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五四中學

上海市五四中學

上海市五四中學位於上海市靜安區新閘路1370號,是位於靜安中心城區的一所公辦初級中學,創辦於1912年。其前身是大同大學附中二院,后聖約翰大學附中併入,1952年更名為上海市五四中學,1995年經區政府及區教育局統籌安排,與市西中學合併,1999年在原址恢復五四中學至今。

學校歷經百年滄桑,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閃現著人文精神的光輝。建校百年來,學校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國家優秀的人才,其中有三十二位兩院院士,有國務院前副總理錢其琛、曾培炎,更有一大批聞名海內外的政治家、企業家與學者。

作為百年名校的傳承和發展,學校將“學術並重,明體達用”作為校訓,傳承“示青年以正誼,為社會植通才”的辦學傳統。其中“學術並重”這一思想的提出就是面向學校的課程建設計劃和課堂增值目標,對象為全體師生,“學”指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術”指方法、手段,旨在教師追求教育教學方法的生成性和有效性。為實現“輕負擔、高質量”的教改實踐和“個性化”教學探索,作為上海市靜安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學校的教學共同體,五四中學也嘗試開展后茶館式教學,初顯成效。

“明體達用”塑師德,“學術並重”促師能。今日的五四依然是培育各種人才的搖籃,是教育改革的實驗地,學校的發展繼往開來,與時俱進。“五四”人正以務實的各種作風,嚴謹的治學態度,為五四的光榮續寫新的篇章。

學校環境


45屆校友、國務院原副總理錢其琛為母校題寫了校名
45屆校友、國務院原副總理錢其琛為母校題寫了校名
上海市五四中學創建於1912年,前身是大同大學附中二院和聖約翰中學,學校文化底蘊深厚,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期間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其中包括32位兩院院士,有國務院原副總理錢其琛,有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有上海市原副市長夏克強,有清華大學原校長張孝文、有蜚聲國際的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有著名足球教練徐根寶,更有一大批聞名海內外的政治家、企業家與學者等等。
學校擁有教職工60多人,與日本等多個國家開展合作交流,開設了跆拳道(男)、藝術體操(女)、銀笛、科技機器人、英語外教口語、魯庵印泥傳習工坊等特色課程,曾為市區摔跤隊等體育隊輸送過許多優秀人才。

辦學理念


“學術並重”提效能“明體達用”植通才
上海市五四中學創辦於1912年,其前身是大同大學附中二院。學校創始人教育家胡敦復確立了“學術並重,明體達用;示青年以正誼、為社會植通才”的辦學宗旨。
●“學術並重”:對象為全體師生,“學”指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術”指方法。即教師追求教育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學生明確“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個性發展”。
●“明體達用”源自北宋著名教育家、“湖學”創始人胡瑗的教育思想。“體”原義為儒家傳統道德,“用”原義為治事。“明體達用”即把經義和治事有機結合。“明體達用”就是培養學生將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傳統美德、價值觀念作為立身之本,明德立志,學會做人;勤奮好學,學以致用。
●“正誼”:合於法則的、純正的;誼:通“義”,全宜的道德、行為。源自西漢董仲舒的“正其誼(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即“不謀求一己的私利,不計較一時的近功”。

行進樂隊


行進樂隊是一門新興的樂隊表演形式,是由一隊身背樂器的音樂家在室外進行。五四中學行進樂隊的指導教師除了其表演包含了音樂和頗具觀賞性的團隊行進。在學校建立行進樂隊具有以下意義:
1.提升學校形象
成立一支專業的校行進樂隊, 能提升學校形象. 一隻專業而傑出的行進樂隊能代表一個學校的藝術修養水平以及學生的精神風貌, 是一所學校的活招牌.
2.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
成立行進樂隊能為青少年打開通往世界的窗口, 一隻符合標準的行進樂隊, 能給青少年創造參與國際盛會的機會, 用音樂同世界各地的年輕人交流
3.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參與學校行進樂隊訓練及表演的機會, 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與同齡人社交溝通, 建立友情, 認識新朋友, 使其積極參加社會活動. 行進樂對能給學生枯燥的學習生活帶來的新樂趣, 是他們與同齡人相處和社交的絕佳舞台, 為學生時代留下難忘的紀念.
4.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責任心和毅力
行進管樂有利於培養青少年的團隊精神和健康體魄. 由於行進管樂是集體藝術, 要求演奏整齊、動作一致、吹奏與表演相協調, 演奏的音準、音色、節拍、速度、力度必須協調一致, 表演動作、表情也要整齊劃一. 完成這些目標必須樹立合作意識, 具有團隊精神, 使青少年學會合作, 學會吃苦.
5.提高學生的音樂藝術修養
行進樂隊融入了多種表演形式, 在管樂吹奏的基礎上引入了行進藝術的多種表演形式, 除在行進中的吹奏表演外, 還加入了舞蹈、旗隊、聲樂,甚至武術等多種表演形式, 大大提高了行進管樂的觀賞性. 各種構思精巧、創意鮮明的圖形變換, 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行雲流水般的音樂和氣勢磅礴的動感圖畫, 觀眾得到的是立體衝擊和全方位的藝術享受.
上海市五四中學
上海市五四中學
為了本校學生在行進樂隊項目中受益,不但得以學習基本樂理、樂器吹奏的基本技巧,以學校樂隊為單位完成整體的行進樂隊表演,更能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和吃苦耐勞精神,並獲得許多演出、參與賽事及與上海以外地區的學校樂隊交流的機會,學校設計了完善的行進樂隊培訓項目課程,課程方案包括樂理基礎和行進樂隊基本知識課程、樂器吹奏課程、分部練習課程、合奏課程、行進課程等多種形式,旨在打造與國際接軌的學校行進樂隊,並普及音樂教育。
該項目的目標人群為本校預備班和初一年級中被挑選的樂隊成員(沒有樂器基礎)。

