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潮

1962年由蔡楚生、王為一執導電影

《南海潮》是蔡楚生王為一執導的革命題材劇情片,由吳文華、張錚主演,蔡楚生、陳殘雲、王為一擔任編劇。

該片講述解放前,南海漁民長年受漁霸、反動派、日本侵略者的殘酷壓迫、剝削、殘殺,在共產黨游擊隊幫助下,他們走上了翻身求解放的鬥爭道路的故事。

已於1962年上映。

劇情簡介


1937年,南灣漁鄉少女阿彩與青年金喜在海灘共同勞動。他們自幼兩小無猜,但漁霸高仁利垂涎阿彩美色,欲強佔阿彩為妾。阿彩得知此事,非常氣憤。二人在老赤衛隊員張伯的鼓勵下,勇氣倍增,不顧高仁利的威脅在出海的漁船上成婚。高仁利十分惱怒,企圖借海匪王大炮之手殺 害阿彩和金喜。張伯及時發動群眾與之鬥爭,高的陰謀流產。抗戰全面爆發,華南告急,張伯組織游擊隊去前方作戰,高仁利竟搬來國民黨軍隊威逼漁民出海捕魚。
劇照
劇照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阿彩吳文華
金喜張錚
金水高紘
張伯蔣銳
高仁利陳天縱
高子端譚儀元
小喜石小滿
貓仔石小滿
老鄭王弦
何貴呂松林
金水妻羅玲
老廖王鋂
王大炮姚現五
子端妻方麗麗
班長鄭洪
警察張悅楷
參加演出者張錚、簡瑞超、剛曉光、關鵬、孫阿甦、王蕊、王崗、張汝郊、劉鬥鬥

角色介紹


  • 阿彩

    阿彩

    演員吳文華

    漂亮倔強的農家姑娘,她與漁民金喜兩小無猜真誠相愛,觸犯了“水上人”“岸上人”不通婚的習俗,遭到父親的責罵和阻撓,漁霸地主高仁利父子藉此進行威逼欺壓。她背負著生活的苦難,遭受著階級的剝削和壓迫,卻從不軟弱屈從,而是大膽地追求愛情。

  • 金喜 

    金喜

    演員張錚

    體魄健壯、善良樸實的青年漁民。從八九歲開就跟著父親老鄭、哥哥金水在海上拉網捕魚。在海上冒著死亡的威脅,在陸地上則受到漁霸、地痞、國民黨兵的掠奪壓迫。他與阿彩兩情相悅,卻高家所代表的封建勢力所不容,他痛苦地借酒澆愁,酒後幻想用賭博贏錢還債。在張伯的啟發下,他才覺悟到要與壓迫者做堅決的鬥爭。

  • 張伯

    張伯

    演員蔣銳

    共產黨員,大革命失敗后,撤退到南灣,以小鐵鋪作掩護,從事地下鬥爭。詼諧、風趣、平易近人。他擅於與敵人周旋,工作作風踏實,因勢利導進行艱苦細緻的發動群眾的工作,不屈不撓地撒播革命種子,啟發引導沿海漁民、農民逐步覺醒,起來鬥爭和走向勝利。

  • 高仁利

    高仁利

    演員陳天縱

    南灣的地主、漁霸,陰險狠毒。無論是“岸上人”還是“水上人”都受到他的盤剝壓榨,他利用封建陋習刻意間離農民與漁民的關係,分而治之。他不但與日寇、海匪勾結,還利用國民黨軍隊威逼漁民冒險出海捕魚,令金喜一家被日寇劫掠,家破人亡。

  • 高子端

    高子端

    演員譚儀元

    高仁利的兒子,小時候就傲慢霸道,不許阿彩、金喜玩“岸上人嫁水上人”的“拜堂成親”遊戲。長大後到日本讀士官學校,畢業回國后,“七七事變”爆發,他自以為時機已至,決定到廣州拉關係。

  • 貓仔 

    貓仔

    演員石小滿

    金喜的小侄兒,從小生長在船上,十分的聰明可愛,因為喜歡一隻小貓,所以被大家叫做“貓仔”,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七七事變”后,他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

