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須彌山的結果 展開

須彌山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須彌山是一處擁有一百多座石窟的風景勝地。它位於寧夏六盤山北端,固原市原州區西北55公里的寺口子河北岸。這一帶關山對峙,峽口逼仄,深溝險壑,奇峰高聳。古時,山下的寺口子河被稱為石門水,水上曾設石門關,成為絲綢之路東段的重要孔道,也是中原漢王朝與西域各少數民族爭戰與修好的重要關防。如今,關址已蕩然無存,但分佈在八座山崖上的石窟,仍然煥發著藝術的光輝。

須彌山又譯為蘇迷嚧、蘇迷盧山、彌樓山,意思是寶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古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山位於一小世界的中央,後為佛教所採用。

建設背景


在這些大大小小的造像中,單體佛像規模最大的要數唐代所建的第五窟。窟中有高達20.6米的大佛坐像雕刻,神態安然,氣宇軒昂。這裡地勢開闊,視野遼遠。站在大佛前憑欄相望,古戰場上山川依舊,令人茫然生無限思古之情。而51窟那種群體造像氣魄雄偉的氛圍,又叫人驚羨不已。第51窟開鑿於北周,素稱“須彌之光”。石窟開鑿在一座小山包上,將山包整個鑿空,辟出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個部分,是須彌山最大的中心柱式窟。窟中7尊6米多高的佛像姿態優美,雕琢手法純熟,代表了北周時期鮮明的時代特色。仰面環視,淡淡的白光從洞口撒進來,映出四壁雕像流暢的線條和高大的體量,使人有置身極樂世界的神秘感。
須彌山旅遊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其石窟核心區歷經北魏、北周、隋、唐等各朝代營造,歷時1500多年至今,形成具有162個石窟,600餘尊造像的石窟群。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須彌山石窟被列入“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段的48個重要節點之一;2012年經建設部批准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13年榮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須彌山博物館是以《絲綢之路與石窟藝術》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系統介紹了絲綢之路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固原在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歷史地位以及西域文化本土化的演變過程。
須彌山石窟被稱為絲綢之路上東段北道上西去的第一鑿,是東西方文化交融之地,相國寺作為須彌山石窟最具有研究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的石窟,被石窟藝術界譽為“須彌之光”。

