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毒蠅鵝膏菌

白毒蠅鵝膏菌

形態特徵:毒蠅鵝膏菌菌褶純白色,密,離生,不等長,褶緣有細粉粒。菌肉白色,靠近蓋表皮處紅色。菌柄較長,直立,純白,表面常有細小鱗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成群生長。

形態特徵


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直徑5-22cm,半球形至扁半球形,白色,有易脫落的小鱗片,中部鱗片密集,呈同心環狀排列,邊緣有細條棱。菌肉白色,較薄,無明顯氣味。菌褶白色,離生,褶緣平滑。菌柄白色或帶灰色,圓柱形,長5-27cm,粗0.6-2cm,菌環以上色淺且光滑,菌環以下具纖毛狀鱗片,基部稍膨大,內部實心。菌環上表面白色有細條紋,下表面帶灰色,生柄之上部。菌托由顆粒組成。近苞狀,灰色。孢子球形,光滑無色,含油滴,5-11μm,非糊性反應。褶緣細胞呈棒狀。

生態習性


夏秋在闊葉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

地理分佈


分佈於中國的黑龍江、吉林、四川、西藏、雲南等地。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成群生長。此菌屬外生菌根菌。與雲杉冷杉落葉松、松、黃杉、樺、山毛櫸、櫟、楊等樹木形成菌根

中毒機理


可能有毒。屬外生菌根菌。
在鵝膏菌中毒事件中,主要起作用的是鵝膏毒肽(amatoxins)。鵝膏菌毒素毒理作用機制,現在已經有了比較定性的結論,鵝膏毒肽主要抑制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活性。
中毒癥狀毒蠅鵝膏菌:潛伏期30分鐘至2小時,毒素作用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精神異常,煩躁不安、痙攣、視力模糊或幻視。4-24小時后恢復正常。此蘑菇因可以毒殺蒼蠅而得名。其毒素有毒蠅鹼、毒蠅母、基斯卡松以及豹斑毒傘素等。誤食后約6小時以內發病,產生劇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精神錯亂,出汗、發冷、肌肉抽搐、脈搏減慢、呼吸困難或牙關緊閉,頭暈眼花,神志不清等癥狀。使用阿托品療效良好。此菌還產生甜菜鹼,膽鹼和腐胺等生物鹼。

中毒急救措施


一旦誤食毒蘑菇,出現了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要及時實施下列急救措施,並向當地衛生監督部門報告。
(1)立即呼叫120救護車趕往現場。
(2)在等待救護車期間,為防止反覆嘔吐而發生脫水現象,最好讓患者飲用加入少量的食鹽和食用糖的“糖鹽水”,以補充體液,防止休克的發生。
(3)急救時最重要的是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後用手指伸進咽部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4)對於已發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防止窒息
(5)為患者加蓋毛毯、棉被等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