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處厚

韋處厚

韋處厚(773年-828年),本名韋淳,字德載。京兆府萬年縣(今陝西西安市長安區)人。唐朝宰相、文學家、藏書家,監察御史韋萬之子。

韋處厚出身京兆韋氏逍遙公房。自少博涉經史,勤於著述。元和初年,舉進士第,又擢才識兼茂科,授集賢校書郎,出為開州刺史。后舉賢良方正科異等,為宰相裴引直史館,補咸陽縣尉。歷仕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忠厚寬和,耿直無私,頗受愛重。官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監修國史,封靈昌郡公。太和二年(828年),韋處厚因急病薨逝,年五十六。獲贈司空。

韋處厚酷嗜文學,篤好典籍,藏書至萬餘卷,並且多手自校勘書籍,世稱善本。著有《六經法言》、《德宗實錄》、《憲宗實錄》、《大和國計》、《翰苑集》等,多已佚失。《全唐文》錄有其文。

人物生平


韋處厚原名韋淳,為避憲宗名諱,改名韋處厚,字德載,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大臣。
元和初年(806年),進士及第,授校書郎。元和三年(808年),舉賢良方正,以優異成績登才識兼茂科。宰相裴監修國史,奏韋處厚以本官入直史館,遷右拾遺,轉左補闕時,曾數次上疏進諫,人忠言切,元和中後期,歷任禮部員外郎、吏部考功員外郎、開州刺史、戶部郎中,知制誥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唐憲宗暴薨,唐穆宗即位。看中韋處厚的學問,召為翰林院侍講學士,轉中書舍人,連同路隨等人向穆宗講授《毛詩·關睢》、《尚書·洪範》等篇,受賜緋魚袋。公事之餘,酷嗜文學,篤好典籍,藏書萬餘卷,並且多手自校勘書籍,世稱善本。
穆宗皇帝年輕荒唐,不理朝政,貪圖遊獵和酒色。韋處厚忠於皇家,見此心中頗憂。並將《六經》精華章句,擇編成《六經法言》20篇,送給唐穆宗閱讀,希望穆宗自珍自勉。唐穆宗賜其金紫魚帶。當年閏十月,加權知兵部侍郎。當時正在修撰的《憲宗實錄》未完成,穆宗詔命處厚和路隨兼充史館修撰,撰寫《憲宗實錄》。
長慶四年(824年)元月,唐穆宗因病而卒,長子李諶繼位,是為唐敬宗,擢為兵部侍郎,為李紳辯白,加翰林學士。
寶曆二年十二月(827年),唐敬宗被神策軍官佐劉克明等人殺害。劉克明等擁立憲宗之子、絳王李悟掌國事。內樞密使王守澄、禁軍中尉梁守謙等又殺絳王,擁立穆宗子、江王李昂繼位。李昂有所猶豫,韋處厚進諫說:“《春秋》之法,大義滅親,內惡必書,以明逆順;正名討罪,於義何嫌?安可依違,有所避諱!”李昂採納韋處厚之言,同意即位,是為唐文宗。
文宗即位后,韋處厚以佐命之功,拜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監修國史,加銀青光祿大夫,晉爵靈昌郡公。為人忠厚寬和,立身正直,耿介無私,官員不敢私下拜謁。身在相位,務在濟時,不為身計。中外補授,鹹得其宜。文宗雖然親理朝政,但容易輕信,朝令夕改。韋處厚諫勸文宗慎重行事,勿輕信輒改,並推薦裴度、竇易直等名臣。在朝立身正直,官員不敢私謁。急於用才,往往棄瑕錄用。
太和二年(828年)十二月,韋處厚因急病而逝世,時年五十六歲,追贈司空。

人物評價


劉昫:衛次公、鄭絪、韋處厚、崔群、路隨等,皆以文學飾身,致位崇極。兼之忠讜,垂名簡書,茲實有足多也。……處厚危言切議,振士友之急,稱同列之善,君子哉! ②衛、鄭、韋、路,兼之博陵。文學政事,為時所稱。
宋祁:處厚事穆、敬、文三宗,主皆弗類,而一納以忠,寧不謂以堯事君者邪?

個人作品


韋處厚在唐憲宗時,家居長安,公事之餘,酷嗜文學,篤好典籍,藏書至萬餘卷,並且多手自校勘書籍,世稱善本。著有《六經法言》等文集,撰有《德宗實錄》50卷、《憲宗實錄》及理財治國著作《大和國計》20卷等,其中《憲宗實錄》未及成書而卒。這些著述至今多已佚失。
《全唐文》收錄有韋處厚的十一篇文章:《答李德裕丹箴詔》、《進六經法言表》、《代裴度論淮西事宜表》、《論裴度不宜擯棄疏》、《論左降官准舊例量移疏》、《請明察李逢吉朋黨疏》、《駁張平叔鹽法議》、《對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策》、《上宰相薦皇甫書》、《翰林院廳壁記》、《興福寺內道場供奉大德大義禪師碑銘》。 《全唐詩》錄其存詩12首。

軼事典故


辯白李紳

宰相李逢吉專斷朝政,乘機誣陷戶部侍郎李紳曾反對擁立唐敬宗李湛。年僅十六歲的敬宗不明真相,李紳面臨死罪,滿朝文武官員無人敢言。韋處厚與李紳為同年進士,上疏為其辯冤。他說:李紳是前朝重臣,即使有過失,也應讓他有改過的機會。況且無過無罪,是受李逢吉朋黨的誣陷。《詩》云:讒言罔極,交亂四國。自古帝王,未有遠君子、近小人而致太平者。他又列舉德宗建中年間的舊事說理:楊炎為替元載報仇,而陷害劉晏;盧杞上台後,誣陷楊炎,使朝政大亂,陛下應引以為戒。敬宗聽了,有所省悟,將李紳免死,貶為端州司馬。

勸誡敬宗

敬宗年輕貪玩,一月之中僅上朝三四次。韋處厚憂慮國事,因進諫說:“臣在前朝身為諫官,沒有冒死勸諫先帝(指唐穆宗),致使先帝好畋及色早亡,臣當死罪。然所以不死,是因為陛下你時在春宮,年已十五。今皇太子僅一歲,我不能不冒死進諫。”敬宗明白韋處厚的苦心好意,賜其錦、銀器等,以示納諫。

史料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九》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