  • 老廖演員

    老廖演員

    演員王鋂

    阿彩的父親,又倔又糊塗,一方面聽天由命地忍受著漁霸的殘酷剝削,另一方面又受著“水上比岸上低一等”的封建思想束縛,不許女兒也金喜相好。直到被高家逼得走投無路,他才後悔沒有參加農會。最終在張伯影響下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職員表


導演蔡楚生、王為一
編劇蔡楚生、王為一、陳殘雲
攝影李生偉

音樂原聲


曲名作詞作曲
《南海潮》蔡楚生
原曲:何柳堂
改曲:黃錦培、陸仲任 
《海上初升的太陽》蔡楚生陸仲任 
《鹹水歌》--
《月兒彎彎》--
《漁歌》 --

幕後製作


幕後花絮

由於該片是珠影的重點拍攝影片,所以製片廠向電影局申請用進口彩色膠片,但蔡楚生從再現舊時代苦難出發考慮,再加上當時城鎮、鄉村放映條件有限,建議仍拍成黑白片。
在該片外景選擇、造型設計上,蔡楚生均實地勘察,親自指點。一些舊社會的特殊道具、服裝,甚至小飾物都由他畫出圖樣來置辦。
1960年,該片籌拍工作就緒后,蔡楚生返回北京工作,由王為一負責現場拍攝,但蔡楚生心繫拍攝,除了直接來廣東過問外,更通過打長途電話、拍加急電報等方式與攝製組保持密切聯繫,關注拍攝進程。據統計,其間僅來往電報就達一百多封。
劇照
劇照
在1964年籌辦的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評選中,該片在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美工等七個獎項中名列前茅。但由於文藝界整風,該屆百花獎夭折,獲獎結果未能對外公布。

創作背景

抗日戰爭期間,蔡楚生在香港籌拍一系列抗戰影片后,曾深入到一個叫“香港仔”的漁灣,了解到漁民們被日寇屠殺的事情,遂萌生將“岸上人與水上人之對立,新教育與舊教育之不能不並存”“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之衝突,侵略者與被侵略者之鬥爭”併入一劇的想法,創作了劇本《南海風雲》。但剛寫成初稿,即遇香港淪陷,在撤離前他將手稿埋在住處地下。1948年冬,蔡楚生在中共安排下到香港組建南國公司,從事進步電影活動。他挖出過去埋的劇本,打算修改後拍成電影。因紙張受潮,筆跡模糊不清,他用放大鏡勾畫描恢復。但由於全國解放,他很快便奉命北上參加“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行前將劇本交給陳殘雲,請其改為粵語,並準備請沈浮到港導演。此事因南國公司結束而擱置。建國后,蔡楚生公務繁忙,但心裡一直牽掛著將《南海風雲》搬上銀幕的事,曾想請鄭君里執導,亦未成功。1956年,其作品《一江春水向東流》重新上映,國內外觀眾、同行紛紛致信希望他再出新作品。於是,蔡楚生決心重新投入創作,計劃將兩部以前寫的作品拍成電影,其中之一就是《南海風雲》。適逢文化部重建珠影廠,珠影希望蔡楚生能支持家鄉的電影事業,為其拍一部有地方特色又有重大意義的影片。蔡楚生便將《南海風雲》交付珠影拍攝並親自重執導筒。

劇本改編

1958年,蔡楚生請創作假,到廣州正式投入影片創作。他考慮到原先的劇本所描寫的內容,不能概括漁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經歷的幾十年鬥爭生活,需要重新補充劇情,請陳殘雲加入劇本修改工作,請王為一擔任現場執導。他還將片名改為《南海潮》,寓意革命始不斷湧起的大潮。
為了更多了解漁民的生活,充實創作素材,蔡楚生率領主創人員深入漁鄉體驗生活,輾轉海豐、汕尾、香洲、唐家灣等地搜集素材。翻身得解放的老漁民講述的鬥爭故事讓他振奮。他向一些老漁民請教如何能讓年輕人更熱愛社會主義,老漁民說知道舊社會的苦才能知道新社會的甜,受此啟發,蔡楚生決定影片採用回敘結構,將新舊社會進行對比。