主要景觀


寧夏須彌山石窟
寧夏須彌山石窟
這一帶的石窟始鑿於北魏,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全國十大石窟之一。經西魏、北周、隋、唐等歷代不斷添鑿,以及後來的修葺重妝,形成如今的大佛六、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窪、三個窟、黑石溝等八個風景區,共有造像三百五十餘尊,以及壁畫、題記、石碑等多處,是研究北魏以來我國石窟藝術和宗教文化的遺產。
須彌山石窟不像敦煌、雲岡與龍門那樣,石窟幾乎都開在臨川的一面峭壁上,使人一覽無餘,而是隨著山勢的起伏變化,或臨川而開,或雄立山巔,或蔽於山凹,東一點,西一片,上上下下,隱隱顯顯,富於變化,耐人尋味。
須彌山石窟是中國十大石窟之一,石窟始鑿於北魏,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全國十大石窟之一。須彌山石窟始建於北魏,經西魏、北周、隋、唐等歷代不斷添鑿,以及後來的修葺重妝,形成如今的大佛六、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窪、三個窟、黑石溝等八個風景區。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雲崗、龍門石窟一樣,都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瑰寶。
大佛樓:佛像的高度為20.6米,開鑿年代為唐武則天時期,就其高度而言,他是整個寧夏境內最大的石刻佛像,也是須彌山的代表之作。由於其外圍窟型酷似一個馬蹄故被稱之為馬蹄形摩崖窟。造像風格以唐代時期頭大面闊,兩耳垂肩為主,當然,通過觀察大佛的細微之處也能透視到唐武則天時期的社會、經濟、以及文化狀況。第一點要看的就是在大佛的下顎還有脖子處都特意雕刻有幾道肉紋,這是因為唐代的審美觀念是以胖為美,這樣雕刻能顯示出他的雍容華貴之感;其次,唐代的絲綢業同樣非常發達,所以工匠採用了圓刀手法用以雕刻衣紋線路,整體感覺大佛身上的袈裟非常的貼身和柔軟,有一種絲綢的質感包含在裡面;第三點要看的就是大佛的面部表情了,慈祥,安靜,此時唐代的的雕刻手法已經轉向一個地方化、世俗化、何民族化,也就是說更趨向於現實生活的表情而一改以往威嚴的形象;另外,在大佛的左肩上方發現一個淺龕,裡面有七尊小像,是以佛教中所說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的風格完工。一改前朝一鋪三尊或者單龕造像的風格,同期完成,但是很遺憾,由於位置太高沒有辦法修復而風化的比較嚴重。因為在元、明兩際的時候在大佛的面前有一個三層的木質樓閣用作保護,所以,今天能看到有“大佛樓”這樣一個稱謂,不過,這一個三層的木質樓閣坍塌與1920年的海原縣8.5級大地震當中,這是有記載以來的最大的一次地震。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大佛頭頂上方的頂蓋是在上世紀80年代后重修,目的是為了保護大佛。當然,自面前這尊大佛完工之後,由於歷朝歷代對他都是修復有加,加上上世紀80時期曾對他的鼻尖,右耳朵,還有腿部以下進行過整修,所以,面前這一尊唐代武則天時期的作品雖然歷經了千年,但是其保存相對來說是保存完整的。
圓光寺:圓光寺在唐代時被稱作是“景雲寺”,這個稱謂一直使用到明代,明代時期,須彌上有位“賜紫”和尚叫做綽吉旺速對景雲寺進行修繕,並上書當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鎮要求賜名,於是朱祁鎮在正統八年下旨賜名為“圓光寺”,正統十年的時候他又賜了一部大藏經於寺廟之內,不過非常遺憾,圓光寺的舊址塌毀於地震,大藏經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就已經杳無音訊。現在能看到的這個寺院是1986年重修,目的是為了保護裡面的北周石窟,這裡面保存有須彌上所有的北周石窟里裝飾最豪華的45號窟,46號窟,和一個沒有完工的48號窟。
45號窟:45號窟為北周年間所開鑿,公元557年至公元581年25年的時間之內。窟式結構為平面方形中心塔柱式,中心柱底座為象座底,按照佛傳故事來講,佛祖是乘著六牙白象入胎,所以用大象來襯作底部,襯托整個窟室的高貴,同時大象也代表了佛法威猛的意思;中心柱底座四周雕刻有伎樂天,神王以及四方供養人;頂部採用仿木結構稱為四坡頂。造像為多一佛兩菩薩為主。佛像髮髻低平,兩肩敦厚,小腹微凸。菩薩則是頭戴寶冠,身著彩裙,肩披瓔珞,胳膊上有手鐲用作裝飾。聳肩擺胯,表現了一個女性的陰柔之美。這就是北周時期的造像風格。當然,45號窟也是須彌山北周石窟里裝飾最豪華的一個窟室,分以下幾點來看:首先能看到的就是中心柱正面的佛像為鎦金像,在他的臉上和身體部位都有殘存的金粉出現,可以想見他的北周以後的年代中應該是非常的莊嚴,金光耀眼;其次,中心柱的邊子被雕刻成仿六棱木的結構,又被稱作是長安模式,而這種仿六棱木結構的柱身在我國其他石窟是沒有的,這是須彌山最大的一個窟室特點;第三,在中心柱和內壁上都會發現有流蘇和帳幕來裝飾佛龕,而流蘇和帳幕則是我國封建王朝有權有勢的人家才能用到的裝飾品;同時,在頭頂上方有飛天浮雕出現,是整個須彌山唯一的有飛天浮雕的一個窟室;因此,這裡的整體裝飾性非常的高貴和華麗。