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歌
燒歌
《燒歌》是唐代詩人溫庭筠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此詩細緻地描述了農民燒畲的過程,生動地再現了唐代南方山區人民燒畲耕種的真實情景,表達了勞動人民對豐收的渴望。但是一句“誰知蒼翠容,盡作官家稅”打破了他們所有的希望,對豐收的渴望旋即變成了豐收后的絕望。此詩有力地揭露了統治階級貪得無厭的反動本質,反映了廣大人民的痛苦生活。有人說溫庭筠不關心人民疾苦,是不正確的。全詩語言質樸形象,極富生活氣息。
燒歌
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
微紅夕如滅,短焰復相連。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
低隨迴風盡,遠照檐茅赤。
鄰翁能楚言,倚鍤欲潸然。
自言楚越俗,燒畲為早田。
豆苗蟲促促,籬上花當屋。
廢棧豕歸欄,廣場雞啄粟。
新年春雨晴,處處賽神聲。
持錢就人卜,敲瓦隔林鳴。
卜得山上卦,歸來桑棗下。
吹火向白茅,腰鐮映赬蔗。
風驅槲葉煙,槲樹連平山。
迸星拂霞外,飛燼落階前。
仰面呻復嚏,鴉娘咒豐歲。
誰知蒼翠容,盡作官家稅。
微紅:指燒過之後剩下的余火。
短焰:因長草經初次大火焚燒殆盡,所以即使再燒起來也不能發出長的火苗,而只能發出短的火焰。復:又。
差(cī)差:火勢蔓延,前後參差不齊。
冉冉:漸漸前進的樣子。凌:升上。青壁:青色的石壁。
低:指南山的低處。迴風:迴旋的風。盡:火盡,火熄滅。
楚言:楚地方言,古代楚國面積廣大,主要在長江中游地區及漢水流域,即今湖北、湖南、安徽諸省。後來,長江下游的吳、越也變成了它的領土。
倚:靠。插:同“鍤”,即鏟鍬。潸(shān)然:流淚的樣子。
越:古有越國,在今浙江省北部一帶。
燒畲(shē):一種種旱田的方法,其法是先放火燒去地面草木,使灰燼變為肥料,然後下種。這是一種在地廣人稀的地方採用的一種較為粗放的耕種方式,又稱“火耕”或“火種”。
蟲促促:指豆苗長得如蜷縮的蟲子,言其茂盛。促促,即蹙蹙,蜷縮的樣子。
廢棧:破木棚,這裡指農家豬舍。豕:豬。欄:木欄,指豬舍。
賽神:酬神賽會,農村在舉行酬神賽會時,往往敲鑼打鼓,演唱文藝節目,酬神也娛人。
就人:到卜人處。就,接近。人,卜人,算卦占卜之人。卜:占卜。
敲瓦:一種巫俗,敲碎瓦片,觀察瓦的裂紋,以此定吉凶,稱為“瓦卜”。
山上卦:適於上出種田的卦象。
白茅:草名,燒舍之時正是遍山白茅茂盛之時。
赬(chēng):紅色。
迸星:飛起的火星。拂霞外:拂天外,形容火星飛得高。
燼:物體燃燒后剩下的東西。
鴉娘:母鴉,古時一種迷信的說法:說烏鴉飛到人家是吉祥的預兆,預示豐年,白居易《和大觜烏》詩有“此鳥所止家,家產日夜牢,上以致壽考,下可宜田農”的詩句。咒:祝。
蒼翠容:指獲盛的農作物。
盡:全部。
1.
微紅:指燒過之後剩下的余火。
2.
短焰:因長草經初次大火焚燒殆盡,所以即使再燒起來也不能發出長的火苗,而只能發出短的火焰。復:又。
3.
差(cī)差:火勢蔓延,前後參差不齊。
4.
冉冉:漸漸前進的樣子。凌:升上。青壁:青色的石壁。
5.
低:指南山的低處。迴風:迴旋的風。盡:火盡,火熄滅。
6.
楚言:楚地方言,古代楚國面積廣大,主要在長江中游地區及漢水流域,即今湖北、湖南、安徽諸省。後來,長江下游的吳、越也變成了它的領土。
7.
倚:靠。插:同“鍤”,即鏟鍬。潸(shān)然:流淚的樣子。
8.
越:古有越國,在今浙江省北部一帶。
9.
燒畲(shē):一種種旱田的方法,其法是先放火燒去地面草木,使灰燼變為肥料,然後下種。這是一種在地廣人稀的地方採用的一種較為粗放的耕種方式,又稱“火耕”或“火種”。
10.
蟲促促:指豆苗長得如蜷縮的蟲子,言其茂盛。促促,即蹙蹙,蜷縮的樣子。
11.
廢棧:破木棚,這裡指農家豬舍。豕:豬。欄:木欄,指豬舍。
12.
賽神:酬神賽會,農村在舉行酬神賽會時,往往敲鑼打鼓,演唱文藝節目,酬神也娛人。
13.
就人:到卜人處。就,接近。人,卜人,算卦占卜之人。卜:占卜。
14.
敲瓦:一種巫俗,敲碎瓦片,觀察瓦的裂紋,以此定吉凶,稱為“瓦卜”。
15.
山上卦:適於上出種田的卦象。
16.
白茅:草名,燒舍之時正是遍山白茅茂盛之時。
17.
赬(chēng):紅色。
18.
槲(hú):樹名,一種落葉喬木,高二、三丈,葉大,倒卵形,長約四、五寸。槲葉冬天存留於枝上,第二年嫩芽發生時才脫落。
19.
迸星:飛起的火星。拂霞外:拂天外,形容火星飛得高。
20.