演員選擇

在選擇演員時,蔡楚生堅持從角色形象氣質所要求的純真、樸實特徵出發,確定上海紡織女工出身的珠影演員劇團學員吳文華扮演女主角阿彩。在該片男主角選擇上,蔡楚生、王為一頗費苦心,他們在各電影廠都未尋找到符合要求的人選。蔡楚生、王為一在觀看一部香港影片時,發現片中的男演員的外形、氣質很符合金喜形象的要求。二人通過組織關係,尋找到出品那部影片的長城影業公司,然後請片中的男演員張錚到劇組報到。
劇照
劇照
分集重拍
《南海潮》初步拍攝完成後,王為一將14大本樣片送至北京,蔡楚生邀周揚來觀看。周揚認為影片內容豐富,但片子長度有限,導致戲的節奏急促,演員感情發揮不夠舒展,建議分成上下兩集。這一意見為蔡楚生接受,珠影決定將影片改拍為上下兩集。
1960年底,蔡楚生前往廣州,親自主持修改拍攝,制定分集方案、修改劇本、實施補拍、剪輯配音。直至一年半後上集拍竣才返回北京。
蔡將原來拍好的影片分為上下兩部分,原先作為結尾的地下黨老馬被金喜救起,大家投奔游擊隊,調至下集作為開端,上集尾聲重新設計為金家漁船被日軍燒殺殆盡,在大海上漂泊的金水、阿彩遇張伯援助得以逃生。為豐富內容,他利用去文昌、三亞選拍外景的機會,進行了補充採訪,尋訪東江縱隊老戰士,將人物、情節進行延伸擴充,把金水的兒子海仔改名為貓仔,並給這個角色加重了戲份。他還為上下集設置了標題,分別為“漁鄉兒女鬥爭史”與“天涯海角恩仇記”。
下集之憾
1963年初,《南海潮》上集“漁鄉兒女鬥爭史”在廣州首映,僅一個半月觀眾人次就超過百萬。按照蔡楚生的設想,該片的下集要進一步描寫阿彩、金喜、金水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經受的鍛煉和考驗。然而,1964年初,蔡楚生準備完成下集拍攝之時,文藝界開始整風,他回北京接受批判,《南海潮》被指“有小市民藝術趣味”,他被迫做檢查,還製作了刪減上集的方案,影片由13本改為12本,刪除的109個鏡頭中多為抒情戲。而《南海潮》下集的拍攝也隨之取消。“文革”中,《南海潮》被禁映,“文革”結束后,王為一把原《南海潮》的後半部稍加整理,同上集一起作為一部影片上映。

作品評價


該片中老鄭一家的悲歡離合,金喜和阿彩愛情上的幾番波折,看起來是寫個人命運,實則卻成為時代動亂、階級矛盾的反映。影片把一個家庭的遭遇與時代緊密結合起來,情節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變幻、曲折,富於懸念,緊緊地抓住了觀眾的心。
劇照
劇照
在該片中,既不乏嚴肅的正劇場面,也不乏喜劇的抒情的乃至緊張的驚險戰鬥場面。阿彩與金喜的愛情描寫,貓仔的喜劇動作,與敵人搏鬥的驚險場面,這些看來互不相同的藝術表現手法有機地融匯在一起,並不使人感到不協調,相反卻給觀眾在藝術上以很大的滿足。從布局看來,該片具有“有頭有尾,層次分明”的民族傳統藝術特點。在鏡頭運用和蒙太奇組接方面,作者也盡量避免使用不易為觀眾接受的手法,使觀眾看得真切。但是,該片不是完美無缺的,某些人物性格不夠豐滿,比如張伯並沒有被很好地組織到金喜與高仁利等人的戲劇糾葛中,顯得缺乏動作。反面人物高仁利父子對於漁民的壓迫顯得比較表面化。影片中的有些情節比較散亂,未能有機地形成戲劇糾葛,有些戰鬥場景在真實性上注意得不夠。(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原副教授白景晟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