鉗形攻勢

鉗形攻勢

鉗形攻勢主要指一種重要戰術,將己方軍隊分成兩路,於兩個方向向敵方進攻。迫使敵方拉長戰線,兩面作戰,避免“利劍攻勢”所可能帶來的阻力和損傷。

從軍事地圖上來看,鉗形攻勢宛若一隻巨蟹的利鉗,兇狠地朝敵方咽部鉗去。鉗形攻勢的優勢還體現在分散了我方兵力,比起“利劍攻勢”來說大大減少了敵方單次攻擊所造成的傷害。但其劣勢更加明顯:鉗形攻勢一般需要大量軍隊參與,分散的兵力又增加了被圍殲的危險。

歷史


德國一戰時的“施里芬計劃”、蘇聯二戰時庫爾斯克戰役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諾曼底登陸戰和蘇聯在東線的推進可看作盟軍對納粹德國形成的一次巨大鉗形攻勢。

著名戰役


德國:堡壘計劃
哈爾科夫戰役的勝利使得德軍又充滿了信心,曼斯坦因希望通過一次主動進攻來殲滅蘇軍。庫爾斯克突出部很自然地成為他的首選目標。因為這個突出部猶如一個拳頭從蘇軍的戰線中延伸出來,其正面長約250英里,而底部卻不到70英里,曼斯坦因計劃通過一次南北兩翼協調的鉗形攻擊,合圍並殲滅整個突出部內的蘇軍重兵集團。並且這次戰役的成功將縮短德軍的戰線,使德軍部隊的機動性大大增加。曼斯坦因的計劃得到了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克魯格元帥和陸軍總部參謀長蔡茨勒上將的支持,但也遭到第9集團軍司令莫德爾上將和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上將的反對。反對是有理由的,1943年春,德國在東線坦克損失巨大。而且作為主力的3號、4號坦克已被證明不是蘇聯T34坦克的對手,而新一代5號豹式坦克和6號虎式坦克,月產量分別只有50輛和25輛,數量上與蘇軍相比明顯處於劣勢。古德里安認為對庫爾斯克的進攻將使坦克遭受很大損失,他的改編裝甲兵的計劃也將破產。希特勒對此也猶豫不決,他曾對古德里安說“自從我開始考慮這次進攻,我一直心情不好”。但最終希特勒還是決定採納曼斯坦因的計劃,他於4月15日發布第6號作戰命令,決定德軍以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聯合發動一個鉗形攻勢以摧毀在庫爾斯克突出部的蘇聯軍隊。作戰代號為“堡壘”。
“堡壘”作戰按計劃應於5月4日發動,但由於這年雨季結束的較晚以及德軍準備上的不足,作戰計劃不得不一再延期。在5月份的一次討論“堡壘”計劃的會議上,第9集團軍司令莫德爾上將帶來了一疊航空照片,這些照片顯示了蘇軍在德軍計劃的進攻路線上,已經構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莫德爾認為進攻的最佳時機已經失去了,蘇軍已經恢復了元氣,“堡壘”計劃應該放棄。希特勒再次顯示出猶豫,但在克魯格、蔡茨勒和曼斯坦因等的堅持下以及對於“閃電戰”的自信,“堡壘”作戰最終被確定在7月5日發動。
德軍兵力及部署
中央集團軍群所屬的莫德爾上將的第9集團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北部,該集團軍共有21個德國師和3個匈牙利師,33.5萬人,其中有6個坦克師,共有590輛坦克,424門火炮。
在突出部的中部是德中央集團軍群的第2集團軍,9.6萬人,他們在這個攻勢中,將起輔助作用,主要任務是保持突出部南北的德軍間的聯繫。
在突出部南部是曼斯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包括霍特將軍的第4裝甲集團軍和肯普夫集群。第4裝甲集團軍下轄第52步兵軍、第48裝甲軍和第2黨衛裝甲軍共22.4萬人,925輛坦克,704門火炮;右翼的肯普夫集群,擁有10個師,12.6萬人,344輛坦克和25門火炮。
此外,還有約20個師部署在上述各突擊集團的翼側。第4、第6航空隊的航空兵負責支援陸軍。這樣德軍的進攻總兵力達到90餘萬人,火炮和迫擊炮約1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2700輛,飛行2050架。德軍為這次進攻還投入了大量新式兵器包括“虎”式、“豹”式坦克和“斐迪南”火炮,以及“福克沃爾夫190A”式戰鬥機和“漢克爾129”式攻擊機。
蘇聯的計劃
