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型護衛艦

22型護衛艦

22型護衛艦(英語:Type 22 frigate),或以首艦命名為大刀級護衛艦。是英國皇家海軍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陸續推出的大型遠洋多用途護衛艦,以4800噸的滿載排水量比肩同時期的42型驅逐艦

本級艦建造歷程長達14年(1974-1988),共計14艘。皇家海軍編製內最後一艘本級艦於2011年6月30日退役,另外有7艘分別售予巴西、智利和羅馬尼亞。

發展沿革


12型利安德級護衛艦阿波羅號(HMS Apollo)
12型利安德級護衛艦阿波羅號(HMS Apollo)
在1966年,CVA-0 1以及配套的82型驅逐艦遭到取消之後,皇家海軍必須重新思考未來的艦隊規劃。在1967年7月,得到英國政府同意后,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幾個新艦艇的研發計劃,其中一個是替換羅賽級(Rothesay class)、懷特白級(Whitby class)與利安德級護衛艦(Leander )等12型護衛艦系列的新反潛護衛艦,此即為22型。最初22型也打算規劃成類似利安德級的次等廉價艦型,純粹用於反潛,預計建造24艘。
21型護衛艦箭矢號HMS Arrow (F173)
21型護衛艦箭矢號HMS Arrow (F173)
由於皇家海軍部(Admiralty)設計單位優先進行取代郡級驅逐艦(County class)的防空驅逐艦計劃(即42型驅逐艦),導致22型護衛艦的進程較為緩慢;為了填補22型服役前的空檔,皇家海軍還向民間船廠招標購買一批廉價型護衛艦,即21型亞馬遜級(Amazon calss)。此外,在22型的研發過程中,荷蘭也曾向英國提議建造共通的反潛護衛艦,不過最後這個提案沒有被採納。最後,首艘22型的建造合約終於在1974年簽署,由Yarrow船廠建造。在設計期間,22型的艦型不斷放大以增強適航力和艦載裝備,導致成本水漲船高,最後付諸建造的只有14艘。
最初22型著眼於反潛作戰,但隨後裝備與噸位逐漸擴充,慢慢地朝向通用驅逐艦的方向發展。由於噸位充足、設計餘裕較多,22型在當時經常被視為二次大戰以後皇家海軍最出色的艦艇──當然,背後的代價就是成本過高。

建造批次


22型護衛艦末艦查塔姆號(HMS Chatham )
22型護衛艦末艦查塔姆號(HMS Chatham )
22型護衛艦的建造一共分為三批,分別 是第一批次大刀級(Broadsword Class,HMS Broadsword,F-88)共四艘、第二批次伯克瑟級(Boxer Class,HMS Boxer,F-92)共六艘和第三批次康沃爾級共四艘(Cornwall Class,HMS Cornwall,F-99)。由於本級艦生產時間跨度大(首艦動工於1974年,末艦動工於1985年,相隔十餘年),因此雖然三級艦的艦體基本設計、動力系統都差不多,但每個批次都會有一定的改良。

第一批

第一批大刀級輝煌號
第一批大刀級輝煌號
22型的尺寸與排水量對當時的護衛艦 而言堪稱相當龐大,與42型驅逐艦不相上下。雖然較大的艦體對於耐海性、適航性與持續戰力都很有幫助,但這也是本級艦造價水漲船高的主因之一。由於通貨膨脹以及排水量的不斷放大,過去12型M利安德級付諸建造時,每艘成本約1000萬英鎊,到21型護衛艦時首艦將近1500萬英鎊;而在22型大刀級設計階段時,每艘成本粗估已經達到3000萬英鎊;首艘22型大刀號(HMS Broadsword F-88)在1979年服役時,花費竟高達6800萬英鎊,而同年服役的42型驅逐艦格拉斯哥號(HMS Glasgow D-88)造價僅4000萬英鎊。

第二批

第二批伯克瑟級伯克瑟號
第二批伯克瑟級伯克瑟號
22型的第二批伯克瑟級基本上是大刀級的加長版;最初英國政府只打算購買三艘第二批22型,根據1981年英國國防白皮書,在當時業已訂購、建造的六艘22型(包含四艘第一批與二艘第二批)之後,只會再繼續訂購一艘22型第二批(即HMS Brave F-94)。之後在1982年初,英國又簽約訂購第三艘22型第二批(即HMS Bloodhound)。1982年爆發的福克蘭群島戰爭證實22型是一個成功的設計,為此英國在福島戰後增購四艘22型,以取代戰爭中折損的艦艇;其中,前兩艘延續22型第二批的設計,后二艘則是根據福克蘭群島戰爭經驗而新設計的22型第三批

