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鐵3號線

杭州地鐵建設中線路

杭州地鐵3號線(Hangzhou Metro Line 3),是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境內一條建設中的地鐵線路,為杭州城市軌道系統的骨幹線,其標誌色為檸檬黃色。

杭州地鐵3號線,線路西起餘杭區吳山前村站(餘杭主線),北起西湖區小和山站(小和山支線),終至臨平區星橋路站。線路途經餘杭區、西湖區、拱墅區、上城區、臨平區,並串聯起杭州西站(建設中)、小和山高教園、西溪濕地、汽車西站、武林廣場西湖文化廣場、大關社區、城北區塊、半山、丁橋天都城。未來可能延伸至臨平區運河街道。

杭州地鐵3號線全長52.9千米,採用全地下敷設方式,共設39座地下車站,列車採用A型列車6節編組

線路參數


基本信息
類 型城市軌道交通(地鐵)
系 統杭州地鐵
狀 態建設中
一期起訖站(主線)文一西路站 / 星橋路站
一期起訖站(支線)百家園路站 / 小和山站
線路數據
線路長度一期工程主、支線全長52.9km
車站數量35座(全部為地下站)
控制中心1座(七堡控制中心)
屏蔽門所有車站全部安裝
類 型地下
停車場1座(小和山停車場)
車輛基地1座(星橋車輛基地)
軌道車輛
軌道數2
軌 距1435mm
鋼軌規格50kg/m
線路形式隧道線路
車輛編組AH型車6節編組
製造單位杭州中車車輛有限公司
電力供應
主變電站110/35kV主變電所
主變電所4座(良睦變、天目變、新天地變、星橋變)
註:良知變為(3、12 號線共享)、天目變為(2、3號線共享,已建)新天地變為(3、4、5 號線共享)、星橋變(在星橋車輛基地內)

三號線規劃相關背景


(1)軌道交通線網規劃
2016年2月6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以杭政函[2016]33號對《杭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調整》進行了批複。2025年形成10 條軌道線,線網總規模約423.5km,設站228 座,換乘站39座。
其中,3號線呈“Y”線運營,主線由臨平紅豐路站至未來科技城的文一西路路站,線長約43.8km,支線由百家園站至小和山,長約8.4km。3號線全長52.2km,設站37座,其中換乘站8座,可與地鐵1號線、2號線、4號線、5號線、9號線、10號線、臨安城際鐵路等7條線路形成換乘。
(2)軌道交通建設規劃
①建設規劃概況
2016年12月12日,國家發改委以發改基礎[2016]2639號《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2年)的批複》批准了杭州市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的10條線路。
其中對杭州地鐵3 號線一期工程批複如下:3 號線一期工程主線自文一西路站至星橋路站,支線自小和山至百家園站,線路長52.2公里,設站33 座,投資377.59 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7~2021年。
②建設規劃與設計方案的差異
除新增創遠路站、訪溪路站2座地下車站外,初步設計方案與三期建設規劃3號線一期工程的批複方案及規劃環評方案基本一致。

站點設置


車站列表

站名車站型式換乘
主線
吳山前村站地下
石祥路站地下杭州機場軌道快線(規劃中)
火車西站站地下杭州機場軌道快線(規劃中)
倉興街站地下
文一西路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綠汀路站地下三層雙島換乘車站
杭州地鐵5號線(運營中)
杭州至臨安城際鐵路(運營中)
創遠路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良睦路站地下三層島式車站
高教路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杭州地鐵12號線(規劃中)
聯勝路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訪溪路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百家園路站地下三層雙島式車站杭州地鐵14號線(規劃中)
花塢路站地下三層島式車站
汽車西站站地下三層島式車站
古墩路站地下三層島式車站
古盪新村站地下三層島式車站
古盪站地下三層島式車站
玉古路站地下四層島式車站杭州地鐵10號線(建設中)
松木場站地下二層雙島式車站
武林門站地下三層島式車站杭州地鐵2號線(運營中)
武林廣場站地下二、三層疊島式車站杭州地鐵1號線(運營中)
西湖文化廣場站地下二、三層疊島式車站
杭州地鐵1號線(運營中)
杭州機場軌道快線(規劃中)
潮王路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香積寺路站地下三層島式車站
大關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沈半路站地下三層島式車站杭州地鐵5號線(運營中)
東新東路站地下二、三層疊島式車站杭州地鐵4號線(運營中)
康寧路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華豐路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同協路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筧丁路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丁橋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天豐路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天都城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星橋路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星河南路站地下
邱山大街站地下杭州地鐵9號線(建設中)
臨平北站站地下
紅豐路站地下
支線(遠期拆分延長為杭州地鐵14號線)
百家園路站地下三層雙島四線換乘站杭州地鐵14號線(規劃中)
小和山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科技學院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杭州地鐵12號線(規劃中)
工業大學站地下二層側式車站
留下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註:該線路暫未開通,粗體換乘為現有換乘,斜體站為北延段,東延段規劃車站。

