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育才小學

武漢市省級示範學校

武漢市育才小學創建於1954年,目前已有63年的辦學歷史,是一所有著豐富文化底蘊、豐碩辦學成果的一流名校,在湖北省市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學校在校學生4000多人。學校在“給學生最美好的童年,給人生最堅實的起步”的辦學理念的引領下,依照“文化立校、教師強校、科研興校”的辦學策略,實施科學管理,不斷豐富學校的文化內涵,努力打造“全面+個性”的育人特色。

學校在環境文化教育框架整體構想中,將學校環境規劃為四個區域,分別為“兒童與自然友好區”、“兒童與人文和諧區”、“兒童與科技實踐區”、“兒童與個性創造區”,從全面提升環境的審美品位和育人功能入手,營造了綠色、環保、生態和具有深厚思想內涵和高尚精神品位的文化氛圍。又將原教學樓就地重建,更加現代化

介紹


“給學生最美好的童年,給人生最堅實的起步”。這是武漢市育才小學率先明確提出的辦學理念,它體現了與時代精神一致的教育思想,體現了學校對未來發展的理想追求。在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我們努力創建、精心打造值得學生終身回味的優質教育。
武漢市育才小學是一所有著近60年辦學歷史和豐富文化底蘊的現代化的省級示範學校。十年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學校以人為本,貼近學生心靈,創設了一個適宜學生成長的教育環境,興建了育才廣場、個性空間、繽紛舞台、怡心園、道德教育廊等教育設施,從而營造了優美的、集傳統與現代於一體的學校環境文化。
隨著學校辦學理念不斷深入人心,“文化立校、教師強校、科研興校”辦學策略的付諸實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育才文化。學校從開發校本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創新實踐活動三個方面進行了課程文化的構建。由於它是基於兒童的生活經驗、反映兒童的興趣與需要,同時又具有兒童化、趣味性、可操作性等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彰顯個性發展的時空。校園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生活與健康成長的樂園。
在教師文化的構建過程中,教師將工作學習化、學習研究化形成一種習慣,在創造了許多具有個性的教與學的方式的同時,他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也得到了創新和超越,推進了新課改的進程。學校也為每位教師提供成長的平台,讓每位教師都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在播撒智慧的同時也在享受教育,與學生共成長。
學校的管理文化秉承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為教師專業發展服務的宗旨,傳承人本理念,不斷發展人文的內涵,構建和諧校園,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習質量,實施具有親和力、凝聚力、創造力的管理舉措,最終沉澱為一種充滿智慧的管理文化。
育才人滿懷教育的理想去創造理想的教育,飽含教育的熱情塑造了美好的生命。2003年——2013年十年來,學校獲得了無數榮譽,但最令人欣喜的是,學生們在全面而富有個性的充分發展中,身心受到浸染,知識得到豐富,品質得以提升,他們在育才廣闊的空間里快樂地成長。
沐浴著新時代的縷縷春光,面對新的任務、新的挑戰,育才人將用全部的情感與智慧,邁開堅實的步伐,去創造美好而燦爛的未來!
武漢市育才小學堅持素質化教育,一直宣傳文化發展,堅持創新精神。
育才小學教育學生三點:
育才教我們學做人,不叫我們說謊話。
育才教我們愛學習,不教我們怕困難。
育才教我們勤鍛煉,不教我們挑飯菜。
育才校園
育才校園

學校榮譽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原國家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等領導曾視察該校,並給予充分肯定。學校堅持開展“和諧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出全國百名少年之一的鄧鍇等一批優秀學生,教師劉芳獲市、區“十佳”班主任稱號。
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全國教科研先進學校、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學校、全國整體改革實驗基地、全國重點乒乓球訓練基地、全國科技體育基地校、全國太陽能實驗基地、全國百佳創新型學校、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示範學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強學校、湖北省園林式學校、湖北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湖北省語言文字示範校、湖北省教育管理實驗基地、湖北省教師跟崗實驗基地、武漢市文明單位、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狀單位、武漢市教育管理年示範校、武漢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武漢市優秀家長學校、武漢市藝術教育先進學校、武漢市科技教育先進學校和武漢市新一輪校園文化建設名校等榮譽稱號。《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學刊》《教育藝術》《湖北教育》等均對學校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豐碩的教育成果進行了宣傳報道。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原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原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湖北省副省長郭生練、原武漢市副市長劉順妮等曾先後來校考察,對我校實施素質教育相關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作為武漢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學校,學校還先後接待過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冰島、英國、德國等國和香港地區友人、教育界同仁來校考察與學習。
多年來,學校始終站在面向未來的高度,立足今天,研究明天。不斷深化理念的內涵,把實踐辦學思想的過程分為“和諧教育” “個性教育”和“幸福教育”三大核心階段——“和諧教育”階段,以德育為先、五育並重、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個性教育”階段,我們關注獨特性、尊重選擇性、致力於個性化發展的可能性;“幸福教育”階段,學校致力於讓師生具有健康與快樂的主觀感受,智慧與成功的心理體驗,主動與創造的美好追求,體現師生的生命價值,為幸福人生奠基。
2002年校長兼書記蔣增琦。
2011年校長 關蓓 書記 李文華
2013年校長 關蓓 書記 黃正隆