第三批

第三批康沃爾級康沃爾號
第三批康沃爾級康沃爾號
在80年代末期出現的最後一批22型克倫威爾級,在武裝配置上有較大的改進。如同前述,22型第三批最初只打算建造二艘,後來由於23型護衛艦進度延遲,遂在1985年追加訂購兩艘,使總數達到四艘,全都以C開頭的單字命名。在福克蘭群島戰爭期間,沒有艦炮的22型第一批無法提供登陸部隊岸轟火力支援;而實際運用上,艦炮許多用途和經濟性也不是導彈可以完全取代;因此,克倫威爾級的艦首A炮位裝回了一門Mk-8 4.5英寸艦炮,並在本世紀初升級為輕量化、具有隱身外殼的MK-8 Mod.1。

設計特點


第一批

Rolls-Royce Olympus TM3B
Rolls-Royce Olympus TM3B
22型的尺寸與排水量對當時的護衛艦而言 堪稱相當龐大,與42型驅逐艦不相上下。雖然較大的艦體對於耐海性、適居性與持續戰力都很有幫助,但這也是本級艦造價水漲船高的主因之一。22型第一批次大刀級最大的特色,也就是22型在一般人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就是沒有中口徑艦炮,艦上的炮式武器僅兩門20mm防空機炮,一方面是受到60至70年代相當流行的“導彈將完全取代火炮”的思想(在60年代服役的美製萊希級導彈巡洋艦同樣也放棄了美國海軍慣用的五英寸艦炮)。在一般艦艇上會用來裝置艦炮的艦首A炮位上,大刀級則是裝置了四具單管法制飛魚反艦導彈發射器。22型護衛艦上共有兩座GWS.25海狼防空導彈發射器,分別設置在船樓前方以及艦尾直升機庫上方,共備彈32枚;兩座配合海狼導彈的Type-910射控雷達則分別設置在艦橋後方頂部以及後桅桿後方。
大刀級採用複合燃氣渦輪或燃氣渦輪推進系統(Combined Gas turbine Or Gas turbine,COGOG)主機包括兩具高速航行用的TM-3B燃氣渦輪,以及兩具RM-1C巡航用燃氣渦輪。水下偵測方面,大刀級配備Type-2016主/被動艦首聲納,此一聲納亦配備於42型謝菲爾德號級導彈驅逐艦與改良后的12型I利安德級(Leander class)上。作戰系統方面,大刀級的沿用21型護衛艦的電腦輔助行動資訊系統(Computer Assisted Action Information System,CAAIS)。

第二批

22型上的飛魚導彈發射器
22型上的飛魚導彈發射器
由於建造第二批22型伯克瑟級時達文波 特船塢的護衛艦維修廠站尺寸已經擴大,所以前兩艘伯克瑟級(F-92、93)的艦體得以允許增長12.5m,艦首亦加高以增加耐海性能,滿載排水量高達4800噸,超越42型導彈驅逐艦很多。艦體加長的部位為有上層結構的部分,多出的空間用於擴充艦隊指揮設備以及相關人員起居所需的空間。最後四艘本級艦(F-94~97)進一步擴大機庫並強化了飛行甲板結構,使其能操作較更大更重的海王反潛直升機(先前的22型只能操作大山貓直升機)。
伯克瑟級倫敦號艦尾
伯克瑟級倫敦號艦尾
作戰系統方面,伯克瑟級以新的電腦輔助指揮系統一型(Computer Assisted Command System,CACS-1)取代大刀級的CAAIS;隨著日後的改良,第一與第二批22型的戰鬥系統都統一成CACS-5。本級艦勇士號(HMS Braver F-93)配備情報統合裝備。從伯克瑟級起的22型開始配備大型的2031Z低頻被動式拖曳聲納。前兩艘伯克瑟級(F-92、93)的海狼防空導彈仍使用Type-910射控雷達;福克蘭群島戰爭暴露出Type-910射控雷達的一些問題,例如追蹤低空目標時,容易被海面造成的二次反射路徑(second path reflections)迷惑而難以追蹤目標;因此伯克瑟級從三號艦(F-94)開始,就以改良后的Type-911雷達取代Type-910。
Type-910使用頻率更高的K頻,解析度更好,能大幅改善這個問題。主機方面,除了勇敢號(HMS Brave F-94)以SM-1C高速燃氣渦輪代替TM-3B之外,其餘均與大刀級相同。在其他方面,伯克瑟級與大刀級大致上差不多,不過本級艦勇氣號(HMS Brave F-94)使用Type-967M雷達。

