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秀麗

原廣州市和平製藥廠包裝工人

向秀麗(1933年5月13日-1959年1月15日),廣東清遠人,出生於廣州市一個貧苦的店員工人家庭,生前為廣州何濟公製藥廠女工,革命烈士、救火英雄。1956年,成為了廣州何濟公製藥廠的年輕女工;1958年10月31日,被批准為中國共產黨的預備黨員。

1958年12月13日,作為領班的向秀麗與羅秀明等幾位工友在進行酒精投料時,滿裝酒精的大瓶瓶底突然斷裂,引起火災。向秀麗地側身卧地,用自己的身軀擋住了烈火的蔓延,但最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於1959年1月15日12時43分逝世,年僅25歲。

2019年9月25日,向秀麗獲“最美奮鬥者”個人稱號。

人物生平


1933年5月13日,出生於廣州市一個貧苦的店員工人家庭。
1938年,廣州淪陷前夕,隨家人逃難到了肇慶。
1943年,因生活所迫,被送給地主家做“養女”。向秀麗每天起早摸黑,做佃工、放牛,還要挑水、煮飯,而且常常遭受地主婆的毒打。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隨家人回到廣州。
1948年,進入廣州和平製藥廠當臨時工。
1952年,廣州市荔灣區黨委派工作組進廠,發動工人,準備建立工會,向秀麗第一個提出入會要求。解放初期,她才十六歲。黨派出工作隊到她做工的私營和平製藥廠做群眾工作。經過工作隊的啟發、教育,她開始懂得了剝削制度是窮人受苦受罪的根源,認識到共產黨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於是,她在廠里第一個申請參加了工會。
1952年,她被選為和平藥廠的工會組織委員和基層工會女工委員。她在工會組織的幫助、鼓勵下,提高了工作信心,在“五反”運動中積極參加鬥爭。“五反”后,不法資本家消極對待生產,工廠原料缺乏,工人生活受到威脅,開展工作有困難,向秀麗這時曾有過消極想法,但在黨和工會組織的幫助下,她大膽地向群眾揭發不法資本家的陰謀,同職工一起設法開展增產節約運動,使工廠生產恢復正常。
1954年9月,參加了中區工會第二期幹部訓練班的學習,成為了一名工會幹部;9月,參加了青年團。
1956年,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中,向秀麗被選為和平藥廠合營工作委員會的委員。公私合營后,和平藥廠併入何濟公藥廠,向秀麗在何濟公藥廠當了一名包裝工。
1958年10月31日,被批准為中國共產黨的預備黨員。
1959年1月15日,向秀麗因傷勢過重逝世,年僅25歲。

個人生活


人物語錄

在工會工作的時間裡,向秀麗任勞任怨,她經常說“革命工作需要我們幹什麼就應該幹什麼。”她在廠里是計件工,擔任工會幹部后,常要佔用生產時間做工會工作,因此每月工資由四十多元降為二十多元,當上級工會決定設法照顧她,她卻坦然地說:“工會工作是為大家的,困難再多也得做好,我的工資雖然減少了,但總比解放前好多了。” 
住院治療期間,向秀麗以超乎想象的意志力忍受著傷痛的摧殘。護理過她的醫生、護士都由衷地感嘆:“這是一個多麼頑強的人啊!”每次除腐肉、植皮、輸血、注射,她都痛得直淌淚水,但都咬牙忍住了。實在受不了,只叫醫護人員打開留聲機,讓歌聲淹沒自己微弱的呻吟。一個晚上,向秀麗的創傷正發生劇痛,向秀麗的外科醫生鄺宇同便和她談起了上海鋼鐵工人丘財康同嚴重燒傷作鬥爭的事迹,希望可以鼓勵她,她聽了感動地說:“我要向丘財康同志學習。”鄺宇同說:“我也要向他學習,同時要向你學習!” 
1959年1月15日,向秀麗逝世,在向秀麗停止呼吸的前一刻,她依舊在用微弱的聲音叮囑自己的丈夫“要依靠黨……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

家庭成員

丈夫:崔俊錫,火車司機 
兒子:崔定邦

獲得榮譽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
1958年10月先進工作者
2009年9月10日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019年9月25日最美奮鬥者

人物評價


《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紛紛報道向秀麗的感人事迹。當時的中央首長和省、市領導林伯渠、董必武、陳毅、郭沫若和陶鑄、朱光、王德、區夢覺等為向秀麗寫詩題詞。
林伯渠:“磊落光明向秀麗,扶危定傾爭毫釐;一身正比泰山重,風格如斯世所師。”向秀麗捨身救火的事迹,持續被引用及傳揚,例如跳橡皮筋時的歌謠,“向秀麗,頂呱呱,雄雄烈火也不怕,英勇犧牲為國家。”京韻大鼓曲目“黨的好女兒向秀麗”。
共產主義戰士雷鋒:“我決心永遠學習向秀麗同志堅定的階級立場,敢於鬥爭的精神;學習她耐心幫助同志、處處為集體謀利益的精神;學習她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學習她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學習她愛護國家財產勝過愛護自己生命的精神;學習她在緊急關頭,挺身而出,英勇犧牲的精神……”
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烈物燃燒勢甚危,縱身撲火不猶疑。謹防爆炸將旁及,忍受燔包強自持。風格在於維大局,精誠所到樹紅旗。重傷百葯都無效,忘我儀型永世垂!”
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郭沫若:“你全身都化為了光,你是英勇的獻身精神的形象,酒精哪能夠毀滅你啊,而是使你永生在人們心上。”
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向秀麗同志的崇高品質值得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