當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為“堡壘”計劃爭吵不休的時候,蘇軍也在計劃下一步的行動。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瓦圖京大將主張發動一場先發制人的進攻,以打亂德軍的進攻準備並奪回在哈爾科夫戰役中失去的戰略主動權,斯大林本人也傾向於這一方案,而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等則認為蘇軍應先保持防禦狀態,以堅強的防禦消耗掉德軍進攻能量,摧毀其裝甲兵力,然後再發動反攻。此時,根據前線的偵查和間諜情報都預示德軍將對庫爾斯克突出部的蘇軍展開大規模進攻,在4月12日的一次會議上,斯大林最終被說服,採納了朱可夫的計劃。於是蘇軍開始在庫爾斯克轉入了積極的防禦準備。
在前沿陣地,蘇軍精心地設計他們的防禦,構築了數道防線,防禦縱深超過100英里,整個防禦體系由大量互相緊密配合的戰壕、鐵絲網、反坦克火力點和反坦克溝壕以及雷區組成,在德軍最可能的進攻方向上,聚集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
蘇軍兵力及部署
蘇聯T-34/85坦克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北部,正對著德中央集團軍群方向的是羅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軍,包括第70、第13、第48、第60、第65集團軍以及第2坦克集團軍,總兵力達71.1萬人,1.1萬門大炮和迫擊炮,1,785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由於蘇軍認為強大的德中央集團軍群會擔當此次德軍的主攻,蘇軍在這個方向的力量也是最強的,朱可夫元帥也親自在此坐鎮指揮。
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南部,面對德南方集團軍群的是瓦圖京的沃羅涅日方面軍,下轄第6、第7近衛集團軍、第40、第38、第69集團軍、第1坦克集團軍以及步兵第35軍,總兵力62.5萬人,8718門大炮和迫擊炮,1704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在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的後方是科涅夫的草原方面軍,它的任務是當前方兩個方面軍形勢吃緊時,向它們提供增援,而一旦庫爾斯克防線被德軍突破,它將成為最後一道防線,而當蘇軍轉入反攻時,它將提供新鮮的兵力。該方面軍轄第4、第5近衛集團軍、第27、第47、第53集團軍、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第3、第5、第7近衛騎兵軍、第4近衛坦克軍、第1、第3近衛機械化軍。總兵力為57.3萬人,8510門大炮和迫擊炮,1,639輛坦克和自行火炮。這樣蘇方三個方面軍對德國第9和第2集團軍、第4裝甲集團軍和肯普夫集群在兵力上佔2.4比1的優勢,在坦克上佔1.9比1的優勢。此外,索科羅夫斯基的西方方面軍、波波夫的布良斯克方面軍以及西南方面軍的第57集團軍和第2坦克軍也被部署到了庫爾斯克地區,以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複雜局面。在軍工方面,到了1943年,搬遷到遠東的蘇聯軍火工業終於開始達到並超過戰前水平,同時英美等西方的援助也開始大量抵達。
戰役開始
一個個被認為德軍可能發動進攻的日子都平安地渡過了,兩個月來前線顯得十分平靜,時間到了7月4日夜,在突出部南部的蘇近衛第6集團軍捕獲了德軍第168步兵師的一個士兵,他供認德軍即將在第二天開始進攻,7月5日凌晨,在突出部北部的蘇第13集團軍俘虜了一個德軍德國第6步兵師的中士,他也供認德軍將在幾小時之後發動進攻。為了打亂德軍進攻步驟,蘇軍於5日凌晨率先向德軍陣地實施了炮擊,庫爾斯克會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德軍進攻
南線:
蘇軍的炮擊完全出乎德軍的意料,造成很大損失,雖然比原計劃推遲了3個小時。但德南方集團軍群的第4裝甲集團軍仍然按部就班地發起了進攻。在損失36輛坦克后,德軍艱難地越過了蘇軍的反坦克雷區,猛攻蘇第67近衛步兵師的防線,面對德軍3個師的進攻,蘇第67近衛步兵師難以低擋被迫後退,瓦圖京於是把方面軍預備隊調了過來,以期能把德軍擋在第二道防線外。但不幸的是德軍還是於6日在蘇軍第二道防線上打開了一道缺口,並強渡了佩納河。