第三批

GSA-8海弓箭光電射控儀
GSA-8海弓箭光電射控儀
22型最後一批康沃爾級可以視作現代化的伯克瑟級,本級艦以二組美製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發射器取代前兩批22型的飛魚導彈,反艦火力倍增。加裝一 具荷蘭制守門員近程防禦武器系統(CIWS),並在艦橋上方兩側各加裝一座GSA-8海弓箭(Sea Archer 30)光電射控儀指揮來指揮20mm機炮。由於原始設計已經沒有理想的空間放置守門員近程防禦武器系統,因此只好安裝在前桅杆前方,正前方被Type-911射控雷達遮蔽,正後方被桅杆擋住,只能朝兩舷開火。由於艦首已經加裝MK-8艦炮,因此新增的魚叉導彈就橫向設置在艦橋後方、門將系統前方的位置,為此原本位於此處的艙室被移除;而原本設置在船樓前部兩側的20mm機炮也為了避開魚叉導彈的尾焰向後挪到艦舯兩側魚雷管兩側的位置。在本世紀初由於任務轉變,康沃爾級拆除了20mm機炮與魚雷發射器,在兩舷加裝Outfit DLH主動式誘餌系統(共四個發射器)。
22型查塔姆號與美國CG-71以及丹麥F360
22型查塔姆號與美國CG-71以及丹麥F360
反潛方面,以康沃爾級新的Type-205 0大型低頻艦首主/被動聲納取代過去的Type-2016 中頻聲納。反潛直升機方面,與伯克瑟級相同,康沃爾級也有操作海王大型反潛直升機的條件。艦體方面,康沃爾級的長度進一步增加,滿載排水量增至4900噸。康沃爾級的主機與前兩批22型有所不同,高速燃氣渦輪為兩具Spey SM-1A,巡航用燃氣渦輪則為兩具Tyne RM-3C。整體而言,康沃爾級的防空與反艦能力都獲得強化,戰力較前兩批22型更加均衡。

