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組織
社會組織
徠社會組織是公共關係的主體,它是公共關係的三大構成要素。公共關係學所稱的“社會組織”是狹義的。它是人們為了有效地達到特定目標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系統建立起來的共同活動集體。它有清楚的界限、明確的目標,內部實行明確的分工並確立了旨在協調成員活動的正式關係結構,比如,政黨、政府、企業、商店、工廠、公司、學校、醫院等。
2021年2月9日消息,民政部日前啟用新版“中國社會組織政務服務平台”,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平台顯示,截至目前,各級民政部門共登記社會組織超過90萬個,其中全國性社會組織2292個。
社會組織的產生,其動力來源於功能群體的出現,以及群體正式化的趨勢。在社會的演進過程中,一方面,功能性群體自然演化成了正規的社會組織;另一方面,一些社會群體的正式化,也造就了組織的形式。有學者認為,組織可以通過社會功能的專門化、社會動員和社會暴力三種原因而形成。現代人類社會的組織同樣具有上述的特點,各有不同。像各種跨國公司是功能群體演化成的組織,而軍隊則一直是戰鬥群體正式化的產物。那種認為社會組織只能通過社會分工來產生的觀點是片面的。
社會組織
其他動物目前絕大多數社會組織情況都與人類社會早期相似,而蜜蜂螞蟻等膜翅目昆蟲則形成了分工明確的社會組織——成蟲分為繁殖蜂繁殖蟻、工蜂工蟻和兵蟻,而卵、幼蟲則不存在社會組織,但其性別和發育情況則共同決定了它們羽化以後加入哪個社會組織——雄性只能是繁殖蜂繁殖蟻,雌性則可以是三種社會組織中任何一種的成員。
社會組織
②一定數量的固定成員。社會組織是由至少兩個個體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組成的系統。組織成員是相對固定的,成員明確地意識到自己屬於某一組織;社會組織如無固定的成員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實體基礎,進入或退出一個組織必須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特別是組織成員資格的取得一般都要經過組織的考核與審查。
③制度化的組織結構。為了實現特定的目標並提高活動效益,一般都具有根據功能和分工而制度化的職位分層與部門分工結構。只有通過不同職位的權力結構體系,協調各個職能部門或個體的活動,才能順利開展組織活動並達到組織目標。
④普遍化的行動規範。它一般是以章程的形式出現,並作為組織成員進行活動的依據。組織的行動規範是每個成員必須遵守的,它通過輔助的獎懲制度制約組織成員的活動,以維護組織活動的統一性。
⑤社會組織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就每一個社會組織來說,它不僅自身要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成員、信息的交換,而且還根據與其他組織的關係,組成不同的組織體系,在更大的範圍內和更高的水平上與外界環境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換。一個組織如果絕對的自我封閉,組織的生命也就停止了。社會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工廠、機關、醫院、學校、商店等都是社會組織的具體形式及一種群體。
社會組織
規範是指穩定的規則與規章制度,它是社會運行的基礎,是社會關係及其功能價值的具體表現。它要求個體或團體應如何思考、感覺與信仰,在各種情況與關係當中應如何行動。規範的目的是使社會生活中的互動行為標準化。
地位是指個體或團系在社會關係空間中所處的位置。現代社會中,個體之間的互動基本上是地位之間的互動,社會組織的互動也是經由地位而建立的。社會地位包括歸屬地位和成就地位兩種形式,其中後者處主要位置。
角色是指按照一定社會規範表現的特定社會地位的行為模式。角色是地位的動態表現,地位則是角色的靜態描述。社會組織就是由一組互相依存、相互聯繫的角色構成的。
權威是指一種合法化的權力,是維持組織運行的必要手段,它使成員在組織內受到約束和限制。
任何一個社會組織要實現其特定目的和功能,都必須執行必要的職能,比如人類社會的市場營銷、生產運作、財務會計、人力資源利用和開發、技術研究與開發等,其中,市場營銷、生產運作、財務會計是社會組織的三項基本職能。
市場營銷是指對於現狀未滿足的需要和慾望,估計和確定需求量大小,選擇和決定企業能最好地為其服務的目標市場,並決定適當的產品、服務和計劃(或方案),以便為目標市場服務。通過市場營銷,可以引導新的需求,獲得產品和服務的訂單。
生產運作就是根據市場營銷的結果,按數量、質量、交貨期的要求,為顧客創造產品和提供服務。
財務會計就是根據市場營銷和生產運作的需要,籌措資金併合理地運用資金,支付賬單,收取貸款。同時跟蹤組織的運作狀況,對發生的各項收入、支出進行記錄、核算,對組織的業績進行經濟分析與評價。
其他動物社會組織的職能通常為捕食、撫育後代、保衛家園等。
社會組織
由於公共關係研究的是組織形象塑造問題,因此,對組織進行分類將有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公共關係。社會組織的存在紛繁複雜、形式各異,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對其進行不同的分類。但鑒於組織類型對公共關係行為影響較大的因素主要是營利和競爭,我們這裡主要根據組織是否營利和是否具有競爭性為標準,將組織分為四類,即競爭性營利組織、競爭性非營利組織、獨佔性營利組織和獨佔性非營利組織。
