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

閻連科創作的小說

《風雅頌》是閻連科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於2008年首次出版。

小說講述了在現實巨大的荒謬圍剿下,一個正統知識分子無法堅守“風雅”的故事,包含著對中國文化之當代命運的反諷性思考。小說形式感強,故事稀奇,貫注了閻連科的批判激情。

內容簡介


當楊科提著耗費了5年光陰完成的研究專著《風雅頌》的書稿回到家時,迎接他的竟然是妻子與副校長赤條條躺在床上的葷景。很快,像一條邋遢狗,楊科副教授被清燕大學的領導們踢出了學校——他們舉手錶決,集體決定把他送進學校的附屬精神病院。原因不過是楊科無知地做了一回英雄而已,他帶領學生抗擊沙塵暴一夜成名。在精神病院,他被院長指派給病人們講解《詩經》,竟得到大學里從未有過的禮遇——病人們反響無比強烈,掌聲雷動。楊科趕緊落荒而逃,回到耙耬山深處的老家前寺村。縣城天堂街的那些坐台小姐成了他最求知的學生、最熱忱的知己。當他帶著發現古詩城的驚喜再次回到京皇城時,她的妻子不僅徹底地跟已經升任校長的李副校長住在了寬敞的專家樓新居里,而且他的妻子堂而皇之地盜用了他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引起巨大轟動的學術專著《家園之詩》。在楊科再一次被舉手錶決之後,又回到了業已蕭條的天堂街,這一次,他徹底地加入到了墮落者的行列。

作品目錄


卷一風卷二 雅卷三 頌卷四 風雅頌
〔關雎〕當《詩經》遭遇一對狗男女〔有瞽〕硬學問軟膝蓋〔出車〕必要的成交
〔漢廣〕柿子樹下的初情〔良耜〕侍候飛累的鳥兒〔都人士〕膝蓋又發軟了
〔終風〕紅彤彤的慾念〔噫嘻〕那條該死的內褲〔十月之交〕捕風漢子
〔萚兮〕躥紅的的女教授〔泮水〕我們各懷鬼胎〔綿蠻〕舉手錶決
〔白駒〕悲壯的告別
卷五 風卷六 雅卷七 頌卷八 風雅頌
〔式微〕天使得不到尊敬〔菁菁者莪〕莊嚴的摸頂〔噫嘻〕婚姻真相
〔晨風〕往事香艷〔斯干〕農事溫情〔臣工〕有尊嚴地告別
〔蒹葭〕情人的禮物〔思齊〕情愛事業〔駉〕歡年
〔東門之枌〕教授來到天堂街〔白華〕無力挽留〔有駜〕小姐們的束修
〔匪風〕溫暖的家〔小明〕祭奠吳德貴
〔南山有台〕守墓人的頌歌
卷九 風卷十 雅卷十一 雅卷十二 風雅頌附錄:後記三篇
〔大田〕昨日重來〔般〕逃犯〔東山〕新家飄浮與回家
〔車轄〕鴛鴦於飛〔天作〕狂喜〔草蟲〕家園之詩不存在的存在
〔隰桑〕小敏的選擇〔時邁〕石頭記〔甘棠〕我又被舉手錶決了為什麼寫作和要寫怎樣的小說
〔漸漸之石〕別人的婚禮〔有瞽〕詩經古城〔芄蘭〕柳樹下
〔小弁〕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葛藟〕繁華的黃昏
〔桑柔〕哄搶有理
〔白駒〕不能沒有你
〔鴛鴦〕死神婚床

創作背景


閻連科覺得自己的前半生過得沒有意義,收穫一身的疲憊和疾病,還寫出了那些招惹是非的文字。他一個人在家待著的時候,會經常想家,焦心。因此,自寫完《受活》之後,就一直想以“回家”為靈魂寫一部小說,寫知識分子精神家園的故事。
閻連科跟朋友聊天時談到《詩經》,找到了創作的靈感。《詩經》中有許多故事和情感都發生在黃河邊,產生在中原河南那一帶,於是小說的結尾就找到了,就是這個被孔子遺失的地方。繼而小說有了開頭,有了發展,有了高潮。離開朋友后閻連科買了很多關於《詩經》研究的書,回去學習、琢磨了一段時間,就動筆寫作了。大半年後,小說完稿了。
小說最初的名字叫《回家》,完稿時閻連科發現這個書名有很大的局限性,作品要表達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回家,不是單純的建構知識分子精神家園的問題,而是對知識分子的再認識,對教育,對社會都有很複雜的意義。《華語文學》在發表這部小說時,林建法建議把它改名為《風雅頌》。

