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港街道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下轄街道

掘港街道,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位於如東縣東部,南與通州區接壤,北與苴鎮、長沙鎮毗連,東與大豫鎮相撞,西與馬塘鎮曹埠鎮為鄰,區域面積145.06平方千米。2015年,轄村委會20個、社區居委會10個。截至2015年,掘港街道人口有11.6萬人。

2005年,掘港鎮農業總產值9.19億元,有工業企業1433家,工業總產值60.7億元。

2017年,掘港街道企業個數共3008個,企業從業人數160500人,其中工業企業2150個,規模以上109個。

歷史沿革


東晉義熙七年(411年),掘港隸屬如皋縣。
貞觀元年(627年),全國分為十道,掘港為淮南煎鹽亭,地屬淮南道廣陵郡。
宋建隆元年(960年),改掘港亭為如皋縣掘港場,隸屬淮南東路泰州軍。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為如皋縣掘港場,隸屬河南江北中書省揚州路泰州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兩淮鹽運使司通州分司,轄掘港場。
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掘港營及掘港巡檢司。巡檢李忠建巡檢司署。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掘港場地屬南直隸省揚州府泰州如皋縣,設掘港場鹽課司大使(亦稱場官)。許梓建鹽課司署。
清順治元年(1644年),為如皋縣掘港場,隸屬江南布政使揚州府泰州如皋縣。
清順治四年(1647年),掘港場增設主簿,屬如皋縣。后裁缺,署廢。
清雍正九年(1731年),如皋知縣彭履仁因掘港場距縣城遙遠,故申請復設掘港場主簿1員(又叫分縣),處理地方民政事務,並建立主簿衙署。隸屬江蘇布政使通州如皋縣。
清宣統三年(1911年)十一月,掘港自治。清王朝在掘港的統治宣告結束。
1912年初,掘港成立自治會,設議事會和董事會。議事會立法,董事會執行。
1913年,掘港市為如皋縣6市之一。
1929年6月,如皋縣將原18個市、鄉改為18個區,掘港市為第九區。
1934年4月,如皋縣政府將原18個區劃並為15個區,掘港為第八區。
1941年,中共如皋縣委員會在掘港正式成立。
1943年4月,日偽軍於如皋東鄉設如東清鄉特署。
1944年秋,日偽軍撤銷如皋縣政府,於如皋縣境內分設如城、如安、如豐、如東4個清鄉特別區公署。掘港隸屬如東區公署。
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結束。新四軍收復如皋城,如西縣複名如皋縣,如皋縣易名為如東縣。原設於如皋東鄉的如皋縣政府,更名為如東縣政府,隸屬於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翌年秋,隸屬於第九行政區。掘港建立區民主政府,隸屬如東縣政府。
1946年,全國內戰爆發。11月,國民黨軍隊大舉侵犯掘港等地。
1948年3月15日,掘港解放。5月,如東縣人民政府為掘港解放公布新解放市鎮的各項政策。
1949年1月,蘇皖邊區政府第九行政區專員公署決定,撤銷掘港辦事處,將掘港劃歸如東縣領導。
1949年10月,設立掘港鎮政府。
1952年8月,掘港撤鎮建區,成立掘港區政府。
1954年10月,恢復掘港鎮政府。
1955年3月4日,掘港為縣屬鎮。12月,掘港鎮政府改稱掘港鎮人民委員會。
1958年10月1日,成立掘港鎮人民公社。是月上旬,掘港鎮與新民、余盪兩鄉合併成立掘港人民公社。
1959年5月,經縣委批准,掘港人民公社分為掘港鎮人民公社和掘郊人民公社。
1968年5月10日,成立掘港鎮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年9月,成立掘港鎮人民政府。
1986年1月,掘郊鄉並人掘港鎮。
2000年4月,環鎮鄉、九總鄉合併到掘港鎮。童店鄉、華豐鄉合併為城南鎮。
2003年2月,城南鎮與掘港鎮合併,設掘港鎮。
2015年,以原掘港鎮的青園、古池、燈塔、鹽垣、九總、童店、華豐、港南、環北、環鎮10個居委會和陳高、掘西、虹橋、十里墩、曉河、芳泉、銀杏、野營角、周店、三河、沙南、曬鹽場、天星、新豐、洋岸、丁字岸、賓東、余盪、港南、三橋20個村委會區域,設立如東縣掘港街道辦事處。

