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立枯病

油菜立枯病

油菜立枯病又稱紋枯病,是油菜上常見病害,全國各種植區普遍發生,嚴重影響油菜產量。

為害癥狀


油菜立枯病
油菜立枯病
葉柄染病近地面處有凹陷斑,濕度大時病斑上生淺褐色蛛絲狀菌絲。莖基部染病初生黃色小斑,漸成淺褐色水漬狀,后變為灰黑色凹陷斑,有的侵染莖部。,並形成大量菌核。

病原形態特徵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稱立枯絲核菌AG2—1和AG—4菌絲融合群,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該菌不產生孢子,主要以菌絲體傳播和繁殖。初生菌絲無色,後為黃褐色,具隔,粗8~12μm,分枝基部縊縮,老菌絲常呈一連串桶形細胞。菌核近球形或無定形,0.1~0.5mm,無色或淺褐至黑褐色。擔孢子近圓形,大小6~9×5~7(μm)。有性態為Thanatephorus cucumems(Frank)Donk.稱瓜亡革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核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休眠越冬。翌年地溫高於10℃開始萌發,進入腐生階段,油菜播種后遇有適宜發病條件,病菌從根部的氣孔、傷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發病。后病部長出菌絲繼續向四周擴展。也有的形成子實體,產生擔孢子在夜間飛散,落到植株葉片上以後,產生病斑。此外該病還可通過雨水、灌溉水、肥料或種子傳播蔓延。土溫11~30℃、土壤濕度20%~60%均可侵染。高溫、連陰雨天多、光照不足、幼苗抗性差易染病。

防治方法


一、農業防治
1.實行輪作,避免重作。油菜植播地盡量做到不連續兩年重播,避開十字花科作物重茬。
2.選擇無病田育苗,減少根腐病初侵染途徑。因地制宜確定適宜播種期,不宜過早播種。
3.要及時翻耕曬壟,整畦挖溝,施用腐熟的農肥。精細整地,清溝瀝水。對於低洼易積水的田塊,應採用高畦深溝栽培。
4.合理密植,適時間苗,去除病弱苗,增強苗床透光通風性,降低植株間濕度,培育壯苗。
二、藥劑防治
1.苗床整畦時,用70%敵克松WP 15千克/hm2,對干細土450千克,拌勻成藥土,播種前撒施畦內。
2.發病初期噴70%敵克松WP 1 0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WP 600-700倍液,或50%多菌靈WP800-1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EC1200倍液。重病田隔7天噴1次,連續2-3次。

地理分佈


70年代末,我國山東、河南芥菜型油菜發生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