人物介紹


楊科
楊科是小說的主人公,來自農村,是北京學術首府清燕大學的一個《詩經》專家,因緣際會成了知識分子兼名教授女婿。他自卑自憐,卻不脫浮誇虛榮的習氣;耽溺於夢想狂想,卻缺乏承擔的勇氣。行走在最高學府里,他卻患得患失,總有進退失據的恐懼。他是個奇特的憂鬱人物,一個哭笑不得的丑角。
楊科雖然學有專長,但是他的課程乏人問津,遠不如他那教影視研究的老婆。他戴了綠帽子,反而成為下一撥校園鬥爭的犧牲品。他被送到精神病院療養,對著一群病患講授《詩經》,居然大受歡迎。他逃回故鄉河南西部的耙耬山區,埋首《詩經》研究,和曾背棄的舊情人重續前緣,未料又陷入了鄉鎮企業化的色情世界,最終出人意料地以殺人犯的身份逃離了家鄉。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風雅頌》標誌著閻連科藝術傾向的轉折,作品的基調從對現實的恐懼、痛楚轉向了精神文化上的無奈與迷惘,表現了傳統理性精神(雅)和理想主義(頌)在現實生活(風)中的消散、失落。
楊科耗費五年光陰完成專著《風雅頌——關於 <詩經> 的家源性本根研究》回家,卻正撞上妻子和副校長的姦情。楊科以原諒副校長換來《詩經解讀》課不被取消的決定。鬱悶的楊科無意中作了率領學生抗擊沙塵暴的英雄,卻因影響國家推薦學校進入“國際教聯會”的提名而被校方送到了精神病院。逃離精神病院后楊科再回家時,閃電式破格晉陞為教授的妻子已經換了愛人。楊科回到耙耬山深處的家鄉去尋找精神寄託和初戀情人,卻發現其今非昔比,后疏離了情人和當地的坐台小姐廝混在一起,在她們身上尋找為人師表的榮光和情感上的滿足。初戀情人因此自殺后,楊科又愛上初戀情人的女兒,在其新婚之夜掐死新郎后逃亡,逃亡之時發現了黃河岸邊刻著詩經的古詩城。楊科攜著驚天大發現第三次回京,妻子已經搬到專家樓,升為影視系主任,與升為校長的李廣智結合,出版了與楊科手稿基本相同的專著《回家》。楊科激動地講述古詩城發現過程及意義時,再次被同行舉手通過指認為“瘋子”。最後和一群被遣散的坐台小姐、被排斥的專家學者逃亡到詩經古城,過上了純原始的桃花源式的新生活。
小說的表層故事不無概念化之嫌,其內在實質卻可以視為閻連科精神“家源”失落、文化迷惘的象徵化敘述。文本中充滿著否定、荒誕和迷惘色彩,學術、理性、傳統、文化都自然與肉體削平。人類行為中叢林法則彰顯,慾望成為人們不由自主的道德選擇。校長李廣智們這些知識精英已將“弱肉強食、優勝劣汰”視為自然而然,而被“強食”的“弱肉”楊科面對這一現實雖然不甘卻無力反抗,選擇逃避。強弱雙方共同墮入一個動物性的平面,精神信仰維度消失殆盡。比起作者前期作品中因權力和貧窮而導致歇斯底里的恐懼、痛楚,《風雅頌》表現出來的苦難內容不再具體,肢體的畸形傷殘為靈魂的墮落魔變所代替,生存層面沉重的窮苦為精神層面失重、迷惘所代替。敘述風格也較前期作品有顯著變化,作者將生命失重的痛楚狀態和觸動靈魂的精神文化危機合寫的絮絮叨叨,甚至穿插著後現代意味的調侃,簡單的敘事背後蘊蓄的文化意旨值得玩味。