由於德軍的進攻比預計的要猛烈得多,瓦圖京被迫取消了原定於7月6日的反攻,而將計劃用於反攻的第1坦克集團軍的部分坦克布置在防線後方以支援步兵進行防守,部分坦克布置在側翼打擊德軍。這一天,德國空軍出擊了超過1000架次,完全壓制住了蘇聯空軍。經過一天激戰,雙方都受到了很大損失。
在6日傍晚,瓦圖京向華西列夫斯基請求增援,後者在得到最高統帥部的同意后,立即把草原方面軍第5近衛集團軍的第2和第10坦克軍353輛坦克調往沃羅涅日方面軍。同時瓦圖京接到斯大林親自打來的電話,要求他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德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南部的突破。在7日的戰鬥中,德軍只向前推進了數公里,未能達成突破蘇軍防線的任務。第二天,德軍仍然頑強地繼續他們的攻勢,而瓦圖京也在計劃反攻,為此他向最高統帥部請求把草原方面軍的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和第5近衛集團軍調給他指揮,他的請求很快就被批准了,但這些部隊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到達。在制空權的爭奪上,通過7、8兩日的空戰,蘇聯空軍也逐漸扭轉了劣勢,完全奪取制空權只是時間問題。
7月9日是庫爾斯克會戰關鍵的一天,瓦圖京指揮部隊繼續在正面抵擋德軍向奧博揚推進,同時在兩翼連續發動反擊,雖然這些反擊一次又一次的遭到失敗,但卻使德軍無法全力以赴的攻擊他們的主要目標。德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霍斯將軍見無法從正面突破奧博揚,便決定先從右翼突破,他命令第2黨衛裝甲軍轉向東北的普羅霍羅夫卡。接下來的兩天,德軍的進攻還比較順利,他們攻到了普羅霍羅夫卡城下,庫爾斯克會戰的高潮-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上演了。
戰後很長時間,史學家們一直認為在1943年7月12日蘇德雙方共有1500餘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普羅霍羅夫卡激戰,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也因此被認為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並聞名於世,成為一個傳奇。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資料的解密,尤其是冷戰的結束,前蘇聯資料的公開,使得研究者們發現這次坦克大戰的規模要比原先認為的小得多,雙方直接參戰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也只有約600輛。其中德軍不到200輛,蘇軍約400輛。7月12日晨,戰鬥打響,蘇德雙方几乎是同時發動了進攻,開始時,德軍“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優勢明顯,而蘇軍T-34坦克的76毫米炮在同樣距離下無法對德軍造成威脅,因此蘇軍坦克開足馬力以最高速度沖向德軍。希望能接近德軍的坦克,發揮T-34機動性的優勢來戰勝笨重的“虎式”坦克。在衝鋒過程中,蘇軍坦克付出了慘重代價。當雙方接近后,戰鬥變得更加慘烈,坦克一輛一輛地被摧毀,但在被毀的坦克旁,雙方的坦克兵仍在互相射擊,甚至互相肉搏。戰鬥一直持續到傍晚,最後因雙方都精疲力竭才停了下來,而戰場上到處都是坦克殘骸和屍體。
在這天的坦克大戰中德軍雖然以相對較小的損失,摧毀了更多的蘇軍坦克,但他們卻沒能攻佔普羅霍羅夫卡,而隨後源源趕到的蘇軍援兵使他們的防線將更加堅固。
北線:
在北線,蘇軍的炮擊也使德軍的進攻比計劃推遲了2個半小時,在幾十分鐘的炮火準備和空中轟炸之後,德第9集團按計劃開始了進攻。