學校地址


校址:上海市靜安區新閘路1370號

校史鉤沉


上海市五四中學100周年校慶公告
上海市五四中學100周年校慶公告
上海市五四中學前身大同學院創建於1912年3月19日,先後更名為大同大學中學部、大同大學附屬中學、大同大學附中二院(附中一院即今上海市大同中學),1952年聖約翰大學附中併入,學校更名為上海市五四中學。
原來的五四中學曾經長期是完全中學(包括高中和初中),學校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中小學合併浪潮中被併入了上海市市西中學。停辦幾年後,老校友們呼籲原址復校,由於五四中學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傑出校友眾多的知名學校,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遂將位於茂名北路40號的上海市新群中學遷入五四中學原校址(新閘路1370號)復辦上海市五四中學(初中),45屆校友、國務院原副總理錢其琛為母校題寫了校名。因此,五四中學的校友包括原大同大學附中二院、聖約翰中學和新群中學的校友。上海市五四中學校友會規模龐大、校友間聯繫頻密,目前在北京、香港、美國皆設有分會。

探訪母校


2005年5月17日,錢其琛校友攜夫人周寒瓊訪問母校五四中學
2005年5月17日,錢其琛校友攜夫人周寒瓊訪問母校五四中學
2005年5月17日,曾任外交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錢其琛校友攜夫人周寒瓊訪問母校上海市五四中學,並題詞“風雲變幻,滄桑巨變,但新閘路上的那座校舍卻始終是我心中的母校。“
1952年大同大學及其附中二院校門
1952年大同大學及其附中二院校門
2005年11月22日上午,被譽為台灣“四大公子”之一的前“監察院院長”錢復,回到母校上海市五四中學探訪。1946年11歲的錢復進入五四中學的前身“大同大學附中二院”就讀初中一年級,次年上學期離開該校,此後與母校分別將近60載。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錢復一行在母校逗留約1個小時,參觀了操場、教室以及校史室,受到該校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
參觀校史之後,錢復留言母校:“五四是中國新文化的啟迪,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儒家傳統文化的精神。”錢復解釋說,“五四是我們國家新文化運動的開始,當時就是要打倒孔家店,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忘記儒家文化的精粹,因為儒家文化博大精深。老一代的人同年輕一代最大不同,就是老一代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事,什麼是絕對不能做的事,因為老一代人受了儒家文化的熏陶。”
隨後,錢復又應邀用毛筆寫下了“禮者節也”四個大字。他表示:“最重要的儒家文化是禮,我們這個社會要安定祥和,一定要知道禮。”
五四中學校長沈嶸代表學校將一本紀念冊送給了錢復。紀念冊中有學校精心收集的錢復當年編號24981的學籍卡影印件,以及錢復當年的同學名錄、老師的照片、學校老校門的照片。收到這些禮物,錢復顯得非常興奮,連聲表示感謝。

百年校慶


聖約翰附中和大同附中校友參加五四中學校慶
聖約翰附中和大同附中校友參加五四中學校慶
2012年11月18日,上海市五四中學舉行建校100周年慶典活動,數千名校友濟濟一堂慶祝母校百年華誕。原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原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鐵迪分別發來賀詞。當晚上海電視台的新聞節目,報道了五四中學的百年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