人物事件


1958年12月13日晚,向秀麗和另外兩名年輕女工羅秀明、蔡秋梅在藥廠4樓化工車間加班製造化學藥劑“甲基硫氧嘧啶”。當時,羅秀明從倉庫里領來50斤裝的無水酒精,往地上放時,瓶底意外破裂,流在地上的大量酒精,一接觸到煤爐的熱氣,酒精剎那間燃燒起來,車間內頓時變成了一片火海。更可怕的是,7桶60公斤重、用煤油浸著的金屬鈉就放在離酒精傾瀉處不到4米的地方,金屬鈉遇水或高溫便會立即爆炸。到時不僅整個工廠將毀於一旦,還會殃及附近的商鋪、居民、學校。
向秀麗來不及為自己考慮什麼,她拚命地用帽子、圍裙撥酒精,阻止火勢蔓延。大火燒毀了她的帽子、圍裙,向秀麗想都不想,直接伸出雙手阻擋酒精流向金屬鈉。她瞬間被大火包圍住了,她的雙手都被燒焦了,看著幾乎變成火人的向秀麗,蔡秋梅失聲驚叫:“阿麗,你身上著火了,快走吧!”她急忙衝到向秀麗身邊,要為她撲滅身上的火。向秀麗一把推開她,大聲說:“別管我,快去叫人救火!”火流仍在迅速躥動,金屬鈉已經冒起了白煙。向秀麗拼盡全身勇氣和力量猛地撲在地上,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來勢兇猛的火流。大火最終被聞聲趕來的工人撲滅了,但向秀麗的下半身卻被嚴重燒傷,雙腿僵直無法彎曲,膝蓋幾乎可以看見骨頭。
被送到醫院后,向秀麗整整昏迷了三天三夜,一直處在生命垂危的邊緣。檢查結果顯示她全身燒傷面積達67.25%,其中二、三度傷佔64.75%。她清醒后看到黨支部書記,第一句話就問:“金屬鈉有沒有爆炸?工廠有沒有受到損失?”她的媽媽去探望她時,她輕聲安慰媽媽說:“沒有燒到工廠,我就安心了。” 
經過33天的全力搶救,1959年1月15日,向秀麗因傷勢過重去世。

後世紀念


追悼大會

1959年1月18日,中共廣州市中區委員會為她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廣州市人民政府同年追認向秀麗為革命烈士。《人民日報》等各大報紙紛紛報道向秀麗的感人事迹。時任中央首長和省、市領導林伯渠、董必武、陳毅、郭沫若和陶鑄等紛紛為向秀麗寫詩題詞。
紀念作品
● 《向秀麗》連環畫
向秀麗的事迹經報道后,全國迅速掀起了一股向英雄學習的熱潮。在這種情況下,廣州美院等部門對向秀麗的英雄事迹進行編繪,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於1959年3月出版《向秀麗》連環畫,以表達對烈士的敬意。隨後,全國各地先後有多家出版社將向秀麗的英雄事迹改編成連環畫。這些作品充分利用連環畫的特點,很好地詮釋了向秀麗光榮的一生。

紀念場所

● 向秀麗紀念館
向秀麗逝世后,安葬在廣州市銀河烈士陵園。廣州市銀河烈士陵園建有向秀麗紀念館,旁設有一幅油畫:火海深處,向秀麗拼儘力氣向烈火撲去,用身體堵住了來勢兇猛的火流。
● 秀麗樓
向秀麗像
向秀麗像
1982年8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將下九路何濟公藥廠的樓宇命名為“秀麗樓”,並把當時化工車間所在的上九路、下九路一帶命名為“秀麗街”。讓她的高尚精神世代相傳。

紀念活動

2019年4月1日,廣州以祭奠先烈、舉辦展覽、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舉行紀念向秀麗烈士犧牲60周年系列活動,其中,紀念向秀麗烈士犧牲60周年圖片展正式啟動,以大量圖文資料,重點展示向秀麗烈士生平事迹及社會各界傳承弘揚向秀麗精神。祭奠向秀麗烈士儀式在廣州銀河烈士陵園舉行,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市民政局、市國資委、市總工會、團市委等參加人員向烈士默哀,向秀麗烈士家屬及各單位分別向向秀麗烈士塑像敬獻了花籃。
2021年4月2日,廣葯集團在廣州市銀河烈士陵園以“緬懷英雄、銘記黨史、百年黨建、星耀廣葯”為主題,舉行紀念向秀麗烈士犧牲62周年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