車站工程

1.文一西路站
本站位於文一西路與景騰路交叉口以北,沿景騰路南北向布置,設停車折返線。車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29252平方米。
2.綠汀路站
本站位於規劃水鄉北路和綠汀路交叉口,沿水鄉北路東西向布置,地下三層島式車站,為3號線、5號線、杭臨線三線換乘站。3號線與杭臨線在地下三層同台換乘,與5號線在地下二層疊島換乘,有效站台寬度均為1米,換乘站總建築面積55093平方米
3.創遠路站
本站位於規劃創遠路和水鄉北路交叉口以西,沿水鄉北路東西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設單渡線,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為17668平方米。
4.良睦路
本站位於良睦路和規劃豐翠路交叉口北匕側,沿良睦路南北向布置,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16548平方米。
5.高教路站(同步實施規劃12號線車站)
本站位於高教路和五常大道交叉口,為3號線與規劃12號線T型換乘車站。3號線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沿五常大道東西向布置;12號線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沿高教路南北向布置,有效站台寬度均為14米,換乘站總建築面積30616平方米。
6.聯勝路站
本站位於聯勝路和荊常大道之間,沿五常大道東西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設雙停車折返線,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28318平方。
7.訪溪路站
本站位於五常大道和訪溪路交叉口東側,沿五常大道東西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12013平方米。
8.百家園路站
本站為主、支線雙島平行同台換乘站,位於百家園路與天目山路交叉口,沿天目山路東西向布置。本站與市政快速路隧道和綜合管廊合建,地下一層為市政隧道,地下二、三層為地鐵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4米,總建築面積55781平方米。
9.花塢路站
本站位於天目山路與花塢路路口,沿天目山路東西向布置。本站與市政快速路隧道合建,地下一層為市政隧道,地下二、三層為地鐵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6.6米,總建築面積16408平方米。
10.汽車西站
本站位於天目山路與紫金港路交叉口西側,沿天目山路東西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設置單渡線,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217444平方米。
1.古墩路站
本站位於古墩路和天目山路交叉口,沿天目山路東西向布置。本站與市政快速路隧道合建,地下一層為市政隧道,地下二、三層為地鐵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6.2米,總建築面積14132平方米。
12.古盪新村站
本站位於豐潭路和天目山路交叉口,沿天目山路東西向布置。本站與市政快速路隧道合建,地下一層為市政隧道,地下二、三層為地鐵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6米,總建築面積13164平方米。
13.古盪站
本站位於古盪綠色廣場南側,沿西溪路東西向布置,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4米,總建築面積14284平方米。
14.王古路站(同步實施10號線車站)
本站位於玉古路與求是路交叉口,為3號線與10號線型換乘車站。8號線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設雙停車線,沿求是路東西向布置;10號線為地下
三層島式車站,沿王古路南北向布置,有效站台寬度均為13米,換乘站總建築面積4419平方米。
15.松木場站(同步實施規劃預留遠期線車站)
本站位於杭大路和曙光路交叉口西側,沿曙光路東西向布置,為3號線與規劃預留遠期線雙島四線平行換乘站,地下二層島式車站,有效站台寬度
均為13米,總建築面積27820平方米。
本站位於環城西路與體育場路交叉口西側,沿體育場路東西向布置,與已建成2號線一期車站通道換乘,3號線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4米,總建築面積為16512平方米。
17.武林廣場站
本站位於武林廣場下方,為1號線與3號線雙島同站台換乘車站,地下二層有效站台寬20米、地下三層有效站台寬10米,總建築面積24875平方米。本站已建成
本站位於中山北路與文暉路交叉口南側,沿中山北路南北向布置,為1號線與3號線雙島同站台換乘車站,地下二層、三層有效站台寬均為14米,總建築面積46071平方米。本站已建成
19.潮王路站