《風雅頌》在情節發展的“內結構”上,伴隨著主人公楊科的經歷,從頭至尾貫穿著一條 《詩經》 “逃亡——回家——逃亡”的線索。顯而易見,這既是一個寓言,又是一種象徵,表達了《詩經》所蘊含的某種人類精神本源在現實中的失落和復歸。作者要表達這種寓言和象徵,必須藉助現實某個文化載體來展開,所以他不避嫌疑,選擇了大學題材,選擇了大學教授作為作品主人公,但是要完成對人的存在意義上的精神本源的開掘,小說又不能僅僅局限於大學,而是向鄉村延伸,更不能停留在寫實的層面上。用作者的話來說:“我的鄉村,不是大家說的低層敘事中的鄉村;這個鄉村,也連接著大學背後的偉大傳統。我在這個傳統或者承載了傳統的典籍中想象著大學。我的‘鄉村’和‘大學’,由此而不倫不類。”因此,《風雅頌》中的“大學”和“鄉村”都不是現實中的大學和鄉村,而都只是荒誕敘事中的鏡像,小說的主旨是寫楊科 對《詩經》精神本源的上下求索。當楊科耗費五年光陰研究 《詩經》,寫出了《風雅之頌——關於《詩經》精神的本源探討》后,他彷彿獲得了精神的天籟,靈魂得到了凈化,從此超凡脫俗:“有了這部專著,我什麼都有了,什麼都不再需要了”。然而,《詩經》中的精神家園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大學只是一片“精神的廢墟”。出人意料的是,在大學里被冷落的《詩經》卻在精神病院和天堂街小姐 們那裡找到了知音。精神病人、小姐們聽楊 科講解《詩經》和楊科發現“詩經古城”的描寫,是小說中最荒誕的描寫,卻展示了一場場“《詩經》回家”的狂歡。閻連科在這裡用反諷的荒誕描寫,解構了大學學術體制化、官本位化、時尚化、商業化對《詩經》精神本源的遮蔽,敞開了《詩經》精神本源與人的存在關係,即海德格爾所說的“通過詩回家”,“返回本源的附近”,走向天人合一的“親在”。
藝術特色
《風雅頌》不僅在章節設置的“外結構”上 與《詩經》的“風、雅、頌”一一對應,更主要的是在情節發展的“內結構”上,伴隨著主人公楊科的經歷,從頭至尾貫穿著一條 《詩經》 “逃亡——回家——逃亡”的線索。小說以“當《詩經》遭遇到一對狗男女拉開序幕,象徵著《詩經》和楊科有著同樣的幻滅命運。在大學里,楊科寫的關於《詩經》的書得不到出版,他講的關於《詩經》的課聽者寥寥,然而,在精神病院,楊科被院長指派給病人們講解 《詩經》,竟得到大學里從未有過的禮遇:病人們反響無比強烈,掌聲雷動。——這是 《詩經》的第一次“回家”。不久,楊科逃離精神病院,回到耙耬山深處的老家寺村,那裡有他的初戀情人玲珍在苦苦等待他。在老家縣城,楊科整日混跡於皮肉市場“天堂街”,與坐台小姐們成了好朋友。除夕之夜,她們在賓館里聽他講解《詩經》,一個個竟然聽得如醉如痴,成為楊科最求知的學生,最熱忱的知己。——《詩經》又一次“回家”。可是,就在此刻,楊科的初戀情人玲珍卻死了,他又狂熱地愛上了玲珍的女兒小敏。在小敏和李木匠的新婚之夜,他竟然掐死了新郎,成為殺人犯。在逃亡中,他發現了“詩經古城”。楊科趕緊回到燕清大學,急於要將這一重大發現公諸於世。可是他的《風雅之頌》已經改頭換面,成了妻子趙茹萍的《家園之詩》,趙茹萍不僅因此而登上學術寶座,而且公開和李光智同居,並且要和楊科離婚。正當楊科要徹底揭穿他們時,他又一次糊裡糊塗地被學校送往精神病院。楊科又一次帶著《詩經》逃離燕清大學,領著天堂街的小姐和一批專家、教授逃向“詩經古城”,繼續朝著被孔子刪掉的冥冥存在的《詩經》遺篇逃亡。
《風雅頌》採用第三人稱有限視角展開敘述的,大部分篇幅楊科作為敘述主體與其他角色處於無法溝通的狀態,即使有溝通,也僅僅停留在世俗層面,精神上十分孤獨,焦慮,惶然。文本採用無對話的傾訴式敘述來強化主人公惶惑、迷惘和孤獨的精神狀態,一定程度上疏離了閻連科慣常的話語風格。文本還將精神文化危機和生命失重的庄正主題置換為猥褻、調侃意味十足的話語,呈現出失落、孤獨、迷惘、壓抑后的話語狂歡。最能體現猥褻、調侃、狂躁話語特徵的敘述是楊科被指為精神病後極度無奈的發泄。