45號窟也是須彌山所有北周石窟里保存造像最多的一個石窟,總共有15個大型的佛龕和45身像,內壁上的造像以佛教中豎三世佛為主進行雕刻,從左向右依次是代表將來世的彌勒,現在世的釋迦牟尼,和過去世的燃燈佛。中心柱上的造像取材與佛中的五方佛:即東方的阿閦如來,表示“覺”性;南方的寶生如來,表示福德;西方的阿彌陀佛,表示智慧;北方的不空成就佛,表示事業;中央即為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毗盧遮那佛,表示理智不二;不過當時的北周工匠無法做到在中心柱中間在造像,所以中間的毗盧遮那佛只能是依靠我們的想象了。現在整個窟室內的顏色基本上都是一種黑色,這是在1958年大鍊鋼鐵的時候,當時大約有三四萬的民工在這裡修距離須彌山石窟一公里左右的寺口子水庫。晚上,他們會住在石窟和對面的一些窯洞裡面,同時會砍伐須彌山的松木用作生活取暖,一方面造成了須彌山原始松木林的大面積破壞,另一方面這整個窟室內都被熏成黑色。同一時期,也對這裡的造像進行過一次破壞,以至於現在北周45尊造像都已經是面目全非。
46窟:46號窟同樣為北周年間開鑿,造像以及窟室風格和45號窟一致,裝飾上相對於45號窟來講相對簡單,但是46號窟的雕刻手法則更為細膩,表現方式上更趨向於現實生活,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中心柱底座前方伎樂天的雕刻上,一共有四組,兩兩分開,中間是博山爐用作裝飾,從左向右的第三組所雕刻的伎樂造像中,不僅有伎樂在吹奏樂曲,旁邊還有一個小孩捂著耳朵在聽,表現得似乎不是佛教中的莊嚴肅穆,而是平時生活中的自娛自樂一般;同時46號窟也出現了北周雕刻中難得單龕立像,就是內壁上的中間那一尊釋迦牟尼造像,由於是兩側沒有侍肋菩薩,所以有這麼一個稱呼。造像右手施與願印,左手施無畏印,赤腳站在蓮花座上,頭頂有化生童子。在內壁的佛龕兩側也有流蘇裝飾,在流蘇上方雕刻有龍頭,因此可以知道,雖然46號窟的裝飾程度和規模上不及45號窟,但也是由當時的王族出資修建用作供養的。除了中心柱正面的造像疑為是後代在北周造像的基礎上重新雕刻之外,其餘的造型風格沒有變化,這裡總共有39身造像。
相國寺:相國寺同樣為北周年間開鑿,它是全國所有的北周石窟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研究價值最高的一個北周石窟,被譽為“須彌之光”,在須彌山和中國的石窟研究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同時這個石窟也是在1920年的大地震當中,須彌山所有的石窟里摧毀得最為嚴重又是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石窟。首先是內壁左側的一尊佛像,他的高度接近七米,身上的彩繪為明清時代補繪,手施禪定印,半盤腿坐於須彌座上,最主要的一點是,面前這尊造像是歷經了1400餘年毫髮無傷。兩邊侍應由菩薩,左側位置的菩薩頭像在地震中毀掉。而右側位置的菩薩保存完整,有“東方維納斯”的美稱,菩薩的耳朵是兩耳垂肩,胳膊很長一直長過膝蓋,這都是她大富大貴的標誌,是常人難以達到的,另外她的右胳膊斜搭在左肩上方,表現了一個女性的雍容華貴之感和對佛的虔誠態度。尤其是她的面部表情,雕刻得非常細膩和傳神,既有女性的陰柔和慈祥,也有佛教的莊嚴感。她的眼角還透出一絲淡淡的隱憂。所以說叫她“東方維納斯”是一點都不為過,相國寺叫“須彌之光”是由後壁的三尊佛像所引起的。後壁佛像同樣以豎三世佛為主,佛像通高接近七米,身上的彩繪為明清補繪,結禪定印,北周當年的作品。如果單單從這幾方面來講的話,這個石窟,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普通的北周石窟。但是要是在全國範圍內作比較的話,像這麼大的北周石窟和這麼高的北周造像就已經是非常罕見之外,兩邊沒有菩薩侍應,三尊佛依次並坐的開鑿模式只有在須彌山有,因為造像風格的獨特,所以這裡有“須彌之光”這麼一個定論。加之後面的造像保存完整,尤其是代表將來世的彌勒,他的頭像被複制過兩尊,其中有一尊曾經代表中國去日本的東京參展。由此來說,後壁造像能代表中國北周時期的雕刻模式,因此,相國寺,它在全國範圍內都有一個非常高的研究價值,欣賞價值以及它的保存價值。我們可以以此參觀。同時,在中心柱的后側還有一尊,他的高度也是接近七米,北周當年的作品,唯一不同的就是面前這尊造像所施手印,右手為說法印,而左手為降魔印。同樣是歷經了1400餘年完整無缺。須彌山能被評為中國十大石窟,相國寺就佔有很大一部分分量。由此可見其地位重要。
菩提樹:須彌山不僅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且有非常奇特的自然景觀,它的學名叫朴(音讀“迫”)樹,由於和南方的朴樹相比,它的葉子比較小,所以被稱作是小葉朴,屬榆科,落葉喬木,在南方則為長綠喬木。剛才有兩次提到南方,因為它根本不是一個北方樹種,它的生長對土壤和氣候有一個非常嚴格的界定,樹齡已經有200年左右,生長是非常的的緩慢和不容易。