1.競爭性營利組織。這類組織一般包括生產型組織、商業組織、服務型組織等,它們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爭取顧客,一般都會比較主動地爭取公眾的支持,樹立良好的組織形象,但比較容易偏重與市場活動直接相關的公眾,其公關行為的營利性較為明顯。
2.徠競爭性非營利組織。這類組織一般包括各類專業學術團體等,它們沒有營利動機,但由於需要在競爭中贏得輿論的理解和公眾的支持,因此,也十分重視公共關係,會儘可能廣泛地去建立和發展自己的公眾關係。
3.獨佔性營利組織。這類組織是指在市場競爭中居獨佔性地位的組織。由於其產品或服務具有獨佔性,其他組織無法與其競爭,這類組織很容易產生違背公眾利益的行為,從而使自己陷入不利輿論的困境。我國改革開放發展到今天,這類組織不多。
4.獨佔性非營利性組織。這類組織主要包括國家機關和軍隊等。由於利益驅動及壓力競爭的缺乏,這類組織往往容易忽略自己的公眾,甚至脫離公眾,公關意識比較薄弱,公關行為相對滯后。
社會組織的功能在現代社會裡,人類的經濟、政治和社會需要,大部分是通過社會組織來滿足的。人們無論從生理上還是智力上都無法以個人的形式滿足自己的需要,只能以群體的形式來加強滿足需要的能力。建立在社會分工基礎上的專業化組織,將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聚合在一起,以特定的目標和明確的規範協調人的活動和能力,從而更有效地滿足人們的多種需要。大小不同、功能各異的社會組織構成了現代社會的主要基礎。關於組織的知識和研究,已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綜合性學科,即組織社會學。
補充
社會組織:指各種類型的社會群體,它包括政治組織、經濟組織(企業)、文化組織、軍事組織、宗教組織等。
社會組織
組織內部各職能部門、各組織成員儘管都要服從組織的統一要求,但是,由於他們各自的目標、需要、利益等方面得以實現或滿足的程度和方式存在著事實上的差異性,因此,組織成員之間或組織的各職能部門之間必然存在一些矛盾和衝突。這就需要組織充分發揮協調功能,調節和化解各種衝突和矛盾以保持組織成員的密切合作,這是組織目標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
3、維護利益的功能
社會組織是基於一定的利益需要而產生的,不同的組織是個體利益分化的結果。組織利益與個體利益息息相關,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維護利益功能的有效發揮能充分調動組織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組織的凝聚力,增強組織成員的向心力,從而順利高效地實現組織目標。
4、實現目標的功能
組織目標的實現要依靠組織成員的統一力量,而這種統一力量的形成,需要組織整合和協調功能的有效發揮作為基礎,以利益功能為動力,從而才能使組織達標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各種社會組織都是社會大系統的一個分子,因此,達標功能就既包括實現組織自身目標,同時也包括實現社會大目標這兩個任務。當然,以上述及的四種功能並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作為一個系統發揮其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組織功能的正常發揮,要以健全的組織構成要素為基礎。因此,加強組織自身建設,是充分發揮組織功能的基本前提。
社會組織
部門為人類特有,是組織內部以組織目標為導向、以組織規範為前提、以組織內部分工為依據,由若干個相關的職位聯結形成的穩固組合,它通常表現為一種組織機構。部門使職位間的互動關係經常化、制度化。
從組織管理學的角度來看,社會組織的正式結構大致可劃分為直線型、職能型、網路型三種,一般只對人類的社會組織劃分類型。(1)直線型組織結構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組織結構,整個組織結構形成為一個直線式等級序列,每一層下級都必須接受上級的直接領導,上下屬關係簡單而直接,實行一長制領導體制,因而對領導的管理能力要求很高,一般只適應規模較小的組織結構,如部隊中的營以下單位。這一模式的主要特點在於集中領導。組織成員只隸屬於一個上級,這種直接領導和直接負責的模式,保證了集中領導和統一指揮。(2)職能型組織結構是在較大的組織內,把相關的職位集中起來,建立一個職能部門,把整個管理內容劃分為若干個職能部門,由這些職能部門對組織進行具體管理的一種組織結構。這一模式的主要特點在於分工負責。由於各個職能部門的設置,相關的職位和部門得以科學組合,使最高權力分散下放到各職能部門,形成了分工負責的局面,提高了組織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程度。(3)網路型組織結構是為了避免直線型和職能型結構的缺陷而建立起來的,它力圖避免直線型結構和職能型結構在信息溝通和組織指揮上的局限性,在組織中建立一種縱橫交錯立體溝通的組織結構。這一模式的主要特點在於系統協調。通過以統一的組織總目標為參照系,制定各相對獨立的分目標,並開展活動,以確保整個組織能夠圍繞總目標協調有效的運行。
