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新

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副教授

孫立新,男,漢族,山東諸城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英國伯明翰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專職教師、副教授。

人物經歷


個人學歷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英國伯明翰大學經濟學博士。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工學學士、碩士。

主要工作經歷

1995.8-2001.5香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華潤總公司),項目管理。
2006.2-2008.8英國伯明翰大學經濟系,教學與研究助理工作。
2008.9-2010.7澳門科技大學行政管理學院,經濟學教學與研究。
2010.9-2011.8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經濟學教學研究。
2011年9月以後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經濟學教學與研究。
現為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專職教師、副教授。

學術兼職

教育部科研基金評審專家系統成員,編號:257837。
Emerging Market Finance and Trade》(SSCI),《Applied Economic Series》(Warwick)匿名評審人。
美國經濟學會(AEA)會員,美國西部經濟學會(WEAI)會員。

主講課程


中級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公司財務、中國經濟等課程(全英文講授)。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宏觀和貨幣經濟學,先後在《China Economic Review》(SSCI),《新政治經濟學評論》等國內外經濟學雜誌發表文章數篇,擔任《Emerging Market Finance and Trade》(SSCI),《Applied Economic Series》(Warwick)匿名評審人。現為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專職教師、副教授。
研究興趣
宏觀和貨幣經濟學:宏觀經濟政策,貨幣理論與政策,商業周期。
國際經濟學:新開放經濟宏觀經濟學,開放經濟體內的貨幣理論。

主要貢獻


學術論文

“中國貨幣政策傳遞機理和宏觀經濟商業周期研究-VAR/VECM方法和貝葉斯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模擬”,2011,博士論文,伯明翰大學經濟系,伯明翰,英國。
“一般均衡體系內的貨幣和易貨經濟-引入交易成本”(譯文)《新政治經濟學評論》,Vol.(16),pp117-131, November,2010.
“石油衝擊和中美貨幣政策的相互傳遞效應,VARs方法”,中國數量經濟學2009年年會宣讀論文,收入《中國數量學會2009年會論文集》,2009年3月27-29,中國深圳。
“中國雙重上市公司(A股、H股)價差分析”,2005,MBA論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中國。
“ATP法測定有機物好氧生物降解性能研究”《環境科學》,1996,Vol.17(1),p1-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主持研究課題

國際金融危機與中國宏觀審慎政策研究(201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批准號:12AJL010)。
社會衝突、分配製度與長期經濟增長。
宏觀審慎政策的工具選擇與制度框架研究(山東大學人文社科自主創新基金項目,編號:IFW12042)。
貨幣政策與中國經濟周期研究(英國伯明翰大學資助,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