地理環境


掘港街道位於如東縣東部,南與通州區接壤,北與苴鎮、民沙鎮毗連,東與太豫鎮相撞,西與馬塘鎮、曹埠鎮為鄰,區域面積145.06平方千米,地貌總體特徵為典型的濱海平原。
掘港街道
掘港街道

行政區劃


11個社區居委會鹽垣社區居委會
古池社區居委會
燈塔社區居委會
青園社區居委會
九總社區居委會
環北社區居委會
環鎮社區居委會
童店社區居委會
華豐社區居委會
港南社區居委會
日暉社區居委會
20個村委會芳泉村委會掘西村委會
余盪村委會三橋村委會
港南村委會賓東村委會
曉河村委會虹橋村委會
陳高村委會十里墩村委會
丁字岸村委會曬鹽場村委會
沙南村委會新豐村委會
天星村委會周店村委會
銀杏村委會三河村委會
洋岸村委會野營角村委會

人口民族


2010年,掘港鎮有居民7.89萬戶、20.90萬人。
2017年,掘港街道常住人口有216820人。
2018年,掘港街道戶籍人口有201896人。

經濟


第一產業

2005年,掘港鎮種植業用地1.16萬公頃,從事種植業的勞動力7.50萬多個,實現農業總產值9.19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8.88億元,糧食總產9.77萬噸,皮棉總產2377噸,油料總產8405噸。農民年人均純收入5080元。
2010年,掘港鎮農村勞動力7.63萬人,實現農業增加值6.96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83.79億元,糧食產量10.54萬噸,皮棉產量4781噸,油料產量8567噸。

第二產業

1983年,掘港鎮工業企業33個,其中全民工廠11個,集體廠(手工業社)14個,鎮辦廠8個,職工6197人,工業總產值6087.80萬元,利潤431.17萬元。
2005年,掘港鎮工業企業總數1433家,其中私營企業443家,個體企業990家。職工人數2.38萬人。實現工業總產值60.70億元。創利稅3.01億元,其中利潤總額1.33億元,上交稅金1.68億元。
2010年,掘港鎮工業企業1637個,其中私營企業571個、個體企業1063個,職工人數2.79萬人,第二產業增加值37.66億元,創利稅10.09億元,銷售收入148.49億元。

第三產業

2004年,掘港鎮全鎮商業總產值達5.03億元,全鎮形成特色商業街10條。
2010年,掘港鎮全鎮形成各具特色的商業街15條,有10多個大型商城超市。全鎮第三產業增加值28.51億元。

交通


截至於2005年底,掘港鎮市內公路有25條。境內有省道S225、啟揚高速公路等。

社會


教育事業

1979年,掘港鎮新建掘郊初級中學,后併入掘港鎮第一初級中學。
2001年初,掘港鎮通過市級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年檢。
2010年,掘港鎮全鎮有幼兒國8所、中小學10所,其中初中3所、小學7所。在國在校幼兒學生1.01萬人,其中幼兒2527人、小學生4188人、初中學生3443人。

醫療衛生

1951年11月,建立如東縣人民醫院。
1958年,建立如東縣中醫院;10月,建立人民公社醫院。
2003—2004年,掘港鎮全鎮43個村衛生室合建為3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

文化事業

1949年10月後,掘港鎮相繼建立文化館站和圖書館室,形成縣、區、社、隊“四級文化網路”。

基礎設施

1959年,新建國防橋,重建彈琴橋、通海橋等橋樑。
1970年後,人民路兩側百貨大樓、五金大樓、郵電大樓、糧貿大樓、文化館大樓、文化宮大樓等相繼建成。
1973年,開始修築市公路瀝青路面。
1976年,填平蔣家橋口東西淤河,改建成江海中路。
1979年,沿三元池(即土山池)砌築護岸石駁。
1990年,建成主幹道16條,總長14.90公里,基本形成方格化道路網路。
2010年,掘港鎮全鎮數字電視入戶率鎮區為100%,鎮郊為99%;固定電話入戶率鎮區為100%,鎮郊為95%;行動電話用戶12.30萬戶、寬頻接入埠1.1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