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燒傷研究所
全軍燒傷研究所
全軍燒傷研究所即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燒傷治療聯合體,前身是解放軍總醫院燒傷科,始建於1958年,是國內組建最早的燒傷整形專業學科之一。學科建立50年來,在以盛志勇院士為代表的幾代專家教授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建設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的綜合性學科,是碩士、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和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1996年被批准為全軍燒傷研究所,2000年晉陞為全軍重中之重建設學科,2006年成立解放軍總醫院燒傷整形醫院,2007年成為國家重點學科。
研究所下設臨床部(燒傷整形科)和基礎部(創傷研究室),擁有獨立的燒傷研究所大樓,醫教研用房面積達10000平方米。臨床部包括門急診(包括單獨的掛號、收費、藥房、清創室、搶救室、留觀室)、燒傷整形病區(3個,包括重症監護單元2個,展開床位130張)、手術室(5間,其中萬級凈化手術室3間)、整形美容中心、毛髮移植中心、功能康復室、皮膚護理室、皮庫、國際組織工程中心和圖書資料室,每年收治來自海內外的燒傷、整形和美容患者2000名左右,年均門診量4.2萬人次左右。基礎部包括全軍創傷修復重點實驗室、膿毒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與免疫實驗室。《感染、炎症、修復》雜誌是國家核心期刊。學科擁有先進的醫療、科研設備,總價值達4500餘萬元。有獨立的科室網頁和燒傷整形專科資料庫,實現與軍隊衛生信息網路中心聯網,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對外學術交流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學科。
學科以危重燒傷、複合傷救治及併發症防治和後期整復、美容整形、康復治療為臨床特色,涵蓋燒傷早期救治、後期整復、美容整形、功能康復、皮膚護理、心理治療等各個方面。在危重燒傷、複合傷及膿毒症和MODS防治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毀損性組織缺損的修復和組織工程材料的研製和應用、毛髮移植、創面癒合及瘢痕防治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方面處於國際先進水平;體表器官缺損和畸形的整復、燒創傷后的功能和心理康復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整形美容形成特色,乳房、顱頜面、眼、耳、鼻、外生殖器官的整形處於國內先進水平。累計收治病人數20000餘例,燒傷總治癒率達99.85%,LA50達98.97%,遠高於英、美等發達國家,同時承擔國家、軍隊戰備應急救治任務及中央保健會診工作,近年來先後30餘次主持全國、全軍成批危重燒傷、複合傷和化學武器傷患者的救治工作,如2006年大興安嶺森林火災35名嚴重燒傷合併重度呼吸道損傷武警官兵、2003年齊齊哈爾“8﹒4”事件44名芥子氣中毒患者的救治等,救治範圍涉及17個省、市、自治區,是我國危重燒創傷救治的重點支持單位和指導單位之一。功能康復室國內建立最早,在燒創傷后的瘢痕防治和功能鍛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治療方案,並擁有國內一流的主動和被動功能鍛煉設備。系統的綜合功能康復療法使患者從外觀到功能、從心理到生理都得到滿意康復,大大提高了其生活質量。皮庫自1973年建立以來不斷發展,成為全國最早、儲量最大的皮庫,已儲存相當於410個成年人的皮膚,除滿足本所搶救用皮之外,還支援了全國25個省市、100多家醫院,被國內同行譽為“質量最好、成活率最高的異體皮”,為提高大面積深度燒傷治癒率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科始終堅持臨床與科研並舉,理、工、醫相結合,以我軍新時期軍事戰略思想為指導,以為打贏未來高新技術局部戰爭提供技術儲備為研究目標,以戰、創、燒傷救治基礎理論和臨床治療為研究重點,形成了鮮明的研究特色,科研實力雄厚,成果豐碩。主要科研方向為危重燒傷、複合傷及膿毒症和MODS防治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組織工程修復材料的研製和應用、創面癒合及瘢痕防治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燒創傷后功能康復與心理康復的研究等方面,科研課題獲得包括國際科研合作課題(NIH課題,與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燒傷中心合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和面上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973子課題、863子課題、國家公益性行業專項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首都醫學發展基金、全軍重大課題、指令性課題、臨床新技術重大項目、面上項目等在內的各級科研基金資助60餘項,資助金額達3000餘萬元。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4項,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八五”全軍後勤重大科技成果獎3項、“九五”全軍後勤重大科技成果獎2項、“十五“全軍後勤重大科技成果獎4項,獲得國家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600餘篇,其中英文論文100餘篇,主編、副主編出版學術專著16部,參編30餘部。
學科具有較強教學實力,是國家燒傷和整形醫師培訓基地、碩士、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和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擁有博士生導師11名,碩士生導師5名,先後培養碩士、博士、博士后科研人員50餘名,培養來自多個國家的留學生、全國各地的進修醫師600餘名,其中許多醫師已走上所在醫院、科室的領導崗位,成為學術帶頭人,學科也以良好的教學效果榮獲總後勤部院校優秀教學獎。1994年開始,學科每年在北京舉辦面向全國招生的燒傷學習班,1999年開始每年舉辦全軍繼續醫學教育一類項目學習班,2004年開始每年舉辦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為全國、全軍輸送了大批燒傷、整形專業人才,為我國燒傷醫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
學科成立50年來,湧現了一批蜚聲海內外的燒傷、整形專家,目前擁有主系列人員40名,其中高級職稱24名,碩士以上學位者29名,有出國留學經歷者14名;擁有總後科技金星2名、科技銀星1名、科技新星2名。盛志勇院士是目前我國燒傷專業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燒傷事業開拓者之一,曾擔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名譽顧問等重要學術職務,現任《解放軍醫學雜誌》主任編委、《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雜誌》副主編、國際燒傷學會機關報《Burns》雜誌編委、國際燒傷學會資深會員、美國和加拿大創傷學會及以色列燒傷學會榮譽會員。曾獲全軍首屆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總後優秀科技人才建設伯樂獎,被授予總後勤部“一代名師”並榮立一等功。是美國創傷外科學會Fitts報告者中唯一的中國人。被聘為清華大學、南開大學、暨南大學教授。柴家科教授目前擔任中央保健會診專家、國際燒傷學會執行委員會執委兼東南亞區域代表、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北京市燒傷外科學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南開大學教授、山東大學教授、《Crit Care Med》、《Am J Physiol》等國內外22家著名雜誌副總編、編委或審稿人。榮獲首屆中國醫師獎、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會貢獻獎、黎鰲燒傷基金一等獎、解放軍四總部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被評為全國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總後科技金星、和諧中國十佳健康衛士、首都十大健康衛士,2005年中央軍委胡錦濤主席簽署命令,授予一等功,是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學科成員在國內外燒傷、整形美容和基礎研究領域擔任100餘項重要學術任職和40餘家國內外學術期刊總編、副總編、編委或審稿人。醫院10餘次主辦國際、全國和全軍專業學術會議,先後與美國哈佛大學、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著名專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的科研合作關係,每年接待來訪外賓10餘批。先後被評為“總後十佳文明單位”、“總後基層全面建設先進單位”、“總後學習成才先進單位”、“北京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總後基層先進黨組織”、“總後先進黨支部”、“總醫院基層建設標兵單位”,多次榮立集體一、二、三等功等獎勵,盛志勇院士和柴家科院(所)長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目前在盛志勇院士的指導和柴家科所長的帶領下,全體同志齊心協力,為把國家重點學科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燒傷、整形專業救治基地、科研創新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