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金衛星獎

第18屆金衛星獎

《美國騙局》馬丁·斯科塞斯 《為奴十二年》湯姆·漢克斯 《美國騙局》邁克爾·法斯賓德

基本簡介


美國當地時間2014年2月23日,2013年第18屆金衛星獎(18th Annual Satellite Awards)獲獎名單揭曉。這個曾被業內稱為“小金球獎”的獎項,在獎項設置上基本和奧斯卡保持一致,基本鎖定了今年奧斯卡的各大熱門。《為奴十二年》奪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兩個最重要的獎項,《地心引力》則收穫一堆技術類獎項。在最佳動畫電影角逐中,日本電影《起風了》力克奧斯卡頭好號熱門《冰雪奇緣》登頂。湯姆-漢克斯今年行情不錯,主演的《菲利普斯船長》和《大夢想家》在最佳影片中佔據兩席,其個人則入圍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兩項提名,但最終敗給了《達拉斯買傢俱樂部》里的馬修-麥康納和傑瑞德-萊托。最佳女配角稍稍爆冷,84歲的朱恩-斯奎布憑藉《內布拉斯加》獲獎。
1996年創辦的的“金衛星獎”,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中的非美籍記者組織評選,之前的獎項設置較為詳細,最佳影片和男女主角獎均劃分為劇情類和音樂喜劇類。儘管該獎的名氣目前尚不及各大影評人協會獎,但是由於其投票者的年齡相對較輕,因此評選結果總是與奧斯卡的主流認定差之毫厘——在過去的17屆中,竟有10次選擇了奧斯卡得主最強勁敵,《卧虎藏龍》、《杯酒人生》、《斷背山》、《社交網路》均在此獎奪冠,而提名的命中率則高達97%。2009年,該獎評出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動畫片、最佳紀錄片就與奧斯卡的結果完全吻合,2010年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給了《拆彈部隊》,2011的贏家《社交網路》在奧斯卡上敗給了《國王的演講》,2012年金衛星得主《後人》不敵《藝術家》,2013年的《烏雲背後的幸福線》最後在奧斯卡上敗給了《逃離德黑蘭》。

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為奴十二年》
最佳導演:史蒂夫·麥奎因《為奴十二年》
最佳女主角:凱特·布蘭切特藍色茉莉
最佳男主角:馬修·麥康納《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最佳女配角:朱恩·斯奎布《內布拉斯加》
最佳男配角:傑瑞德·萊托《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最佳國際電影:《破碎之家》比利時
最佳動畫電影:《起風了》
最佳紀錄電影:《黑鯨》
最佳原創劇本:大衛·O·拉塞爾、艾瑞克·希格《美國騙局》
最佳改編劇本:史蒂夫·庫根、Jeff Pope《菲洛梅娜》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地心引力》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Young and Beautiful》·《了不起的蓋茨比》
最佳攝影:《醉鄉民謠》
最佳視覺效果:《地心引力》
最佳剪輯:《美國騙局》
最佳音效剪輯:《地心引力》
最佳美術設計:《了不起的蓋茨比》
最佳服裝設計:《看不見的女人》
榮譽獎:瑞恩·庫各勒
突破表演:蘇菲·奈利斯《偷書賊》
最佳群戲:《內布拉斯加》

