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長寧河的結果 展開
- 長江支流(四川江安縣入江)
- 黃河支流北洛河支流
長寧河
黃河支流北洛河支流
長寧河,黃河支流北洛河支流,源於陝西省黃龍縣境內黃龍山,流經黃龍縣、澄城縣,在澄城縣安里鄉劉家坡入洛河。黃龍縣境內流長8.3公里,流域面積98.13平方公里,澄城縣境內流長20.4公里,流域面積126.9平方公里,合計河長29.7公里,流域面積225.03平方公里。長寧河平均澄城縣段年徑流量786.38萬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0.59立方米,平均比降14.21‰。
長寧河發源地石樓山,武帝山,位於黃龍縣東黃龍山中。有隋公泉、隋避暑宮、武帝廟等遺址,中下遊河谷地帶是黃龍、澄城兩縣的農耕區,水利較為發達。
長寧河,在黃龍縣境內,為其河源段,范家卓子鄉后河為其東源,發源於黃龍山武帝山右西腿子,榆前河為其西源,發源於旗山南石樓山,境內流長8.3公里,流域面積98.13平方公里,向南流入澄城縣境內。
在澄城縣境內,長寧河位於縣境西北部,東源后河匯流麻林陂紅羅谷水;西源榆前河,由馮原鎮駱駝項入境,沿途流經王莊、西社、安里等鄉,在安里鄉劉家坡入洛河。境內流長20.4公里,流域面積126.9平方公里。
據澄城縣水文資料,長寧河平均年徑流量786.38萬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0.59立方米,平均比降14.21‰,屬常流河。
黑水灘河,發源於黃龍縣武帝廟梁南麓,境內流長7.5公里,流域面積59.75平方公里,出縣境入澄城縣歸長寧河。
梅家河,發源於黃龍縣武帝廟梁南麓,自北向南,流長9.8公里,流域面積25.63平方公里,出縣境經澄城縣境入魯家河流入長寧河。
此外,長寧河在澄城縣境內,還有東支流良輔河、西支流賀家河。
長寧河澄城縣段河谷地貌
隋避暑宮,清乾隆《澄城縣誌》載:隋避暑宮在縣東北50里,乃隋文帝築,以避暑。舊志稱:林木交加,河流盤曲,一方勝概。水環宮,后岸善崩,碑刻沉沒,后改為治平寺。經考查,治平寺在今趙莊鄉白家河村,遺址猶存。
石樓山,是黃龍八景之一,座落在黃龍城東二十五公里處的旗山之中。旗山環抱如懷,在崇山峻岭中形成了一片百畝台原。原面南沿就是拔地千尺的石樓山。石樓形體,傘狀亭閣,園椎座底,佔地畝余。
石樓山極頂,巍儀著一丈見方的全石觀音廟宇,飛檐翹首,工藝考究,雕飾細膩,明顯帶有盛唐時期的藝術風格。據《澄城附志》載:“石樓山,在縣治北七十五里,武帝山與旗山東西對峙,南有凹,中分。凹南平地數十畝,中有高約二丈以上,大僅畝余之石樓山,穴隙天成,形圓如塔,石作樓閣,頂類張傘。蓋望之蔚然,詢稱岳中奇觀。”
與石樓山相距千尺的獅子山,隔谷翹望,東西對峙。由於水經柏谷泉鑲嵌其間,形成“清泉風猶動,山色映水中”的萌戀情趣。從此,便有了“獅之望樓觀月出”之說。使這裡的自然景觀更加靈秀神奇了。獅子山洞穴里,落尊著如來佛祖,阿彌陀佛,藥師王佛西方三聖雕像,禪台童子兩旁侍奉;三尊其後是摩崖神像,主神釋加牟尼,左右隨置天龍八部。面對石樓山,陣容橫空,尊威齊天,大有度生濟世之感。
石樓山麓的水經柏谷泉,是南流百里的長寧河之源,也是“隋公泉”的地下暗流之水。隋公泉在隋文帝避暑行宮中。據《澄城縣誌》載:這裡“林木交加,河流盤曲,一方勝概。水環宮,后岸善崩,碑刻沉沒,后改為治平寺。至今遺址猶存。”清姚欽明有避暑遺宮詩云:“隋文皇帝此山中,玉殿曾同長樂宮。不見羽林屯翠輦,只聞牧豎拾青松。荒台想象千官侍,鳥道依稀萬國通。風景蒼蒼秋水冷,夕陽終古恨無窮。”隋公泉是隋文帝避暑時宮女妃娥的沐浴處,水清澈可愛,兩岸石山壁立,歷有達人騷客尋情追韻,此泉得以靈秀。宋代適庵老人有詩云:“往事無窮莫漫傷,野泉今日水猶香;最憐清澈明如鏡,幾度宮娃照晚妝。”由此可見隋文公時期,這裡的歌舞昇平之塵象。
石樓山距隋公泉十公里,因此石樓山必然是皇家朝聖之所和觀光園林。
從石樓山周圍的名勝古迹觀研,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不僅僅是這些。而比隋文公早七百多年的漢武帝時就昌盛起來了。據史載:“元封六年,漢武帝赴汾陰拜祭後土,途經金紫河(武帝川),頓時神馬長嘶,脫僵奔騰,馳於金紫峰(武帝山)。武帝縱觀石樓山巔,雲霓覆翠,仙氣蒸騰,山怪石奇,花異草麗。武帝下馬築台祈仙,興游數日。使這座被帝王踏涉的石樓山麗色昭著,氣量萬千。”詩曰:“山嶽神秀生紫光,石樓擎天空靈象。丹心有佛佛猶在,日月興替兩鬢霜,靜觀紅塵千秋戲,身後評說彌華章。大化永恆情無盡,尺捶日半萬世長見《心溪流韻》詩集。”
