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強

西南大學副教授

張永強,男,博士,特聘副教授,中共黨員,1980年9月生,河南虞城人。主要科研方向植物源農藥,植物源殺蟎劑開發。

人物經歷


1998年9月考入西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植物保護專業,2002年7月獲學士學位。2002年9月考入西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2005年7月獲碩士學位。2005年9月考入西南大學攻讀農藥學博士學位,師從趙志模教授和丁偉教授,主要從事植物源殺蟎劑研究。2008年7月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校參加工作。

主講課程


擔任本科生《農藥生物測定》、《農藥殘留與分析》、《天然產物農藥》等教學任務。承擔部分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專題教學任務。

研究方向


從事植物源農藥,尤其是植物源殺蟎劑的研究與開發、天然活性物質的殺蟎作用機理。關注於從黃花蒿薑黃丁香等中藥植物分離純化殺蟎活性物質及進行相關植物源殺蟎劑的創製工作。

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目前主持教育部博士點新教師基金1項(20100182120021),中央直屬高校專項科研經費1項(XDJK2009C140),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CSTCjjA80008),作為主研參加6項煙草病蟲害防治技術方面的課題。
主研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2010GB2F100388)和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CSTC, 2008AC1094),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項目。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14篇,作為副主編出版《蟎類控制劑》1部。
參加的課題
植物源殺蟲劑的研究,(2001-6599,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
薑黃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殺蟎活性研究,(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重慶市優質煙葉有害生物規範化控制技術體系的建立及應用,(重慶市煙草公司項目)
源於薑黃素的殺蟎活性化合物的分子設計及活性評價,(3067139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無公害殺蟎活性物質的仿生合成及新殺蟎劑創製,(CSTC,2008AC1094,2008年度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
發表的主要論文
張永強,丁偉,趙志模,吳 靜,樊鈺虎. 黃花蒿提取物對硃砂葉蟎生物活性的研究.中國農業科學,2008,41(3):720-726.
張永強,丁偉,趙志模. 薑黃素類化合物對硃砂葉蟎的生物活性. 昆蟲學報,2007,50(12):1304-1308.
ZHANG Yong-qiang, DING Wei, ZHAO Zhi-mo, WU Jing, FAN Yu-hu. Studies on Acaricidal Bioactivities ofArtemisia annuaL. Extracts against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 (Acari: Tetranychidae).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8,7(5):577-584.
張永強,丁偉,趙志模,吳靜,樊鈺虎. 不同生長時期黃花蒿提取物對硃砂葉蟎的生物活性. 生態學雜誌,2007,26(12):1969-1973.
張永強,丁偉,吳靜,趙志模. 3種殺蟎劑生物測定方法的比較研究。農藥科學與管理,2007,28(7):50-53.
張永強,丁偉,趙志模,王進軍,廖涵傑. 薑黃對硃砂葉蟎的生物活性. 植物保護學報,2004,31(4):390-394.
張永強,丁偉,趙志模,王進軍,劉麗紅. 中藥植物丁香殺蟲殺蟎活性研究.西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6(4):429-432.
張永強,王進軍,丁偉,趙志模. 昆蟲熱休克蛋白的研究概況. 昆蟲知識,2004,41(1):16-19.
張永強,丁偉,趙志模,王進軍,陶卉英. 嗜卷書虱抗氣性和抗藥性品系呼吸代謝的比較.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3, 25(5):413-416.
嚴少輝,彭心賦,張永強,孫敘. 我國白蟻資源利用的現狀. 昆蟲知識,2008,45(2):336-339.
陳燕芳,丁偉,張永強. 百草枯與草甘膦對蕨類植物的控制作用. 農藥,2007,46(5): 355-356 & 358.
吳靜,丁偉,張永強,周宇傑. 提高青蒿素產量的生物技術研究進展. 中草藥,2007,38(2):305-308.
吳靜,丁偉,張永強,郭文明. 黃花蒿(Artemisia annuaL.)提取物對兩種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 農藥,2007,46(10):713-715 & 718.
馮小桂,丁偉,張永強. 薑黃素苯腙衍生物的合成及殺蟎活性評價.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7,32(3):56-59.

獲獎記錄


第九屆“挑戰杯”飛利浦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全國三等獎;
第九屆“挑戰杯”飛利浦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重慶特等獎;
2005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2005、2006年度重慶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
2003-2004年度蔣書楠獎學金;
2006-2007年度蔣書楠獎學金;
西南大學第五屆侯光炯獎學金;
2003-2004年度校級優秀研究生;
2006-2007年度西南大學優秀博士研究生一等獎;
2006至2007學年度重慶市普通高校學生科技學術創新先進個人;
2008年西南大學優秀畢業研究生;
2008年重慶市優秀畢業研究生;
2008年西南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08年度西南大學研究生優秀科技成果獎3項;
專利
一種源於黃花蒿的植物性殺蟎劑及其製備方法;排名第二;
一種植物性殺蟎藥劑、製備方法及用途;排名第四;
源於商陸科植物的提取物的植物性果品保鮮劑、製備方法及其用途;排名第四。
攻讀博士期間參加的“源於薑黃的植物性殺蟎劑創製”項目獲得第九屆“挑戰杯”飛利浦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全國三等獎和重慶市特等獎,以第4完成人完成的“植物性殺蟲劑研究”項目獲得2005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以第2完成人完成的“植物性蟎類控制劑的開發研究與應用”獲得2009年度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