莫德爾為了把蘇軍的注意力從德軍的主攻方向上引開,先在左翼以3個步兵師實施佯攻,但被蘇軍阻止住了。在主攻方向,德軍集中了4個裝甲師和3個步兵師的兵力,經過激烈的戰鬥,他們突破了蘇第13集團軍的第一道防線,艱難地向前推進了5公里。但在兩翼,蘇軍頑強地守住了陣地。在地面激戰的同時,雙方的空軍也在進行激戰,這一天德軍出動了1000架多次,蘇聯空軍也出動了600餘架次。雙方戰至5日終了時,德軍只向前突破不足10公里,卻至少損失了70輛坦克。
第二天,羅科索夫斯基開始發動反擊,莫德爾也把預備隊投入戰場,於是一次大規模坦克戰展開了。經過激戰,蘇軍的兩個坦克旅遭到重創,損失了約70輛坦克,德軍一路乘勝前進,殺到蘇軍第二條防線前,但被蘇第17近衛步兵軍以及趕來增援的蘇第17坦克軍阻止住了。
7月7日凌晨,德軍再一次發動了進攻,企圖奪取交通樞紐波內里,戰鬥是異常激烈,德軍數次攻入市區,但都被頑強的蘇軍趕了出來,而蘇聯空軍經過激戰,奪取了庫爾斯克北部地區的制空權,從此給德國地面部隊以很大威懾。
戰鬥到7月8日,德軍雖給蘇軍造成很大損失,但蘇軍依靠數量上的優勢,堅守住了陣地,在波內里城內,德軍付出慘重的代價后,佔領了大半個波內里,但蘇軍仍控制著市內一些重要據點,使用德軍無法繼續推進。7月9日莫德爾以300輛坦克向蘇軍陣地發動了最後一次進攻,結果仍然是一無所獲,此時德第9集團軍的攻擊能量已耗盡,莫德爾被迫在10日轉入防禦。
根據1943年1月卡薩布蘭卡會議精神,英美聯軍於1943年7月10日,在義大利西西里島實施登陸作戰。由於義大利的局勢的變化,德國在該地區的兵力無法抵禦西方盟軍的進攻,同時,庫爾斯克會戰不僅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而且在奧廖爾突出部的德第9集團軍有被切斷後路,重蹈斯大林格勒德軍覆滅的危險。希特勒決意終止“堡壘”計劃,抽調東線的兵力去義大利。7月13日他召集克魯格、曼斯坦因等人到他的“狼穴”總部開會,宣布這一決定,由於中央集團軍群現在糟糕的局勢,克魯格贊同希特勒的決定,但曼斯坦因則強烈地反對,他認為蘇軍已是強弩之末,只要多堅持一下德軍就能取得勝利。基於對曼斯坦因的信任,希特勒雖然終止了“堡壘”計劃,但他同意曼斯坦因繼續在南線進攻。
但曼斯坦因對蘇軍實力的判斷是相當錯誤的,其多次進攻均未能達成目標,而此時庫爾斯克北部以及義大利的局勢卻日益惡化,這促使希特勒最終取消了進攻,德軍於7月17日開始後撤,到23日,雙方基本恢復了交戰前的態勢。
蘇軍進攻
蘇軍的進攻率先在庫爾斯克北部發起,當德軍在的攻勢在7月10日被阻止后,蘇軍決定於12日發動進攻,並以打敗拿破崙入侵的俄國元帥“庫圖佐夫”的名字作為此次戰役的代號。12日凌晨,蘇軍向奧廖爾突出部的德軍陣地實施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炮擊,隨後索科羅夫斯基上將的西方方面軍和波波夫上將布良斯克方面軍的一線部隊開始進攻。德軍則進行著頑強的抵抗,給蘇軍造成重點傷亡。15日羅科索夫斯基大將指揮蘇中央方面軍的第70、第13和第48集團軍也加入攻擊。
此時蘇聯空軍也完全控制了制空權,法國“諾曼底”航空大隊也在庫爾斯克上空與蘇聯空軍並肩作戰。面對坦克和兵力都佔優勢的蘇軍,莫德爾無力阻止其進攻,他意識到失去奧廖爾只是時間問題。7月16日,莫德爾向希特勒請求放棄奧廖爾將德軍後撤至“哈根”防線,但被希特勒否決。到了7月25日,墨索里尼下台,義大利退出戰爭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希特勒需要從東線抽調兵力去義大利,而奧廖爾突出部的德軍也面臨被蘇軍合圍的危險。在莫德爾和克魯格再一次請求後撤後,希特勒最終同意棄守奧廖爾,並調第2黨衛裝甲軍去穩定義大利的局勢。
7月31日德軍向布良斯克方向的“哈根”防線撤退,撤退途中,德軍實行了殘酷的焦土政策。8月5日蘇軍攻克了奧廖爾,並繼續追擊退卻中的德軍,10日解放了霍特涅茨,15日進入卡拉切夫,至16日蘇軍的進攻基本結束,戰線逐步穩定了下來。
在奧廖爾戰役中,蘇軍殲敵20萬人,坦克1044輛,火炮2402門,並向西推進了150公里,拉平了庫爾斯克防線,但卻未能完成戰前制定的合圍並殲滅德中央集團軍群的計劃,同時蘇軍的損失也是巨大的,傷亡429890人,損失坦克2586輛,火炮892門,飛機1104架。
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戰役