文化活動


邊塞文化(石門關)
位於須彌山1號窟前崖,隋朝即設石門關,唐為原州七關之一(石門、驛藏、制勝、石硤、木硤、六盤、木崝)。處須彌山下寺口子,是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必經之關隘;寺溝水即石門水由西向東,斬須彌山為南北兩半,猶如石門,並形成一峽,稱石門峽,此處之關口稱石門關。
石門關既通河西走廊,又通今甘南地區。但是,石門關的關城並不在石門口,而在石門鎮,即宋代的石門堡,今天的黃鐸堡城。古城修於小平川之上,面積56萬平米,城牆寬9米,有6門,南北對稱各兩道門,東西對稱各一道門,城四周有擴城河。現存西城牆比較完整。內城面積43200平方米,當地群眾俗稱紫禁城。1988年被寧夏回族自治區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門關峽谷
石門關,在固原北須彌山石窟之側,這裡石門水穿峽而過,兩面山峰形同刀劈,如同石門,故以石門關相稱。木峽關、石門關,是六盤山一線南北的兩個關隘,都是原州七關之中的險關,是隋代突厥南下中原的要道,也是隋朝進擊和防守突厥的重要屏障。這裡還是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必經之地,隋唐時期尤其重要,影響較大的如隋開皇三年(583),突厥可汗帶兵40萬南下,就是由木峽、石門二關越過六盤山而侵入內地的。宋、夏對峙時期,石門關以東築有平夏城,后改為懷德軍,仍是西夏軍隊進入固原的要道,宋、夏曾在這裡多次發生過戰爭。
石門水景
在須彌山石窟群1號窟的正下方,至今仍保存有一段完好的絲綢之路的道路遺跡,長30餘米,西段約20餘米已經塌掉。道路的下面,就是《水經注》中石門水所經“石門”,實為40多米的深淵。最早的道路在北壁的紅砂崖上鑿成,寬5米多,路面平坦,可供2輛畜力車并行。為確保安全,在臨深淵一面設置欄桿。為固定木欄桿的柱樁,在石崖邊沿鑿成直徑為35~38厘米的大園孔若干,還有更多的小園孔。孔深4~8厘米不等。大孔間距3米,小孔間距1.7~2.23米。由於這裡的紅砂岩質地較軟,車輪輾、馬蹄踏,使用幾十年,路面就會形成很多坑槽,須由石匠鑿平。在平時設置欄桿的部位自然不能動。歷經數次下鑿,便形成一道高1.5米、厚50餘厘米的石欄,木欄桿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了。如今,這道石牆保存完好,上面的圓孔也很清晰,路面可暢行1輛汽車。據文物部鑒定,大圓孔鑿成時間要早於小圓孔,這說明最初的木欄桿十分堅固。經兩三次將路面下鑿,石欄已具芻形,木欄桿的尺度也就變小了變小了時這段遺跡,應是整個絲路上唯一留存的道路遺址,十分珍貴。由於這條絲路在公元763年後停止使用,所以保存十分完整。
石雕藝術
須彌山石窟石雕藝術主要體現在造像特徵上,各個朝代都有不同的體現,北魏時期,造像以高肉髻,面相清瘦,身體修長,長頸削肩的“瘦骨清像”式為主;西魏是面相清瘦,臉型明顯有中原漢人特徵,額頭高寬,眉清目秀,肉髻較高,髮髻磨光和淺水波式;北周時期造像呈現出敦厚之感,肉髻低平,面相方圓,雙肩寬平,腹微鼓,身體健壯;進入唐代,造像風格逐步轉變,形成一種豐滿圓潤,作風寫實的風格,身材比例勻稱,豐滿,面相親和。佛教向中國內陸傳播的過程中三個造像高峰期,在須彌山都有遺存作品,由於須彌山地處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接壤地帶,因此這些遺存的造像作品具有和全國其他石窟造像相比不一樣的特徵,具有明顯的地域色彩,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研究考古價值。
須彌山石窟不像敦煌、雲岡與龍門那樣,石窟幾乎都開在臨川的一面峭壁上,使人一覽無餘,而是隨著山勢的起伏變化,或臨川而開,或雄立山巔,或蔽于山凹,東一點,西一片,上上下下,隱隱顯顯,富於變化,耐人尋味。

旅遊信息


優惠說明

為致敬“逆行者”們,待疫情盡除,該旅遊景區將為“抗疫”一線的全國醫務人員實行免費開放優惠政策,優惠時間從景區2020年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