作品影響


《風雅頌》被評為2008年度《南方周末》唯一虛構類年度原創小說,同年《亞洲周刊》全球華語10部好書之一。

作品評價


正面評價
南方周末》2008年度圖書年度原創榜終審委員會:這部作品直面現實,也貫注了閻連科的批判激情。他在刻畫當今時代一個小人物失敗的命運中,抗拒了時代的荒誕與異化。傳統中國經典文化與鄉土文化的混雜,其實也包含著對中國文化之當代命運的反諷性思考。形式感強,故事稀奇,但並未因此而變得內容蒼白無聊。作家對當代中華文明的崩潰有真實的痛苦。文字有生氣,情感有根柢。作家本人深厚的鄉村生活經歷,是支撐這部作品的基礎。“原創”其實就是一種生長,這部書有生長感。
西部·華語文學》執行主編林建法:對這樣一部具有高度象徵性的小說,把它的象徵性情境與現實生活做對照,指責其不合生活邏輯,顯然有違作者的創作初衷,是舍本求末之舉。小說從性的角度切人,單刀直人地揭示了當下知識分子的精神困境,有其深刻、獨到之處,而且反映了閻連科一貫直面現實社會的創作精神,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負面評價
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莉:楊科的生活細節和心理活動中,沒有體現出一位執著的《詩經》研究者與一位普通的古典文學學者的區別。小說中人物身份的不可信,成了讀者閱讀小說的最大障礙。另外,以《詩經》中的詩句作為標題或引言別具想象,但問題是這些詩句沒能如“水”般浸入整部小說成為其內在的肌理。作為“風雅頌”的標題和作為《詩經》的背景——小說新的形式探索和內在精神支撐間沒能“和諧相處”。形式與內容的“表裡不一”最終使小說失去了該有的神性與高度。
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評論家邵燕君:閻連科對大學體制環境和精神實質缺乏基本了解,對知識分子進行了肆意嘲弄、歪曲。明眼的讀者很容易看出小說的破綻,閻連科對大學精神缺乏基本了解,更談不上對知識分子的精神傳統有深入研究。在這樣的前提下,對知識分子的嘲弄,只是凸顯了作者對學術的不尊重,對人性的不尊重。而利用北大等一些高校的價值系統大做文章,其用心可疑。
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評論家李雲雷:小說堂而皇之地影射北大。批評北大當然可以,但這樣無中生有地“影射”,卻是批錯了地方,又用力過猛。作者對大學與文化界的情況及其運作機制很不了解,卻裝作一副瞭然於心的樣子,又施之於猛烈的批評,批評不到點子上,隔靴搔癢,有些可笑。

出版信息


名稱出版時間出版社
風雅頌2008年6月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8年11月麥田出版社
2010年6月河南文藝出版社
2012年5月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6年10月河南文藝出版社

作者簡介


閻連科,1958年出生於河南嵩縣,1978年應徵入伍,1985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政教系、1991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79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情感獄》、《日光流年》、《堅硬如水》、《受活》、《風雅頌》、《四書》等十部,中、短篇小說集《年月日》、《黃金洞》、《耙耬天歌》、《朝著東南走》等十餘部,散文、言論集十二部;另有《閻連科文集》十六卷。曾先後獲第一、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第三屆老舍文學獎和其他國內外文學獎項20餘次。
閻連科入圍2013年度英國曼布克獎短名單,並獲得第十二屆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其作品被譯為日、韓、越、法、英、德、義大利、荷蘭、挪威、以色列、西班牙、塞爾維亞等20種語言,在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