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文學

秘魯文學

在西班牙殖民者來到之前,秘魯的曾創造了燦爛的印加文化。他們通用的語言是克丘亞語,並用象形符號“基萊亞”和結繩法“基普”記事。口頭文學相當豐富,流傳最廣的是抒情詩“亞拉維”。戲劇與祭祀及王室的慶典密切相關,流傳下來的劇本屬於殖民地時期的有《奧揚泰》、《烏斯卡·保卡爾》。

歷史介紹


殖民統治時期開始后,印第安民族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相互滲透,出現了殖民地社會的第一代作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加·加爾西拉索·德·拉·維加(1539~1616)。他的名著《王家述評》描繪了印加王國廣闊而生動的社會畫面,洋溢著作者熱愛祖國的熾烈感情。此外,佩德羅·謝薩·德·萊昂(1522?~1554)的《印加王權》,克利斯托瓦爾·莫利納的《印加的神話和儀典》,胡安·聖塔·克魯斯·帕查庫蒂的《秘魯王國的古迹》,費利佩·烏阿曼·波馬·德·阿亞拉的《新史記和好政府》,都提供了殖民前社會的豐富資料。其他著名的編年史作者還有布拉斯·巴萊拉、安東尼奧·德·拉·卡蘭查等。迭戈·德·奧赫達(1571~1615)的《拉·克利斯蒂亞達》則被認為是當時最重要的宗教史詩。秘魯文學的古典主義時期至此結束。
秘魯文學
秘魯文學

發展介紹


秘魯第一個重要詩人是胡安·德爾·巴列·伊·卡維埃德斯(1652?~1697?)。他受洛佩·德·維加和克維多等人的影響,以諷刺辛辣著稱。長詩《帕爾納索的牙齒》嘲諷了17世紀末期的利馬社會。當時流行的貢戈拉主義在秘魯雖然沒有影響,但散文作家、印第安人胡安·德·埃斯比諾薩·梅德拉諾(1632~1688)的《堂路易斯·貢戈拉頌》是對葡萄牙人法里亞·伊·索薩攻擊貢戈拉的答辯,表現出他對貢戈拉作品的精深理解,是拉丁美洲文學史上第一篇重要的文學評論著作。作家佩德羅·德·佩拉爾塔·伊·巴努埃沃(1663~1743)著有50多部作品,他的論文《利馬的確立》、《基督的情慾和勝利》和喜劇《愛情和權力的勝利》、《柔情戰勝風雅》比較著名。巴勃羅·德·奧拉維德(1725~1802)是百科全書派學者,著有《勝利中的福音》、《西班牙讚美詩》和其他宗教詩歌。18世紀時,作家組織了“愛國者協會”,出版了《秘魯信使報》,第一次宣傳要求獨立的思想。
19世紀上半葉,秘魯文學仍為新古典主義所統治。這一時期傑出的詩人有秘魯民族詩歌的開創者馬里亞諾·梅爾加(1791~1815),后參加印第安人起義被槍殺。他的詩中表現了印第安人悲切、憂傷的情調,採用克丘亞語民族“亞拉維”的格律,有所創新。費利佩·帕爾多·伊·阿利亞加(1806~1868)的詩作有《政治憲法》、《我故土的鏡子》,劇作有《教育的果實》。曼努埃爾·阿斯森西奧·塞古拉(1805~1871)的《拉·佩利穆埃塔達》(意即“死毛女人”)是滑稽辛辣的諷刺詩。此外,他還開創了秘魯的克里奧約(即土生白人)戲劇,作品有《瓜子》、《卡努托軍士》、《卡蒂塔夫人》等。