沿石樓山西行里余的武帝廟下,是漢武帝的小女兒劉婷燕的墳塋。百姓稱這裡為“公主墳”。地形龍勢威威,駝山架嶺,從旗山蜿蜒西下,武帝山而至,蟒頭之處形成了一片糧茓地形,民間傳說,劉婷燕隨父王漢武帝巡遊梁山,迷戀上石樓山的湖光山色,於是,漢武帝就在石樓山腳下的良輔河上建造了一所“帝行宮”,供劉婷燕皇姑寢居。16歲時,因天花而死。據《澄城附志》:“武帝廟,在縣治北八十里武帝山上,漢武帝祀汾陰後土經此。因在山嶺立廟祭祀,至今良輔河有帝行宮,每年三月二十五日演會以示紀念。帝行宮有享殿歌樓規模頗壯。”
長寧河發源地石樓山,武帝山,位於黃龍縣東黃龍山中。
長寧河河谷,溝底較寬,有跌水。溝坡較緩(25—40°),谷地曲折。有沖、洪積物組成的1—3級階地,相對高程分別為5—8米、20—40米、60—70米,階面寬窄不等,由數米至數百米。二三級階地面一般較寬,溝底有地下水補給之常流水。在支溝的兩側還分佈有不少乾溝、沖溝,呈東北或西北向樹枝狀排列,切深數十米至百餘米。
長寧河東支流良輔河、西支流賀家河及兩支流匯流處的魯家河,自清光緒二十一年(1891)多有客民遷入。沿河上下多處修築渠堰,建小塊水田,種稻穀,間種蔬菜。賀家河出產糯米,色澤晶瑩,質軟膠粘,味美可口,名聞蒲(城)、白(水)、同(今大荔)、朝(今大荔朝邑鎮)、合(陽)臨近諸縣,譽為“西米”。下游太平、洛城等村河段約有水地400畝,多種蔬菜。
清咸豐年間,今王莊鄉太賢村富戶劉步蟾(因家資巨富綽號劉半縣)買通良輔里(今劉家窪鄉)富塬村至太賢村長30里,寬8尺(舊制)的土地,擬開渠引長寧河東支流水澆地,在龍王廟(原屬澄城地域,今屬黃龍縣)開土石渠道一段,畏其工程艱巨而停工。建國后,1958年修富塬渠時,劉姓開鑿的渠道痕迹尚在。
建國初期,各條河川恢復擴大原有自流渠。至1954年,河川自流渠灌溉面積達到4600畝,較建國前增加2400畝。1958年,在長寧河上游東西支流,縣辦兩處引水上原工程。東支流在今黃龍縣龍王廟,築攔河滾水壩,開挖溝壑土石渠2.28公里,土隧洞一座(后劈為明渠),長1089米,於劉家窪鄉下富塬村上原,名為“富塬渠”,原面引水乾渠至安里鄉,長30公里。設計清、洪並引,沿渠利用澇池和低洼地建蓄水池,總蓄水量141萬立方米。設想非灌溉季節蓄水,扣除蒸發滲漏可灌地2300畝。1959年建成。西支流在今馮原鎮賀家河村北,築攔河滾水壩,分上、下兩條幹渠引水上原。上乾渠從河床引水,到馮原鎮太極村東上原,設想灌溉太極、叩卓及善化鄉曹家嶺頭一帶耕地;下乾渠從賀家河村引水到迪家河上原,經長寧至西社村南,全長20公里,定名為“長惠渠”。下乾渠在長寧建蓄水池一座,設計蓄水3萬立方米。在賀家河村北太極圪溝建小河溝水庫,庫內蓄水設計容量20萬立方米,設施灌溉面積2500畝。壩外坡加寬倉台為長惠渠渡水渠道。滾水壩、引水渠工程,從1958年4月開工,年底完成。小河溝水庫於1962年完成。
富塬、長惠渠兩處引水上原工程,引水壩處在上游,常流量更小。渠成通水只有近溝原區幾個村灌溉少量土地。由於流域面積小,洪水持續時間短,沿渠所修蓄水池,大都無水可蓄。富塬渠多年僅下富塬、良周村蓄水池蓄水。劉家窪、王莊、義井三座平地水庫,佔地187.2畝,移動土方13.87萬立方米,投工2.87萬個,滴水未蓄,棄庫還田不易,至今閑置。1973年6月,將富塬渠移交劉家窪公社管理使用。1976年拆除滾水石壩,建富塬水庫(見水庫條)。1978年4月,將長惠渠移交馮原公社管理使用。
鑒於縣辦富塬、長惠引水上原工程效益差的教訓,從20anxn70年代以後,支持與扶助社隊集體興建小型引水工程。
富塬水庫,1976年春,劉家窪鄉在原縣辦富塬渠滾水壩壩址建富塬水庫。總庫容25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6萬畝,有效灌溉面積0.3萬畝。1978年基本完成主體工程。測量設計階段,曾發現右壩肩有裸露孤石和沙卵層。在未進一步勘探查清地質的情況下,匆忙破土動工,清基中發現沙卵層高8米,邀請省上地質界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現場觀察,根據地形、地貌特徵分析論證,確定沿壩軸截滲108米。顧及工程量大,只截滲36米,便回填大壩,壩成漏水嚴重,逼迫鋪包防滲,效果不大。
黑水潭河系渠。水渠2條,均系土渠,始建於1958~1968年,寬1.5米,總長8500米,灌溉面積188畝。
梅家河系水渠。始建於1978年,土渠,寬1.5米,長7500米,有設施面積175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