燼:物體燃燒后剩下的東西。
21.
鴉娘:母鴉,古時一種迷信的說法:說烏鴉飛到人家是吉祥的預兆,預示豐年,白居易《和大觜烏》詩有“此鳥所止家,家產日夜牢,上以致壽考,下可宜田農”的詩句。咒:祝。
22.
蒼翠容:指獲盛的農作物。
23.
盡:全部。
我站起身來望南山,山火正旺燒著山田。
久久余火如同熄滅,短短的火焰又相連。
參差不齊燒向山崖,漸漸燒向了青石坂,
低處風吹過火滅盡,高處照紅了茅屋檐。
鄰翁能說楚地的話,身靠鏟鍬想要淚下。
自己介紹楚越風俗,火燒草木耕種山田。
豆苗如同蜷縮的蟲,籬上的花開堂屋前。
破爛木豬舍豬歸欄,廣場之上的雞啄米。
新春的雨後放晴日,酬神賽會遍布鄉間。
持錢去找人去占卜,敲瓦之聲隔樹林傳。
卜得宜於種田的卦,桑棗之下細細話談。
吹火燒白茅滿山地,紅色甘蔗映入腰鐮。
風吹槲葉煙霧迷漫,棵棵槲樹遍野滿山。
火星飛起飛拂天外,飛灰落在台階之前。
巫師大呼又打噴嚏,鴉娘前來祝賀豐年。
誰知豐年收穫食物,卻被官家全部拿完!
這首詩描寫了作者目睹的南山燒畲的情況,並記錄了鄰舍老翁關於楚、越燒畲種田的介紹。從這些描寫中,表現了農民勞動的辛勤,和農民的善良及對生活充滿著希望。從這些描寫中,更表現出官府剝削的嚴重,和官稅的害人。詩人對農民的同情,對官府的怨恨也在這些描寫之中表現出來。
這首詩由三部分組成。前八句是作者談自己看到的南山燒畲的情況。這部分寫得有聲有色,燒畲的過程安待得清清楚楚。作者先寫自己“起來”看見南山山火燒山田,再寫山火似滅而復燃,並連成一片,又參差不齊地向山崖燒去,漸漸地燒向青色的石壁。最後寫近處的山火隨著一陣迴風過後熄滅了,而遠處的山火又捲起了赤色的火焰,並把茅崖照得通紅。這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可以互相補充,互相印證。
從第九句到第三十句是這首詩的第二部分。這一部分通過鄰舍老翁的口介紹了楚、越燒奢種田的情況。這位老翁還沒等發言,就“倚插淚淆然”,可見在這位老翁的心裡有著深深的痛苦,這就為最後揭露官府的重稅奠定了伏筆。接下去,詩文沒有談這位老翁如何痛苦,也沒有直接交待這位老翁“欲潸然”的原因,而是大寫特寫農民燒奮種田的盛況。這些農民在“新年春雨晴”的時侯舉行酬神賽會,求神問卜,得到了宜於種田的吉卦。他們在桑樹棗樹之下商量種田事宜,又放火燒山,揮鐮割草,種得“豆苗蟲促促,籬上花當屋”,他們養豬養雞,辛勤勞動,他們迎來了一年的豐收。如果詩文到此為止,如果這首詩沒有老翁“欲潛然”的描寫,人們會把這首詩與一般描寫“農家樂”的詩混為一談。
這首詩的可貴之處是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僅兩句詩:“誰知蒼翠容,盡作官泉稅。”原來,農民們為之賊出辛勤勞動並寄以莫大希望的“蒼翠容”,竟然全部被統治階級以“官家稅”的形式搶走了,農民從一年的豐收中什麼也沒有得到。這就是這位老翁“欲潛然”的原因,也是詩人作詩的真正意圖。詩人在這首詩的第二部分大寫特寫農民的辛勤是為了揭露唐代統治者對農民的掠奪鄉大寫特寫農民的希望是為了指出是官府的重銳使農民的希望破滅。
如上所述,這首詩結構新穎,詩文波瀾起伏,情節曲折多變化。詩人先寫自己所見,再寫自己所聞,所見與所聞互相補充,最後兩句篇末點題,說出詩人作詩的真正用意。其次,這首詩有敘述有描寫,描寫與敘述緊密結合。這首詩較多的是敘述性語言,這些敘述性的語言清楚地交待了燒舍種田的過程,使全詩層次分明,內容充實。這些敘述性的語言是全詩的骨幹。這首詩也有不少描寫,這些描寫使這首詩形象生動。“豆苗蟲促促,籬上花當屋”,“廢棧豕歸欄,廣場雞啄粟”,籬笆上,堂屋前,苗茁壯,花鮮艷,豬歸欄,雞啄米,寫得火火有生氣,這是人們辛勤勞動的成果,這中間寄託著農民的希望,也寫出了農民對生活的熱愛。“風驅槲葉煙,槲樹連平山”,“迸星拂霞外,飛燼落階前”,寫出了滿山槲樹葉,遍地燒山煙,火星飛天外,灰燼落階前的情景。這裡既突出了燒畲種田的壯觀景象,又突出了景物多變化的持點。再其次,這首詩的語言靈活多變化,驕散並用。詩中有不少句子對仗工整,流楊優美,“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廢棧豕歸欄,廣場雞啄粟”,“迸星飛霞外,飛燼落階前”等句子就是這樣,而這些詩句又與散文化的詩句配合使用,“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鄰翁能楚言,倚擂欲潛然”,“誰知蒼翠容,盡作官家稅”,這些都是通俗的口語,有明顯的散文化的傾向。這首詩在押韻方面也有自己的特點,多次變換韻腳,使全詩顯得形式靈活多交化,避免了呆板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