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真體
我國傳統的修辭手法
所謂“頂真”,又叫績麻、聯珠,是我國傳統的修辭手法,指前後的幾個語句與幾個語句之間,由相同的語言成分銜接上下兩句,上遞下承,使得結構緊湊,語意連貫,聲韻流暢的一種修辭格。
又叫做“聯珠格”,詩、詞、曲的一種體式,其構成是下一句的首字用上一句的末字。各句之間以同字串連在一起,有如珠之聯綴,故稱之為“聯珠格”。曲中的頂真體,如無名氏小令《小桃紅·情》:“斷腸人寄斷腸詞,詞寫心間事,事到頭來不由自。自尋思,思量往日真誠志。志誠是有,有情誰似?似俺那人兒。”
一、用頂真表示邏輯上的先後關係,造成一種一氣貫注、無懈可擊的效果。
二、用頂真的頭尾蟬聯、遞承緊湊優勢表示事物的空間位置或位置的移動,使人一目了然。
三、通過頂真烘托映襯,達到以簡勝繁、以少勝多的效果。
四、借頂真來表示某種因果聯繫,使詩作一環緊扣一環,結構嚴密,具有節奏感。
頂真體(聯珠體)是詩、詞、曲的一種體式。其構成是下一句的首字用上一句的末字,或下一句的開頭部分用上一句的末尾部分。各句之間以同字元串連在一起,有如珠之聯綴。
頂針格與頂針詩的區別在於詩中廣泛地使用頂針格這種句式的方能稱之為頂針詩,偶爾使用頂針格的不能稱之為頂針詩。
1)、一字連環。前一句結尾最後一個字是后一句開頭的一個字。當最後一個字又與首句第一個字相同時,就成為連環體了(見迴環頂真詩)。
2)、兩字連環。與一字連環形式一樣,只是頂針由兩字組成。
3)、多字連環。如果把固定數量的多字連環畫成圖就是鱗迭連環詩、金花連環詩。
4)、句子連環。指用相同一詩句將前後兩首詩段連接起來,叫連環體詩,又叫首尾聯環詩。
5)、交錯連環。這也是多字頂真,但這種連環字數不固定,根據詩詞句的需要,或多或少,交錯進行。如李白《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分別為兩、一、三字連環:“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裡、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羅衣,白雲堪卧君早歸。”
6)、半字連環。這種連環,后一句為前一句最未字的半個字。這種連環如果頭尾並沒有連起來,就可排成實體的由中間順時針或反時針旋讀的正方形或長方形,一般稱為石碑體。
如果頭尾也連起來,這種連環就是迴環體了,也可以以圖案形式而出。可以是頭尾相連的圓形圖案,也可以畫成橢圓形、方形、長方形、菱形。
這種連環原來叫藏頭拆字體,後來因為嵌字格中的嵌頭習慣被人們叫做藏頭了,為了避免混淆,現在把連環的藏頭拆字體稱之為半字連環體了,這種叫法更能體現詩體的特徵。
7)、接字趁韻連環。下句接上句中的頭部或尾部,不斷連環,不斷變韻,多用於兒歌。下句接上句尾部的接字換韻連環例:《北平歌謠老張》“老貓老貓,上頃摘桃。一摘兩筐,送給老張。老張不要,氣提上吊。上吊不死,氣得燒紙。燒紙不著,氣得摔瓢。摔瓢不破,氣得推磨。推磨不轉,氣得做飯。做飯不熟,氣得宰牛。宰牛沒血,氣得打鐵。打鐵沒風,氣得撞鐘。撞鐘。撞鐘不響,氣得老張亂嚷!”
再有一種接字趁韻的連環體是下一句接上一句的首部,再換韻。如《向日癸》:“向日葵,向太陽。臉兒圓,花兒黃。什麼花?油菜花。什麼菜?桂花菜。什麼桂?月中桂。什麼月?天上月。什麼天?艷陽天。什麼艷?葵花艷。什麼葵?向日葵。”
8)、同音異字連環。這種連環比較常見,多見於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