一分校


(現名:武漢育才家園小學)
百步亭花園社區,是全國文明示範社區,是榮獲首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的唯一社區,是武漢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武漢市育才小學一分校就坐落在這裡。它擁有“育才”和“百步亭”兩塊品牌優勢,是一所依託百步亭社區,服務於百步亭社區的高起點的發展中學校。2000年建校以來,在育才小學本部和校黨支部的領導下,學校遵循學校、家庭、社區協調同步發展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科研興校,走內涵發展之路。2007年獨立辦學以來,學校對辦學理念、辦學思想、發展策略等進行了縝密地思考,認為,這些仍然適合學校校情,因此,我們把辦學目標定位在“依託名社區,創建特色校”上,繼續依託社區自然、人文、科學等優勢資源,充分整合教育資源,拓寬發展途徑,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不斷提高,滿足了社區千家萬戶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學校佔地面積5055㎡,建築面積4528㎡,綠化率90%。生均校園面積5.2㎡,生均建築面積4.66㎡。校舍適用,無危房。圖書人均6.2冊,醫療室、體育器材室、階梯教室、微機室、合唱室、舞蹈室、勞技室、自然室、美術室等各類功能室齊全,能滿足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基本需要。
學校共有教師74名,教師的平均年齡35歲,100%的教師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校級幹部3 人,中層幹部4人,骨幹教師20人。其中,江岸區學科帶頭人4人、區優秀青年教師3人、區“十佳”班主任1人;校學科帶頭人5人、校優秀青年教師7人,佔36.7% ,青年教師33人,佔76.74%,大專以上學歷17人,佔40%,大專學歷25人,佔60%,小高職稱29人,佔70% ,小一職稱10人,佔20%。學生畢業率100%,犯罪率、輟學率均為0。
隨著學校辦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學校由最初建校時(2000年)的4個班發展到至今(2010年)的六十多個班,三千多名學生。辦學規模逐漸擴大,在“給學生最美好的童年,給人生最堅實的起步”的辦學理念的引領下,學校確立了“面向未來,立足校本,探索‘社會即學校’”的辦學策略,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和諧發展,辦學聲譽不斷提高。2004年,我校在社區開展了“小小樓棟長”的活動,得到了溫家寶總理的充分的肯定,“小小樓棟長”們也受到了溫總理的親切接見,極大地鼓舞了全校師生。
依照“社會即學校”的辦學策略,學校努力探索“學校與社區教育結合”,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十五”《依託社區資源,提高德育實效》市級科研課題研究,“十一五”市級重點課題《學校社區教育文化的重構與學生素質的和諧發展》。通過“構建社區德育網路、開放社區德育課堂、開發社區德育校本、打造社區德育品牌”等舉措,積極推進區域性德育,在市區率先形成了“德育社區化”特色,在武漢市產生了較大影響。
2003年到2013年,學校先後被評為武漢市交通安全示範校、區“兩基”先進學校,名學生分別在市讀書競賽、楚才作文、科學探究、藝術小人才、網路英語等各級各類比賽中榮獲一、二、三等獎。
2017年2月26日,育才小學連續三年獲 頭腦奧林匹克(OOTM)第一名。幾度成為江城頭奧特色學校。

二分校


(現名:武漢育才怡康小學)
武漢市育才小學二分校秉承“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對學生的童年幸福負責”的教育理念,以“讓每一位學生健康和諧地成長,讓每一位教師真誠快樂地奉獻,讓學校成為社會滿意的品牌學校”為辦學目標,始終把教育教學質量作為辦學的生命線、生存線、發展線、輝煌線。學校通過“以文養德,以體健身,以藝育心”的特色教育,培養具有完善人格和健全素質的人。學校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至真、至善、至美的成長家園,在這裡學生能領略到充滿人文關懷的教育教學,聆聽到學者型教師的諄諄教誨,體驗到生命化課堂的真正含義,感受到嚴父慈母般的愛和親情。學校以“校園文化建設年”為契機,凸顯三種文化為校園文化建設塗抹亮色。環境文化實現凈化、綠化、美化;人文文化突出亮點、特點、特點;活動文化追求多元化、多形式、多層面。學校開展的“七彩陽光照童年”文化主題活動,將傳統道德文化與新時期要求相結合,為傳承經典文化,打造學生七彩人生奠定了堅實基礎。學校厚積薄發,各種成績先後問世,榮譽紛至沓來。學校相繼被評為全國德育先進學校、湖北省首屆教改名校、江岸區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江岸區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學校。學校的“溫馨提示”進課堂、“真誠溝通,共享成果”教育教學開放周、走進中華傳統文化展演、“傳遞文明,共創和諧”文明火炬社區傳遞等教育教學活動先後被武漢電視台、長江日報、武漢晚報武漢晨報、武漢青少年科技周報等多家媒體報道;漢口江灘進行的“百人經典誦讀”展演受到了市區領導的一致好評;學校120名學生參加全市“慶中秋經典詩詞吟誦比賽”獲得了銀獎;“人文校園,和諧育人”校園文化建設經驗在全區交流展示,並獲全國一等獎,“七彩陽光1+1”校本課程研究成果也榮獲全國優秀創新成果一等獎……學校為師生成長搭建舞台,師生為學校和諧發展貢獻力量。在全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案”徵文比賽中,在全國小語教改論文大賽中,學校教師都脫穎而出。參加武漢市、江岸區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種優質課、教案、徵文、論文、辯論比賽,學校均是凱歌高奏。截至目前,學校教師的獲獎面在90%以上。一批批省教改先進個人、市優秀教師、市百名優秀班主任、區有影響的高水平人才、區學科帶頭人也不斷湧現出來。不少學生在全國、省、市、區組織的各類競賽中獲獎。“國際楚才杯作文比賽”、“全國網路英語競賽”、“全國少兒繪畫、書法競賽”、“全國拉丁舞比賽”、 “湖北省圍棋比賽”、 “武漢市藝術小人才比賽”,“全國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比賽”學校都有眾多的獲獎學生。育才小學二分校全體師生正以飽滿的熱情,團結和諧、敬業奉獻的精神面貌,傳承老校傳統,依託品牌效應,在江岸教育的百花園中綻放出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