本站位於潮王路與河東路交叉口北側,沿河東路南北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設單停車線,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27802平方米
20、香積寺路站
本站位於香積寺路與長樂路交叉口北側,沿長樂路南北向布置,為地下三層島車式站,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16570平方米
21.大關站
本站位於大關路與上塘路交叉口東側,沿大關路東西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16070平方米。
22.沈半路站
本站位於沈半路和舟山東路交叉口南側,為3號線與5號線型換乘車站。3號線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沿沈半路布置,設單渡線及與5號線的聯絡線,有效站台寬度13.8米,總建築面積29640平方米
23.東新東路站
本站位於新天地街和長浜路交叉口,沿新天地街東西向布置,為3號線與4號線同台換乘站。車站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有效站台寬度均為16米,總建築面積26687平方米
24.康寧路站
本站位於永潮街與竹清路交叉口南側,沿竹清路南北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13292平方米。
25.華豐路站
本站位於華豐路和華中路交叉口,為3號線與規劃6號線三期型換乘車站。為地下二層島式站,沿華豐路東西向布置,有效站台寬度14米。
26.同協路站
本站位於同協路與杭玻路交叉口北側,沿同協路南北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13004平方米
27.筧丁路站
本站位於丁橋路與大農港路交叉口西側,沿大農港路東西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14250平方米。
本站位於大農港路與長虹路交叉口東側,沿大農港路東西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設單出入段線,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18538平方米。
29.天豐路站
本站位於天豐路與天都路交叉口,沿天都路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設單出入段線,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18715平方米
30.天都城站
本站位於天都路與場環路交叉口西南側,沿天都路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12861平方米
31.星橋路站
本站位於天都路與星橋南路交叉口,沿天都路東西向布置,為3號線一期終點站。車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站前設單渡線,站後設雙停車折返線,有效站台寬度12.6米,總建築面積34139平方米。
32.小和山站
本站位於杭州之江專修學院北側,沿留和路東西向布置,為支線起點站。車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站前設單渡線,站後設單停車折返線,有效站台寬度11米,總建築面積20836平方米。
33.科技學院站
本站位於留和路與縱十五路交叉口,沿留和路東西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與遠期12號線型換乘,預留換乘節點。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4米,總建築面積16513平方米。
34.工業大學站
本站位於留和路與東和路交叉口東側,沿留和路東西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分離島式車站,設雙出入場線。車站有效站台寬度為9.5米+9.5米,總建築面積為37261平方米。
35.留下站
本站位於留和路與西溪路交叉口南側,沿留和路南北方向布置,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有效站台寬度14米,總建築面積18530平方米。

項目概況


杭州地鐵3號線:主線長度43.8公里。西起倉前文一西路,經五常、西溪濕地,沿天目山路,途經汽車西站,再至西溪路,曙光路向東至武林門、武林廣場與杭州地鐵2號線、杭州地鐵1號線形成換乘。後向北轉向河東路再到上塘路,然後往東北方向轉到沈半路、廣濟路、大農港路、環場路、天都路,一期止於餘杭區星橋路站,遠期止於臨平紅豐路站。支線長8.4公里,起於3號線主線百家園路站,向西經留和路至留下站,支線遠期延伸至富陽區祝閑路站,經九龍大道與杭州至富陽城際鐵路換乘,並拆分為杭州地鐵14號線。
3號線位於城市的主要客流走廊之上,經過西湖區、下城區、拱墅區、江干區、餘杭區,是城市軌道系統的骨幹線。目的是加強城市西面和東北面與城市中心聯繫。杭州地鐵3號線已於2018年5月13日開工,預計2021年12月通車運營。工期約45個月。