參戰福島


福島戰爭伴行航空母艦的大刀號
福島戰爭伴行航空母艦的大刀號
22型護衛艦前三艘大刀級參與了福克蘭群島戰爭,在對福島斯坦利港進行岸轟作戰時,皇家海軍亞爾茅斯號(HMS Yarmouth)與22型大刀級的光輝號(HMS Brilliant F-90)兩艘反潛護衛艦,擔負反潛搜索任務,並多次投擲深水炸彈。在晚間八點時,光輝號與一艘潛艇聲納接觸,對其發動攻擊但沒有命中。
在整場福克蘭群島戰爭中,總共有兩艘22型護衛艦大刀號(HMS Broadword F-88)以及光輝號(HMS Brilliant F-90)曾發射海狼防空導彈接戰敵機,而這些也是海狼導彈在福克蘭群島戰爭中全部的實戰經驗。
正在岸轟的42型驅逐艦格拉斯哥號
正在岸轟的42型驅逐艦格拉斯哥號
1982年5月12日,光輝號與42型驅逐艦格拉斯哥號(HMS Glasgow D-88)一同編組,對阿根廷在福島上的斯坦利港機場進行炮轟。結果兩艦在任務中遭到兩波各4架阿根廷A-4攻擊機的先後轟炸。格拉斯哥號海標槍導彈發射器的線路故障而無法動作,兩艦僅靠著光輝號的海狼防空導彈力挽狂瀾,該艦在第一波攻擊中以海狼導彈直接命中4架A-4中的2架,還有一架在閃避海狼導彈時操過過量而撞毀在海面,這是海狼導彈第一次在實戰中發射的紀錄,戰果相當輝煌。然而好景不長,五分鐘后另外4架A-4前來攻擊,這回光輝號的海狼導彈系統由於先天設計的問題,被蛇行迴避的敵機迷惑而無法接戰,結果格拉斯哥號遭兩枚千磅炸彈擊中,雖然沒有爆炸,不過該艦依舊被迫退出皇家海軍遠征特遣艦隊返國修理;而在第二波攻擊中,光輝號本身也被A-4的機炮炮彈擊中,受到輕傷。
阿根廷軍機瞄準下的大刀號
阿根廷軍機瞄準下的大刀號
1982年5月21日英軍登陸東福克蘭群島西北側聖卡洛斯灣(San Carlos Bay)當天,大刀號(HMS Broadword F-88)與隨行的利安德級護衛艦阿里阿德涅號(HMS Ariadne F-72)在上午10時25分左右遭到阿根廷軍機攻擊,大刀號發射海狼導彈前夕被數枚阿根廷軍機的30mm炮彈擊中,隨後射出的海狼防空導彈擊落一架敵機;在10時51分,另一批三架阿根廷匕首式機隊攻擊了光輝號,三機都由於電路問題而無法投彈,只能以30mm機炮掃射光輝號,造成該艦上層構造與作戰中心受到輕微損傷、多人受傷。
福島戰爭南大西洋上的大刀號
福島戰爭南大西洋上的大刀號
福島凱旋的大刀號
福島凱旋的大刀號
1982年5月25日阿根廷國慶日當天,大刀號與科芬特里號遭阿根廷軍機轟炸;當天下午,四架各搭載兩枚千磅傳統炸彈的阿根廷A-4攻擊機利用福島陸地的地形掩護低空迂迴飛行,分成兩組各兩架由不同方位先後進場,直到發起攻擊前夕才低空進入海面直奔目標,此時兩艘英艦才得知敵機來襲。科芬特里號的射控雷達受福島地形干擾而無法鎖定敵機,而大刀號海狼短程防空導彈系統的雷達鑒別度較高,鎖定了第一批敵機,但由於兩架敵機相距太近,射控雷達在一開始將其當成同一個目標;後來敵機逼近時,雷達系統分辨出目標為兩個,結果當時仍有缺陷的海狼導彈射控系統遭到混淆,無法定出接戰順序,造成停機,至此兩艘英艦隻能以人力操作的20mm防空機炮以及水兵手中的步槍朝敵機射擊。兩架A-4以大刀號為目標,投下兩枚1000磅炸彈,其中一枚炸彈以淺角度接觸水面彈起並擊中大刀號,穿入機庫並擊毀了庫內的山貓式直升機,然後從機庫另一側穿出,落海之後才爆炸,故只對大刀號造成輕微的火災與傷亡。
在福克蘭群島戰爭期間,22型護衛艦配備反應速度快、操作自動化的海狼防空導彈在戰爭中的表現還算稱職,風采壓過42型驅逐艦的海標槍防空導彈。在這場戰爭中,沒有一艘配備海狼防空導彈的英軍艦艇被擊沉。

退役出售


第一批

巴西海軍的22型護衛艦
巴西海軍的22型護衛艦
1994年11月8日,英國與巴西政府簽約,將四艘22型第一批(大刀級)全數除役並售予巴西,展開其生涯的第二春1995到1997年陸續交付。這四艘22型 Batch 1並沒有經過大幅度改良,僅以兩座開放式炮塔的舊型Bofors 40mm 60倍徑機炮代替原位置的20mm機炮,原本飛魚反艦導彈未更動。