在南線,當德軍在7月23日和蘇軍脫離接觸時,斯大林便要求蘇軍立刻發動反攻,但朱可夫認為經過連續的艱苦戰鬥后,在發動攻勢前,蘇軍應進行必要的補充和修整,這樣蘇軍把進攻的日期最終確定在8月3日,這次作戰的代號以七年戰爭中俄國名將“魯緬采夫”的名字命名。擔當此次進攻任務的是沃羅涅日方面軍和草原方面軍,總兵力為90萬人和2800多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而此時曼斯坦因還認為蘇軍已經瀕臨崩潰,取消“堡壘”作戰是錯誤的決定。這使得德軍對蘇軍的進攻完全沒有準備。8月3日凌晨5點,蘇軍近萬門大炮齊鳴,大量炮彈傾瀉到德軍陣地上,炮擊持續了兩多小時,最後以一陣喀秋莎火箭炮的齊射作為結束,隨後坦克和步兵開始發起攻擊。在炮擊中倖存的德兵無力阻擋蘇軍的前進,蘇軍很快就突破了德軍第一道防線,經過一天的戰鬥蘇軍各突擊集團平均向德軍縱深推進了10~15公里。在隨後幾天的戰鬥中,德軍的防守異常地頑強,蘇軍的坦克雖然繼續向前突破,但步兵卻被德軍纏住,進展緩慢。至8月5日蘇第1坦克集團軍攻佔鮑里索夫卡切斷了托馬羅夫卡德第255、第332步兵師和第19裝甲師的退路,等待他們的命運將是被殲滅。但被圍德軍仍拚死抵抗,正是由於他們的頑強抵抗為曼斯坦因將德軍主力從別爾格羅德撤往哈爾科夫贏得了時間。5日蘇軍收復別爾格羅德,7日佔領德軍後方的後勤供應基地博戈杜霍夫,繳獲大量德軍物資和燃料。
在6、7兩日,由於蘇軍坦克隊前進很快,而步兵忙於清除被包圍的德軍,蘇軍的坦克部隊和步兵已開始脫節了。曼斯坦因希望抓住蘇軍這個弱點,他開始有計劃的撤退以贏得時間來集結兵力,等蘇軍進攻能量逐漸消耗后,實施反擊。此時瓦圖京對形勢十分樂觀,他認為德軍已到了崩潰的邊緣,他命令前線坦克部隊繼續進攻,切斷哈爾科夫至波爾塔瓦的鐵路線,阻止德軍逃脫。
8月11日德軍已經集結完畢,並補充了充足的彈藥和燃料,曼斯坦因開始反攻,而此時蘇軍的坦克部隊仍處於追擊狀態,各部隊之間分散很廣,而步兵和炮兵仍在後方,且經過多日激戰,彈藥和燃料都已嚴重不足,更重要的是蘇軍對德軍的進攻未有察覺。蘇軍正在重犯5個月前在哈爾科夫戰役的錯誤。11日晚蘇第1坦克集團軍的第49坦克旅和第17坦克團被德軍圍殲,由於蘇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的及時趕到,避免了第1坦克集團軍的全軍覆滅。12日在德軍的進攻下,蘇軍被迫後退,隨後蘇第六近衛集團軍的第六坦克軍在14日被德軍包圍遭到慘敗。
戰鬥到8月17日,雙方都遭受了巨大損失,德軍的反擊雖然給蘇軍以重創,但曼斯坦因卻沒有力量進一步擴大戰果,而蘇軍數量上的優勢再次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們很快又恢復了進攻。其後德軍的反攻再也沒能給蘇軍造成威脅。19日蘇軍攻抵哈爾科夫西面的烏德河北岸,並於20日強渡烏德河,在南岸建立了橋頭堡。攻打哈爾科夫的戰鬥異常激烈,強大的蘇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最後只剩下了50輛坦克。22日晚蘇第53集團軍率先攻入城內,德軍開始全面撤出哈爾科夫,退向第聶伯河的防線,沿途他們破壞了所有公路、鐵路和橋樑,污染了水源、焚燒一切農作物,毀壞了建築物。蘇軍於23日收復哈爾科夫。
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戰役中,蘇軍殲敵約20萬人,自身損失也達255566人,坦克1864輛,火炮423門,飛機153架。
結果影響
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30個精銳師包括7個坦克師被擊潰,其餘的遭受重創。損失兵力50多萬人,損失坦克約1500輛,損失火炮和迫擊炮3000門,損失飛機3700架。會戰的失利使納粹德國永久性地喪失了戰場主動權,此後德軍再也沒有在東線發起有威脅的攻勢。
蘇軍也為庫爾斯克會戰付出了慘重代價,損失兵力80多萬,損失坦克6064輛,損失火炮5244門,損失飛機1716架。但會戰的勝利使蘇軍從此獲得了戰場的主動權。這次會戰後蘇軍又向德軍發動了連續攻勢,收復大量失地,在11月解放了基輔,同時蘇軍的各級指揮員也在戰火中迅速成長起來,指揮藝術也越來越成熟,最終使蘇軍不僅在數量上超過德軍,在質量上也超越了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