社會組織的非正式結構是指組織內部成員間自發形成的各種非正式群體及其相互關係。從非正式結構的形成來看,一是在血緣關係、地緣關係或故舊關係基礎上形成的,也可能是因為共同的興趣而形成的。另一種是在正式的工作關係中衍生出來的,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性的聯繫可能會加深相互之間的了解,並在此基礎上產生感情溝通進而形成非正式關係,在這裡,非正式關係可能會與正式的工作關係結為一體,在這種情況下,當事個體之間處理工作問題時有可能會採取超出正式規定的方式。
非正式結構在一定條件下對正式結構起著一定的補充作用,換言之,它對正式結構有著正向功能。表現為:第一,能緩衝正式結構所帶來的壓力;第二,能提供正式結構以外的豐富的控制和溝通形式;第三,能夠成為推動組織改革,維護組織成員合理利益的有效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非正式結構也有一些負向功能。特別是當組織中的非正式結構與組織的正式目標相互抵觸時,這種消極作用就展現的越明顯。這種負向功能表現為:第一,非正式結構的過份整合往往會削弱組織權威系統的有效性,影響組織目標的實現。第二,有意利用非正式結構拉幫結夥,分裂組織,謀取個體和小團體利益的行為會造成組織精力內耗。第三,以非正式結構代替正式結構,工作程序發生混亂,會破壞組織的正常運行。第四,過多的非正式溝通聯絡容易導致機密漏泄、謠言四起,造成人心渙散。
非正式結構的發現提醒人們:社會組織並不是人們憑意願設計而成的理性的結構,它是一個複雜的社會。所以作為組織的管理者,要善於揚長避短,既要善於調動非正式結構的積極因素,又要制止一切消極的阻礙組織目標實現的非正式結構因素的增長,遏制腐敗現象,以造成良好的組織氛圍。
社會組織既是動物自身的一種人群聚合體,又是動物所創造的一種物質工具。任何一種組織都有其特定的組織目標。所謂組織目標是指組織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要爭取實現的目的和結果,或者說是組織通過自身的努力去追求的某種事實事未來狀態。組織目標是組織的靈魂,是組織開展活動的依據和動力,它代表著一個組織的未來和發展方向。
組織目標對於組織的存在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組織目標是組織存在的根據。(2)組織目標是確定組織活動路線的根據和基礎。(3)組織目標是衡量組織活動的效果和效率的最終標準。
組織目標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和類型。現代社會組織的組織目標往往表現為一個複雜的目標體系,包括總目標、階段目標、部門目標三個層次。(1)總目標,表明組織的總體使命,作為組織行為的總體規範而對組織活動起著動力和導航作用。一方面,它是對組織的長遠未來的一種預期。另一方面,它還要為組織指明方向,對組織起導航作用。(2)階段目標,應具有可行性和連續性。所謂可行性,是指階段目標的制定必須以客觀分析和科學預測為依據,並且切實可行。所謂連續性,指階段目標之間相互銜接,層層遞進,使組織不斷接近和最終實現組織總目標。(3)部門目標,一定要具體實在,切實可行。為此,部門目標的內容和要求,完成的時間和條件,由誰來承擔完成等等,都要制定得具體詳細。
1、組織運行及其一般過程
社會組織並不是組織成員及物資設備的簡單集合和組合,它是組織成員為了實現同一目標而協同努力的集體。當組織目標確定,為了實現目標,組織便以適當的組織結構為基礎開始運行,它表現為這麼一個過程:組織與環境的外部環境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即投入產出的過程,也是這一過程中組織結構所發生的聯動過程。組織運行過程一般經過三個步驟:(1)投入,即調動和用資源;(2)製作,即對投入的資源進行處理,通過使用資源來求得組織目標的實現;(3)產出,即輸出“產品”,實現組織目標。
2、社會組織的管理
在整個組織運行過程中,離不開有效的組織管理。所謂社會組織的管理,是指組織領導對組織運行過程的操縱過程。組織的管理過程就是圍繞組織目標,調動各種資源,運用一切手段操縱組織的運行,以確保組織目標得以實現的過程。它包括三個基本環節:(1)決策,就是確定組織的奮鬥目標以及選擇實現組織目標的方法和途徑的過程。(2)組織實施,主要包括常規管理和應變管理。常規管理就是按照預定的方案,對本物種、其他生物以及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等要素進行科學的搭配與組合,確保組織成員的行動具有一致性,使之發揮正常的功能,有秩序有步驟地完成組織過程。應變管理就是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組織管理方案,以適應新的外部環境。(3)監督檢驗。在組織運行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各種意外事件而影響組織活動進程,甚至影響組織目標的實現,必須要通過系統的監督檢驗來對組織活動和組織的內外環境進行有效的監控,並根據監控的結果決定是否對組織活動進行調整。
組織的運行過程與組織管理過程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二者合而為一。只有真正理解了這一過程,才能真正掌握組織運行與管理的規律性。
組織的普遍存在提高了人們的社會活動效率,延伸和擴展了人類自身的能力。因此,有關社會組織管理的思想及理論很多,主要有:古典理論、人際關係組織理論、組織行為理論、系統理論、權變理論等。
2021年2月,各級民政部門共登記社會組織超過90萬個,其中全國性社會組織229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