線路走向


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由主線和支線組成。主線線路依次經過了餘杭區、西湖區、下城區、拱墅區、江干區等5個城區。支線涉及餘杭區、西湖區。
主線起點餘杭區文一西路站(預留二期工程延伸至規劃杭州高鐵西站的條件),終點餘杭區星橋站(預留二期工程延伸至紅豐路站的條件)。支線起點西湖區小和山站,終點與主線百家園路站換乘接駁(預留遠期延伸、拆分為14號線的條件)。
3號線一期主線起點文一西路站,終點餘杭區星橋路站,線路全長43.8km,平均站間距1.53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29座,其中換乘站9座,分別與杭州地鐵1號線(2座車站換乘)、2號線、3號線小和山支線、4號線、5號線、10號線、杭臨城際鐵路換乘。3 號線一期工程主線起點文一西路站,終點星橋路站,線路長44.3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31座,其中換乘站11座。3號線主線由文一西路站起依次沿上倉路——水鄉北路——良睦路——五常大道——天目山路——西溪路——曙光路——體育場路——中山北路——河東路——長樂路——大關路——沈半路——白石北路——新天地街——竹清路——華豐路——同協路——大農港路——天都路等主要道路敷設,終點到達餘杭區星橋路站。
3號線一期工程支線起點西湖區小和山站,終點百家園路站,線路長8.6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5座(含百家園路站),其中換乘站2座,分別與3號線主線、規劃12號線換乘。3號線支線由小和山站起依次沿留和路、天目山路敷設。遠期計劃拆分獨立為14號線並延長。
杭州地鐵3 號線一期工程主、支線全長52.9km,共設車站35座。3號線為由西向東北走向的軌道交通骨幹線,連接了餘杭區未來科技城、小和山高教園區、杭州西部居住區、公交汽車西站樞紐站、古盪公交中心站、武林廣場商務區、運河商務商貿中心、創新創業新天地核心區、主城東北部居住區和星橋居住區,加強城市西部、東北部及臨平副城與主城中心的聯繫。3號線一期工程全線設置一座車輛基地(星橋車輛基地,3、14 號線共享)一座停車場(小和山停車場)。控制中心利用1 號線的七堡控制中心(已建成)。新設3座主變電所,分別為良睦變(3、12 號線共享)、新天地變(3、4、5 號線共享)、星橋變(設在星橋車輛基地內)。
杭州地鐵3號線二期工程順接3號線一期工程文一西路站(不含)與星橋路站(不含),向西北與東南延伸終於餘杭區杭州西站與餘杭區紅豐路站。

