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髀

漢語詞語

撫髀,漢語詞語,拼音是fǔ bì,意思是以手拍股。表示振奮或感嘆。出自《世說新語·識鑒》。

詞目


撫髀

拼音


fǔ bì

引證解釋


以手拍股。表示振奮或感嘆。
《世說新語·識鑒》“謝子微 見許子將”劉孝標 注引 晉 周斐 《汝南先賢傳》:“虔 恆撫髀稱 劭,自以為不及也。”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王知古》:“直方起而撫髀曰:‘山魑木魅,亦知人間有張直方耶?’”
明高啟《荊門壯士歌》:“三撫髀,壯士起,劍風騷勞發上指。”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今日正應其語,不覺撫髀長嘆道:“’事皆前定,豈偶然哉!作此詩者,非鬼即神。不然,如何曉得我未來之事?吾被鬼神誚讓如此,安能久於人世乎!”
清田蘭芳《明河南參政袁公墓誌銘》:“時方多事,公(袁可立子袁樞)抱壯志,嘗撫髀嘆曰:‘大臣子不當與寒士以科目競進!李文饒、韓持國,伊何人哉?’”
陳去病《出塞望蒙古》詩:“發篋仍自緘,撫髀徒悲呻。”

相關典故


“撫髀”這個典故出自於《九州春秋》。
三國時期,魏、蜀、吳鼎立,蜀國的劉備是西漢漢景帝之子劉勝的後裔。東漢末年,劉備組織了一支地方武裝力量,在與袁術的作戰中兵敗,到了許都,只得依附於曹操。曹操並沒有重用他,只讓他做了一名左將軍。但是劉備並不是個願意屈服於別人的人,他的政治抱負非常大,從來不願寄人籬下,總想著千方百計再圖大業,於是在下邳興兵反曹,由於兵力較弱,又被曹操所敗,這時劉備的兵力不到千人,一時無立足之地,只好投奔荊州的同宗兄弟劉表。劉表雖然表面上善待劉備,實際上處處提防著劉備。當時天下大亂,群雄紛爭,而劉表沒有遠大宏圖,只知坐觀成變,多年不興兵出戰。劉備閑居荊州,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有一天,劉表邀請劉備飲酒談天。言談之間,劉備抽身去廁所,發現自己大腿肌肉鬆軟、身體發胖,心裡感到非常的傷悲。回到座位后,不禁潸然淚下,劉表看見后非常驚訝,問劉備為什麼這樣悲傷。劉備長嘆一聲解釋說::過去騎馬征戰,腿上的肌肉硬梆梆的,現在長年閑居無事可做,大腿變得鬆軟無力,想到自己轉眼即老而一事無成。所以悲傷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