第二批

用作導彈靶艦的伯克瑟號
用作導彈靶艦的伯克瑟號
伯克瑟級則在90年代末期至本世紀初陸續除役,伯克瑟號與勇氣號(HMS Brave F-94)在2004年8月作為艦隊實彈演習標靶遭 到擊沉。在2003年1月12日,英國與羅馬尼亞簽約,將倫敦號(HMS London F-95)與科芬特里號售予羅馬尼亞海軍,使得這個原本僅擁有小規模近岸海軍的北約新加盟國擁有較現代化的制海能力;這兩艦在轉手時經過一些改良,包括加裝AMS射控系統、新增兩座Maersk的MCF-2000顯控台、BAE的MPS-2000通訊系統、C-Flex資料鏈系統(整合有Link-11,未來可與Link-16/22相容)、DL-12T誘餌發射器、全球海上衛星救難安全系統、GPS以及新型慣性導航系統,並在艦艏加裝一門奧托·梅萊拉76mm艦炮以及搭配的光電射控系統,同時拆除原本的海狼防空導彈系統。
拆解中的22型護衛艦
拆解中的22型護衛艦
科芬特里號於2004年9月9日移交給羅馬尼亞海軍,更名為斐迪南號(Regele Ferdinand F-221),而倫敦號則於2005年4月21日移交給羅馬尼亞,更名為瑞吉娜·瑪麗亞號(Regina Maria F-222)。在2009年7月16日,羅馬尼亞在巴黎航太展上與法國MBDA簽約,購買垂直發射型MICA防空導彈系統(VL MICA),並以之取代該國兩艘22型護衛艦原本的海狼防空導彈系統。此外,本級艦謝菲爾德號在2003年4月被出售給智利,更名為威廉斯號(Almirante Williams F-19),2003年9月5日移交。

第三批

康沃爾號與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
康沃爾號與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
艦齡較新的22型第三批康沃爾級則繼續為皇家海軍效力至2011年,與23型公爵級護衛艦一起構成英國皇家海軍的骨幹。英國下一代水面作戰艦艇FSC未來水面艦艇從90年代研擬以來,歷經無數波折,終於在2010年3月25日正式定案,由BAE System進行設計,計劃名稱確定為26型護衛艦,首艦計劃能在2021年左右服役,在2020年代陸續替換皇家海軍陣中的22型第三批與23型護衛艦。
亞丁灣海域中國海軍直-9降落在康沃爾號上
亞丁灣海域中國海軍直-9降落在康沃爾號上
原本皇家海軍打算讓22型能服役到2019年以後,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重創了英國原已經捉襟見肘的財政,英國政府被迫以大砍國防預算來因應。無敵號(HMS Illustrious R-06)航空母艦在2014年提前除役封存,只保留海洋號兩棲突擊艦當作直升機預備艦;兩艘阿爾賓級(Albion class)兩棲船塢運輸艦從2011年開始只保留一艘在值勤狀態,另一艘則停泊封存,直到值勤的那艘進塢大修才進行輪替。此項艦隊裁減的另一重要決定是將四艘22型在2011年4月結束前全數除役;因此,四艘22型第三批就從2011年2月至6月除役完畢,而這四艦的魚叉導彈系統則在2013年移植到六艘45型驅逐艦之中的四艘。

性能參數


技術數據
排水量
批次1:滿載4400噸
批次2:滿載4800噸
批次3:滿載4900噸
全長
批次1:131米
批次2:146米
批次3:148米
寬度14.8米
吃水
批次1:6.1米
批次2&3:6.4米
動力
批次1&2:雙軸CODOG,2*羅羅Olympus TM3B型加力燃氣輪機(54600馬力),2*羅羅2 Tyne RM1C型巡航燃氣輪機(9700馬力)
批次3:雙軸CODOG,2*羅羅Spey SM1A型加力燃氣輪機(37540馬力),2*羅羅2Tyne RM3C型巡航燃氣輪機(9700馬力)
最大航速30節
巡航速度18節
成員
批次1:222
批次2:273
批次3:250
武器裝備
火炮
批次1&2無主炮,
批次3:Mk8 4.5英寸(114mm)艦炮*1
反艦導彈
批次1&2:MM 38飛魚反艦導彈*4
批次3:魚叉反艦導彈*8
近程防空炮
批次1&2:厄利空雙聯裝30mm/75炮*2
厄利空單管BMARC 20mm GAM-B01炮*1
批次3:魚叉反艦導彈*8
防空導彈
批次1:海狼GWS25 Mod 0六聯裝導彈發射架*2
批次2:一部分海狼Mod0,一部分Mod3
批次3:海狼GWS25 Mod 3六聯裝導彈發射架*2
反潛魚雷三聯裝STWS Mk.2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44、Mk46魚雷
輕武器L7A2通用機槍、M134Minigun加特林機槍
艦載直升機2架Westland Lynx輕型直升機或1架Westland 海王直升機/EH101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