浪漫主義


開始於1850年左右。第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卡洛斯·奧古斯托·薩拉維里(1831~1890)著有詩集《鑽石與珍珠》、《樹木與閃光》和《給一位天使的信》,他還寫了劇本《阿圖羅》、《阿塔瓦爾帕》、《美好的理想》等。這時著名的作家還有路易斯·本哈明·西斯內羅斯(1837~1904),曼努埃爾·尼科拉斯·科爾潘喬 (1830~1863),克萊門特·阿爾陶斯(1835~1881)等,其中最有成就的是里卡多·帕爾瑪(1833~1919), 他的具有獨特風格的《秘魯傳說》用浪漫主義手法表現歷史的、風俗主義的題材,提供了17、18世紀殖民地總督區時代的生活畫面。他的摹仿者中有女作家梅塞德斯·卡維略·德·卡沃內拉和克洛林達·馬托·德·圖內爾(1854~1909),後者著有《沒有窩的鳥》和《庫斯科傳說》。詩人和散文家曼努埃爾·貢薩萊斯·普拉達(1848~1918)是後期浪漫主義的代表,他在《秘魯民謠》 中首先揭露印第安人所受的苦難;他的詩集《奇情異調》(1911)開創秘魯現代主義詩歌的先聲。而它的最重要的詩人是何塞·桑托斯·喬卡諾 (1875~1934),被稱為“美洲的雨果”,他自稱“美洲土生土長的野蠻歌手”,重要的詩集有《神聖的憤怒》和《美洲魂》。另一位有重大影響的現代主義詩人何塞·馬里亞·埃古倫(1882~1942),打破了詩歌中懷舊的感傷主義傳統,他的詩直抒胸臆,主要作品有《象徵》、《形象之歌》、《影子》和《巡邏者》等。其他詩人還有何塞·加爾維斯(1885~1957)、阿爾維托·烏雷塔(1885~1953)、路易斯·費爾南·西斯內羅斯等。繼喬卡諾和埃古倫之後,塞薩爾·巴列霍(1892~1938)是最有影響的後期現代主義詩人。他革新了傳統的修辭,鞏固了埃古倫開創的新詩的地位,作品立意雋永,親切感人。他曾於西班牙內戰中謳歌反法西斯的鬥爭,寫了《西班牙,我飲不下這杯苦酒》。他的著名詩集有《黑色的使者》、《人類的詩篇》等。他還著有小說《鎢礦》和劇本。現代主義短篇小說作家本圖拉·加西亞·卡爾德隆(1886~1959)著有小說《禿鷹的復仇》(1924),並編有《秘魯短篇小說集》。作家亞伯拉罕·巴爾德洛馬的《卡梅洛騎士》和《禿鷹之翔》以抒情的筆調,描繪了秘魯海岸和農村的景色,被認為是秘魯第一批具有現實主義傾向的小說。他主編的《科洛尼達》雜誌宣傳現代主義,成為重要的一個流派。恩里克·洛佩斯·阿爾武哈爾的《安第斯故事集》和《馬塔拉切》,是描寫印第安人生活的優秀作品。其他作家還有克萊門特·帕爾瑪(1872~1946)、卡洛斯·卡米諾等。
20世紀30年代,秘魯文學中力主革新者是何塞·卡洛斯·馬里亞特吉(1895~1930),著有《當代場景》、《闡述秘魯現狀的七篇論文》和評論政治、文化問題的文章。他是拉丁美洲第一批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是秘魯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1926至1930年間他主編《阿瑪塔》雜誌,對秘魯文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阿瑪塔》的撰稿者中,有先鋒派詩人卡洛斯·奧肯多·德·阿瑪特、哈維爾·阿弗里爾·德·比韋羅等人。其中馬丁·亞當的先鋒派小說《紙板房》在秘魯首先以大篇內心獨白的方式刻劃人物。這一時期的作家還有被稱為“走入歧途的未來主義詩人”、“純詩歌”流派的主要代表阿爾維托·伊達爾戈。西羅·阿萊格里亞(1909~1967)著有《金蛇》、《餓狗》和《廣漠的世界》,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描寫秘魯山地和原始森林,刻畫了印第安人的形象。何塞·馬里亞·阿格達斯(1911~1969)被譽為印第安土著主義文學的傑出的代表,作品有《水》、《所有的血》、《深沉的河流》、《山上的狐狸和山下的狐狸》等。其他現實主義作家還有何塞·迪埃斯·坎塞科、費爾南多·羅梅羅、羅薩·阿爾西涅加、弗朗西斯科·貝加斯·塞米納里奧、弗朗西斯科·伊斯基埃爾多·里奧斯等人。劇作家塞巴斯蒂安·薩拉薩爾·邦迪(1924~1965)著有《愛情,偉大的迷宮》、《羅迪爾》等。近30年來,詩歌方面出現了馬里奧·弗洛里安·古斯塔沃·巴爾卡塞爾、亞歷杭德羅·巴列、豪爾赫·愛德華多·埃耶爾松、曼努埃爾·斯科爾薩等人。小說方面有卡洛斯·薩瓦萊塔、埃萊奧多羅·巴爾加斯·比庫尼亞、魯文·蘇埃爾多·格瓦拉、恩里克·孔格拉因斯·馬丁和胡利奧·拉蒙·里維羅等。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1936~)在小說創作中採用結構主義的新手法,成為拉丁美洲文學的一個新流派,作品有長篇小說《城市與狗》、《綠房子》、《潘達雷翁上尉與勞軍女郎》、《大教堂中的談話》、《胡莉婭姨媽與作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