沿線區塊


北景園、丁橋、華豐、長睦、星橋等城北地塊
3號線一個沒落下
3號線可謂是連接城市西中北的大動脈
西接城西住宅區,中通城市中心金融區,北連城北住宅區。
對於3號線的一動一靜,城北的居民區們最關心,尤其是丁橋板塊,很多人擔心3號線線路調整後會和丁橋失之交臂。
丁橋的居民們這麼擔心,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丁橋大型居住區,居住的人越來越多,這從每天明顯的早晚高峰可見一斑,每天早高峰,由北往南的幾條主要道路,譬如上塘高架、東新路、石橋路等,都是飽和的,而電台里的播報,堵點也是一年一年往北移,從德勝路到大關,再延伸到登雲路早高峰車隊甚至已排到瓜山立交——這一切,都說明,居住在丁橋等城北居住區的居民,越來越多。
杭州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也是這樣的——可能你想不到,遠期3號線的客流可能會超過1號線,其最高斷面客流量甚至還會超過普遍認為會比較擁擠的2號線西北段,達到4萬多人次/小時。
主要原因,可能跟城北大型居住區的居住樓都為高層,而城西很多小區建得早,多為中低層有關,從人口密度上來說,城北會超過現狀城西小區。
雖然人多,但城北的公共交通配套卻比較弱。丁橋的公交線路比較少,最快捷的公共交通就是快速公交3號線,這也導致丁橋人特別盼望地鐵線。
還有餘杭的星橋街道、天都城,人口稠密,房子還在不停的建,人也是越來越多。所以杭州公交集團把從一開始只有3條公交線路(371,535,767,762)擴充到(截止到2017年9月)7條線路(371,535,335,359,345,767,762),其中還可以到鄰近的公交站乘坐另外五條線路(321,330,386,329,1902)還新修建、新延伸了不少於6條道路。居民們雖然感覺得到比以前改善了很多,可去市中心除了乘坐535路(天都城-武林廣場)只能開車,否則需換乘多次,而地鐵一號線是部分居民的選擇,但從天都城到臨平站大概還有6km。對此天都城還特地開通了非杭州公交官方的天都城地鐵專線前往臨平站。星橋的居民也只得或坐386至臨平南站乘地鐵,所以大家很期盼地鐵的開通。相信去武林廣場地鐵站的地鐵迷都知道,一號線站台對面留空的原因就是為了給三號線預留的。所以很多星橋,天都城的居民都很期盼地鐵的聯通。
而從規劃局提供的最新線路來看,這點大家可以放心,3號線一路串聯起了西溪、黃龍體育中心、武林廣場、西湖文化廣場、朝暉小區、香積寺、長樂地塊、拱墅區運河商務區、城北體育公園、新天地,再接著就進入了北景園、華豐板塊、丁橋板塊、長睦地塊和天都城,最後到餘杭星橋居住區。遠期規劃至臨平紅豐橋,或和一號線支線(9號線)形成換乘。
驚喜來啦——
城北的幾個大型居住區,3號線一路串聯,一個都沒落下。

建設進度


2016年12月21日,《杭州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批複,其中包括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
2017年1月17日,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
2017年3月1日,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浙江省發改委批准。工程獲批之後3號線接下來將進入初步設計環節。
2017年4月,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已完成選址公示,根據浙江省發改委組織的3號線一期工程初步設計專家審查會意見,對局部工程進行了微調。
2017年7月,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已完成選一期工程(選址調整)的批前公示。
2017年7月27日,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杭州地鐵三號線已於2018年5月13日開工,2021年12月31日通車運營。工期約51個月。
2017年12月,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開始征借地、綠化管線遷移、交通導改施工。
2018年4月9日,杭州地鐵3號線一期先行段公開環評報告全本。
2018年5月13日,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星橋站開始車站主體結構施工,該站為地鐵3號線首個開始主體結構施工的車站,標誌著地鐵3號線主體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建設意義


3號線呈“Y”線運營,支線未來將拆分成14號線,3號線將連接未來科技城、小和山高教園區、城西居住區、主城中心武林廣場和西湖文化廣場商業中心、城北新城居住區、東部臨平副城等。覆蓋了杭州西部——主城中心——東北部發展主軸,加強了城市西部餘杭組團和東部臨平副城與主城區的聯繫,是杭州市軌道交通線網中城市西向東北方向的軌道交通骨幹線。3 號線連接了規劃高鐵西站(十三五期間建成)、汽車客運西站樞紐站、古盪公交中心站,接駁杭臨城際線。是一條交通樞紐連接線。主要承擔促進杭州社會與經濟發展、支撐引導城市總體規劃、緩解城西和主城嚴重交通擁堵、支持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促進杭州旅遊產業發展、儘早發揮預留工程作用、早日實現杭州軌道交通網路化運營等功能。
杭州地鐵3 號線加強了餘杭組團、臨平副城與杭州主城之間的聯繫,促進了西部餘杭組團、東部臨平副城的發展。因此,杭州地鐵3 號線是實現杭州市總體規劃,強化主城、副城及組團間快速聯繫、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拓展的TOD引導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