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伊舞

玉樹伊舞

玉樹伊舞(弦子舞),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伊”既是各種歌舞的統稱也可指區別於其他民間歌舞的單一的弦子舞,可解釋為舞、歌舞。“伊”的產生比“卓”更早,它相對“卓”所受宗教影響較小,是玉樹地區最民眾化的舞蹈。

伊舞:世俗生活的體現


玉樹伊舞產生於舊石器晚期,那時,藏族先民已經開始了游牧生活,在放牧之餘,智慧的先民們為了表達情感、傳遞信息,根據勞動號子,創作原始音樂。隨著藏族語言的出現,這樣的音樂又升華為了歌。
藏族的原始歌曲內容寬泛,歌詞簡單,曲調古樸,十分適合舞蹈的配樂。因為歌的產生,藏族先民們便根據歌曲鏗鏘的韻律發明了舞蹈,這樣的舞蹈在瀾滄江、通天河兩岸地區農業相對發達的囊謙縣、稱多縣迅速傳播,這就是伊舞的雛形。最初的伊舞是人們在婚嫁慶典和生產勞動之餘一種自娛自樂的方式,跳伊舞時,男女青年圍著篝火,以舞傳情,以歌達意,後來伊舞因其熱烈歡快的特性逐漸發展成為了一種群眾聚會時的大型演出。
就藝術形式而言,伊舞歌必舞,舞必歌,二者不可分割,這就對表演者的藝術功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為一種普及性很廣的舞蹈形式,自然也就養成了藏族人“會走路的人都會跳舞”的藝術氣質。
伊舞的舞蹈動作和技巧更是來源於生活,善良的人們從騎馬、狩獵、趕羊、打場、擠奶、剪羊毛、打酥油等生產勞動姿態中獲取了藝術的靈感,並將這些動作提煉成了樸素的舞蹈元素,這就使得伊舞成為了反映玉樹藏族人民生活風貌的百科全書。
伊舞是一種集體舞,表演時,成百上千的表演者在卓邦(領舞)的帶領下,不停地變換著隊形,每一種隊形都具有深意,比如半圓的隊形代表月亮,圓形的代表太陽,此刻的舞蹈就成了人們獻給神靈的敬舞。
藏族人民對熱烈奔放的伊舞十分迷戀,他們時常通宵達旦,一跳就是好幾天。如今的伊舞,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程序,序舞、正舞、大圓舞,這樣的程序,更是為伊舞的表演增添了幾分優雅、幾分莊重。

歷史溯源


玉樹藏族自治州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的地區都是草原,自舊石器晚期、新石器時代,藏族的先民就生息於這裡,以游牧、狩獵為主,原始的人們為了相互表達內心情感、傳遞信息,根據日常勞動呼聲、勞動節奏,發現原始音樂,也會模仿與他們朝夕相處的他們所欣賞和崇拜的飛禽走獸的動作和聲音來相互娛悅,如小鳥、雄鷹、獅子等。
隨著藏族語言的出現和發展,繼而產生了歌,歌所表達內容十分寬泛,歌詞簡單,調式古樸,以口耳相傳的形式廣為流傳,繼而又有了謠。
隨著它們的發展和完善,在瀾滄江、通天河兩岸地區,農業相對發達的玉樹縣、囊謙縣和稱多縣等農業區,模仿遠古時期人們手挽手圍獵的動作,或農業區打場時,將牲畜趕到地中間人們手挽手包圍牲畜,來回踩場發展而來,便產生了“伊”這種自娛自樂的舞蹈形式,以圓圈舞最具備這種原始特徵。是謂“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伊”后又傳入雜多縣曲麻萊縣等牧業區,在玉樹地區廣泛流傳。由於其參與性、隨意性和娛樂性都很強,歌舞使用最通俗最樸實的語言,深刻的表現人們對現實生活所懷有的深情厚意,真實的表達人們美好的理想和真誠的願望,展現了群體舞蹈龐大的氣勢。

分佈及影響


玉樹伊舞流傳於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樹藏族自治州一帶,漸漸被玉樹周遍安多地區的農牧民接受和喜愛。到了公元十六世紀玉樹“伊”在青藏地區非常盛行。
“伊”的舞蹈動作和技巧吸收了玉樹地區農牧民游牧生活的養料,是從騎馬、狩獵、趕羊、打場、擠奶、剪毛、打酥油等生產勞動姿態中吸取動作發展提煉而成,生活氣息濃郁,是反映玉樹藏族人民生活風貌的百科全書。
最初的“伊”只是人們在喜慶婚嫁或生產勞動之餘男女青年在宿營的草場圍著篝火,自娛自樂的一種形式,后發展到在官方舉辦的賽馬射箭等大型活動和節日慶典時組織表演性演出。

