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馬溪村的結果 展開

馬溪村

廣州市花都區新華鎮下轄村

馬溪村位於廣州市花都區新華鎮西南7公里處,屬新華鎮。以自然村的名字命名。民國期間為馬溪鄉,1954年為馬溪農業合作社,1957年為馬溪大隊,1983年為馬溪鄉,1985年改今名。面積6.50平方公里,人口2607人。耕地1528畝,以種植水稻、柑橙為主,還飼養家禽和塘魚。民居多為青磚結構,部分是泥磚結構,建築年代多為清末民初。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馬溪村位於新華街西部,距街道辦事處8公里,轄區面積6.5平方公里,下轄15個村民小組。與朱村村、岐山村、樂同村、大布村、官溪村、九潭村、紅棉社區、雅寶社區、荔紅社區、花港社區、錦城社區、學府社區相鄰。

經濟


馬溪村村辦工企業有毛巾廠、漂染廠和磚廠等。

文化


歷代名人

清朝曾任花縣縣長林子明、海關關稅爺林子和、國民黨十九陸軍團長林卓思、廣州郊區農會主席林寶宸、國民黨163師師長林輝年、台灣國民黨軍長林壽年、旅長林旺。

西河古村的傳說

西河古村,位於新華街馬溪村,於南宋年間從福建徒居今之花都。民居多為青磚結構,部分泥磚結構,建築年代多為清末民初。林氏宗祠,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為村民捐資所建。乾隆十四年(1749年),宗祠傾壞,復行重建。同治九年重(1870年)重修。宗祠所建之地被稱為“龍噃吉地”,相傳,為免日後惹事,招徠不腆,建祠時著意蓋低前檐,要見“林氏宗祠”四字,需移步距台階七米處,方可。這是就是“遠望不可,近看方可”的傳說。“日要兩餐,夜求一宿”,這就是當時的人所想要的。看名字,就知道在當時是做什麼的,但現在是一個民居。問門口的阿姨,這房子以前是否用於讀書的地方,有沒什麼歷史典故,阿姨說:不知道,沒聽說過,可能老一輩的人才知道。

社會


公共設施

村委會利用地理因素髮展村級集體經濟,藉助花都區汽車城的發展,大力引入外資投入,把自留用地搞好,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響應上級的號召,努力搞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村容村貌進行改造,建設村級後山公園,為村民建設良好的居住環境。設有小學、衛生所各1間,老人活動場所2處。

旅遊


馬溪村附近有圓玄道觀、花都芙蓉旅遊度假區、石頭記礦物園、九龍湖旅遊度假區、王子山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有炭步檳榔香芋、“盤龍”農家菜、走地雞、松子魚、瑞嶺盆景等特產。

獲得榮譽

2019年9月24日,馬溪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