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鎮

漢語詞語

紙鎮,即鎮紙,古代也叫席鎮。拼音是zhǐ zhèn,指壓紙的文具。

詞語簡介


“紙鎮”是“鎮紙”的錯誤用法,各大詞典中並無“紙鎮”的詞條。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紙鎮”一詞,源於對古文的錯誤譯讀。
例如:宋·杜綰《雲林石譜》卷下:“韶州桃花石,出土中,其色粉紅斑斕,稍潤,扣之無聲,可琢器皿,成為紙鎮。”文言文善縮略簡化片語,在此古文中的“紙鎮”並非名詞“鎮紙”的代稱,而是“紙張鎮壓”這一片語的縮寫形式,與已造典立冊的名詞辭彙“鎮紙”有本義上的不同。

釋義


鎮紙的含義:鎮壓紙張之物。
紙鎮的含義:以紙聞名的村鎮。如:陝西涇陽以茯茶文化聞名的鎮叫茯茶鎮。還有以賣香料聞名的港口現在叫做香港。顧名思義,紙鎮亦或解釋為以紙聞名的城鎮。

其他釋義


從漢語片語構成的字理文法上解釋:例如:紙鶴、紙飛機、紙箱等等。那麼“紙鎮”應解釋為:以紙為材料製作的名為“鎮”的東西。這與鎮壓紙張的定義嚴重不符。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傳統工藝品,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東西,應該稱作鎮紙而不能稱之為紙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