藝術特色


“伊”的旋律、曲調相對其表演形式和內容較為規範,各有一定之規,尤其部分流傳下來的古曲,有其固有的調式。但大都以一段深情豪放的慢板段和一段歡快奔放的快板段組成,在音樂旋律中慢、快板其調式調性不改變,快板由慢板壓縮而成,旋律歡快流暢,節奏明快,曲調從舒緩漸至熱烈、奔放,富有典型的高原風韻。有笛子、牛角胡等器樂簡單的伴奏,亦可無器樂伴奏。
“伊”的唱詞有口口相傳下來的固定唱詞,但也可應情應景即興創作,一句一般只有六個字,歌曲題材既有敘詠歌又有敘事歌,唱詞內容多為讚美自然、宗教、勞動和人物,歌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產資源,讚頌勤勞智慧的人民,以及唱不完的衣食住行和說不完的風土人情,解放以後又加入了許多歌頌共產黨、歌頌政策和新社會的內容。其歌詞多為一至二段體,男女各半圍成圈,先由男隊唱一遍“伊”的歌詞,然後女隊重唱一遍,男女聲剛柔相濟,此起彼伏,且歌且舞,舞蹈自始至終同步進行。女子要求腿腳不可抬的過高,肢體輕盈,展示出柔曼、飄逸、張力之美,男子則矯健、粗獷灑脫,舒展流暢,如展翅雄鷹,整個舞蹈由輕歌慢舞逐漸推向狂歌勁舞的高潮,展示了玉樹傳統藏族歌舞的古典韻致。
舞者衣飾也無特別規定,在較為隆重的場合要求男女舞者身著鑲有水獺皮的寬袖藏袍內配長袖襯衫;男子下身穿白色綢褲,腳穿馬靴並且系銅製串鈴,腰系五顏六色的彩帶並佩掛以金銀為主要材質鍛造的腰刀;女子則頭戴琥珀,頸項配戴松石等製成的項鏈,腰系大小兩條腰帶,並佩帶鑲嵌奇珠異石金銀質地的小藏刀及針線盒等配飾,腳穿自製藏靴。

表演形式


“伊”在為大型節慶組織演出時以“序舞”、“正舞”、“大圓舞”的程序演出。
• 序舞以向四方來賓敬酒獻禮的動作為主,舞蹈場面頗為生動感人;
• 正舞則以讚美家鄉山河,歌頌幸福生活,表達男女青年純真愛情的內容為主流;
• 大圓舞就是大結局,它的唱詞由五穀豐登、人丁興旺、國泰民安等吉祥內容構成,它是整場節目能否協調、均衡的關鍵。
“伊”的隊形豐富多樣,其中有與宗教圖騰有關的“多傑加章”(十字金剛形)、“永忠英慶”(萬字形)、“東尕英慶”(右旋海螺形)、“尼達卡者”(日月相輝)和在自娛性的舞會上,多半採用的圓圈舞形等幾種古老隊形為主要,不管採用何種隊形跳舞,均按順時針方向轉圈。

伊舞種類


玉樹農牧民習慣性經常跳的“伊”主要有:
• “過伊”,以娛樂為主,如《阿拉它拉》、《央金卓尕》和《贊丹充絡雅松》等;
• “巴伊”,主要流行於囊謙地區,它最早來源於四川巴塘等地;
• “瓊伊”,在大型慶典、宗教儀上表演,以敬酒為主;
• “多伊”,規定了一定舞蹈內容;
• “儂伊”,早期貴族大家庭由家庭成員和僕役及家丁共同參與,家庭內部娛樂時跳的。
其中只有“瓊伊”參與人數較少,要求女子手捧藏式小銀碗(斟酒的器具)和潔白的哈達,男子手捧酒壺,約十人上下。而其他的“伊”則由數十人甚至上百人一起跳,氣氛歡快熱烈,場面十分龐大。

玉樹伊舞特點


玉樹地區的伊舞最突出的特點是其具有極強的娛樂性和群眾性。對舞者的年齡、性別均無特別的要求,不受人數限制,進退自由,老少皆宜,表演時邊歌邊舞,手舞足蹈,且跳法不加任何雕飾,古樸純真。尤其演出越近結尾,舞蹈難度越大,動作變化隨之增多,並常以各種有節奏的呼聲、口哨推進高潮,場面極富感染力,氣氛異常熱烈,使得表演者和觀賞者眼、耳、心都得到極大的愉悅,甚至興奮,娛人娛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