枯病菌菌絲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7-23℃,最適溫度是21℃,致死溫度為39℃處理40分鐘。孢子生長發育適宜溫室為23-27℃,致死溫度是42℃處理20分鐘。菌絲生長的pH值為3-10,適宜pH值為4-6,最佳為pH值為4和pH值為5。

發生特點


主要以菌絲體在種皮內或病殘體上越冬,且存活1年以上。播種帶菌種子,出苗后即染病,產出分生孢子,在育苗畦內傳播蔓延。在病殘體上越冬的病原菌,遇適宜溫、濕度條件,產出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借風或雨水飛濺將孢子傳到芹菜上。遇有水滴存在,孢子萌發產出芽管,經氣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植株,經8天潛育,病部又產出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
病菌在冷涼天氣下發育迅速,高濕條件下也易發生,發生的適宜溫度為20~25℃ ,相對濕度為85%以上。
芹菜最適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採收期,發病潛伏期5~10天。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芹菜葉枯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春季3~5月和秋冬季10~12月。年度間早春多雨、日夜溫差大的年份發病重,秋季多雨、多霧的年份發病重,高溫乾旱而夜間結露多、時間長的天氣條件下發病重,田間管理粗放,缺肥、缺水和植株生長不良等情況下發病也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科學施肥,增施磷鉀肥,並葉面噴施硼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壯株,增強植株的抗病性。
2、發病初期適當控制澆水,保護地栽培注意增強通風,降低空氣濕度。
3、選擇無病種子或種子消毒,培育無病壯苗。
4、清潔田園,收穫后徹底清除病株落葉並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菌的擴散和蔓延。
5、輪作:連作是加重芹菜斑枯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實行2-3年輪作倒茬,可減少病原菌的侵染,有效降低病害的流行。 

化學防治

● ● 噴葯預防:在芹菜苗高3-4厘米時噴葯保護,可選用4%農抗120水劑500倍液或1:0.5:200倍波爾多液等噴葯預防。 
● ● 噴葯防治:在發病初期開始噴葯,以後每隔7-10天噴一次葯,連噴2-3次。藥劑可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70%代森聯干懸浮劑6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烯醯嗎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如果棚內濕度較大或陰雨天氣,可採取熏煙或噴粉防治,效果更佳。每畝可用45%百菌清煙劑250克、撲海因煙劑150克、15%殺毒礬煙劑300克、15%撲霉靈煙劑300克等,分散5-6處點燃熏棚,熏蒸一夜,10天熏一次;也可每畝噴5%百菌清粉塵劑1千克或5%殺毒礬粉塵劑1千克。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潛伏在種皮內越冬,也可在病殘體上越冬。潛伏在種皮內的菌絲可存活1年以上。在適宜條件下,病菌在種皮病殘體上形成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風雨、牲畜及農具傳播。帶菌種子可作遠距離傳播。病菌的芽管可從氣孔或直接侵入寄主體內,在適宜溫度下,潛育期約為8天。病部又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