提名名單


第18屆金衛星獎提名公布,史蒂夫·麥奎因的《為奴十二年》以9項提名領跑,其次是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和大衛·O·拉塞爾的《美國騙局》,這兩部片各獲8項提名。
另外,賽車題材影片《極速風流》、科恩兄弟的《醉鄉民謠》、以華特·迪士尼為主人公的《大夢想家》也均獲得6項以上的提名。
《為奴十二年》改編自真實故事,曾在多倫多電影節上獲得人民選擇獎最佳故事片獎。外媒分析稱,該片是今年奧斯卡最有實力的競逐者。就像去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樣,《地心引力》也是一部既賣座又收穫好評的商業科幻片,相信也會在頒獎季大放異彩。
表演獎方面,克里斯蒂安·貝爾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湯姆·漢克斯、馬修·麥康納等提名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的選手有凱特·布蘭切特、梅麗爾·斯特里普、桑德拉·布洛克、艾瑪·湯普森、艾米·亞當斯等,競爭可謂十分激烈。
金衛星獎創辦於1996年,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學會中的非美籍記者組織評選,被稱為“小金球獎”,為奧斯卡風向標之一。第18屆金衛星獎頒獎禮將於2014年3月9日舉辦。
最佳影片
《為奴十二年》
《美國騙局》
《藍色茉莉》
《菲利普斯船長》
《地心引力》
《醉鄉民謠》
《菲洛梅娜》
《大夢想家》
《華爾街之狼》
最佳導演
伍迪·艾倫 《藍色茉莉花》
伊桑·科恩、喬爾·科恩 《醉鄉民謠》
阿方索·卡隆 《地心引力》
保羅·格林格拉斯 《菲利普斯船長》
朗·霍華德 《極速風流》
史蒂夫·麥奎因 《為奴十二年》
大衛·O·拉塞爾 《美國騙局》
馬丁·斯科塞斯 《華爾街之狼》
最佳男主角
克里斯蒂安·貝爾 《美國騙局》
布魯斯·鄧恩 《內布拉斯加》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華爾街之狼》
切瓦特·埃加福特 《為奴十二年》
湯姆·漢克斯 《菲利普斯船長》
馬修·麥康納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羅伯特·雷德福 《一切盡失》
福里斯特·惠特克 《白宮管家》
最佳女主角
艾米·亞當斯 《美國騙局》
凱特·布蘭切特 《藍色茉莉花》
桑德拉·布洛克 《地心引力》
朱迪·丹奇 《菲洛梅娜》
阿黛爾·艾克薩勒霍布洛斯 《阿黛爾的生活》
朱莉婭·路易斯-德利法斯 《無須多言》
梅麗爾·斯特里普 《八月:奧色治郡》
艾瑪·湯普森 《大夢想家》
最佳男配角
布萊德利·庫珀 《美國騙局》
邁克爾·法斯賓德 《為奴十二年》
哈里森·福特 《42號》
瑞恩·高斯林 《松林外》
傑克·吉倫哈爾 《囚徒》
湯姆·漢克斯 《大夢想家》
卡西·阿弗萊克 《逃出熔爐》
傑瑞德·萊托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最佳女配角
莎莉·霍金斯 《藍色茉莉》
詹妮弗·勞倫斯 《美國騙局》
露皮塔·尼永奧 《為奴十二年》
朱莉婭·羅伯茨 《八月:奧色治郡》
蕾雅·賽杜 《阿黛爾的生活》
朱恩·斯奎布 《內布拉斯加》
艾米麗·沃森 《偷書賊》
奧普拉·溫弗里 《白宮管家》
最佳原著劇本
大衛·O·拉塞爾、艾瑞克·希格 《美國騙局》
伍迪·艾倫 《藍色茉莉花》
妮可·哈羅芬瑟 《無須多言》
斯派克·瓊斯 《她》
伊桑·科恩、喬爾·科恩 《醉鄉民謠》
Kelly Mareel、Sue Smith 《大夢想家》
最佳改編劇本
約翰·萊德利 《為奴十二年》
朱麗·德爾比、伊桑·霍克、理查德·林克萊特 《愛在午夜降臨前》
比利·雷 《菲利普斯船長》
彼得·博格 《孤獨倖存者》
史蒂夫·庫根、Jeff Pope 《菲洛梅娜》
特倫斯·溫特 《華爾街之狼》
最佳攝影
《為奴十二年》
《地心引力》
《醉鄉民謠》
《囚徒》
《極速風流》
《白日夢想家》
最佳剪輯
《為奴十二年》
《美國騙局》
《地心引力》
《囚徒》
《極速風流》
《華爾街之狼》
最佳音響
《一切盡失》
《菲利普斯船長》
《極樂世界》
《地心引力》
《醉鄉民謠》
《極速風流》
最佳藝術指導
《了不起的蓋茨比》
《看不見的女人》
《白宮管家》
《魔境仙蹤》
《極速風流》
《大夢想家》
最佳服裝設計
《為奴十二年》
《了不起的蓋茨比》
《看不見的女人》
《魔境仙蹤》
《極速風流》
《大夢想家》
最佳視覺效果
《一切盡失》
《瘋狂原始人》
《地心引力》
《魔境仙蹤》
《極速風流》
《殭屍世界大戰》
最佳配樂
漢斯·季默 《為奴十二年》
約翰·威廉姆斯 《偷書賊》
史蒂文·普萊斯 《地心引力》
Arcade Fire 《她》
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 《菲洛梅娜》
西奧多·沙皮洛 《白日夢想家》
最佳歌曲
"Happy"- 《卑鄙的我2》
"Let It Go"-《白雪女王》
"Young and Beautiful"-《了不起的蓋茨比》
"I See Fire"-《霍比特人2》
"Please Mr. Kennedy"- 《醉鄉民謠》
"So You Know What It's Like"-《少年收容所》
榮譽衛星獎
Ryan Coogler
突破表演獎
Andrew Nelisse 《偷書賊》
電影集體表演獎
《內布拉斯加》
最佳國際電影
《伯利恆》 (以色列)
《阿黛爾的生活》 (法國)
《破碎之家》 (比利時)
《因果循環》 (Circles,塞爾維亞)
《四角》 (Four Corners,南非)
《絕美之城》 (義大利)
《狩獵》 (丹麥)
《馬尼拉地鐵驚魂》 (英國)
《過往》 (伊朗)
《瓦嘉達》 (沙烏地阿拉伯)
最佳動畫或真人結合動畫電影
《天降美食2》
《瘋狂原始人》
《森林戰士》
《艾特熊和賽娜鼠》 (法國/比利時)
《白雪女王》
《怪獸大學》
《極速蝸牛》
《起風了》 (日本)
最佳紀錄片
《和聲女神》
《殺戮演繹》
《蒂勒之後》
《美國的承諾》
《黑鯨》
《暗示:莫頓·唐尼電影》
《Sound City》
《埃及廣場》
《我們的故事》
《Tim’s Verm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