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縣人遺址

鄖縣人遺址

鄖縣人遺址位於鄖陽區漢江河畔的的青曲彌陀寺村學堂梁子,1989年5月,發掘出兩顆完整的遠古人類頭骨化石,被專家確認為距今已100多萬前的遠古人類化石,這一發現,改變了人類起源非洲的傳說,“鄖陽人”頭骨化石的發現,它向世界宣稱:古老的漢江是漢民族文化的搖籃;古老的“鄖陽人”是中國人的祖先,現在在“鄖陽人”出土處建有“鄖陽人”雕刻頭像,“鄖陽人”展館。

基本簡介


鄖縣人遺址發掘現場
鄖縣人遺址發掘現場
湖北省鄖縣人遺址(也稱為學堂梁子遺址)1990、1991、1995、1998 、1999、2006、2007 年進行了多次發掘,其中2006年以前發掘的面積為575平方米,2006年以後配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文物保護工作又發掘了2000平方米,共發掘面積2575平方米。從鄖縣人遺址中發現有兩具遠古人類頭骨化石、豐富的動物化石和大量的石製品。鄖縣人遺址被發現后,獲得多項殊榮。1991年分別榮獲“199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七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發表的相關研究成果頗豐(有專著兩部、論文50餘篇),在國際上最權威的雜誌“Nature”(《自然》,1992)上發表過論文,而且該期封面即是“鄖縣人”頭骨化石照片。美國“Discover”(《發現》)雜誌1993年第1期將“鄖縣人”頭骨化石的發現評選為1992年世界50項重大科技成果之一。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鄖縣人遺址(學堂梁子遺址)”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鄖縣人
“鄖縣人”頭骨化石分為顱頂、顱面、顱底三部分。“鄖縣人”顱頂低矮,前額后傾,眉脊粗厚,這說明“鄖縣人”的顱骨具有直立人形態特徵。“鄖縣人”上頜顴突前,面朝向前方,向兩側伸展。這些特徵與非洲和歐洲發現的古人類標本有明顯的區別,具有中國古人類的形態特徵。“鄖縣人”上齶骨、顳骨鼓板較低、較長,說明“鄖縣人”的顱底具有一系列原始特徵。將“鄖縣人”顱底頭骨與海德保人下頜骨並在一起,二者正好吻合,證明“鄖縣人”顱底形態與海德人下頜骨形態特徵相同。綜上所述,“鄖縣人”既具有中國古人類的個性特徵,又具有西方古人類的共性特徵。
“鄖縣人”I號頭骨、“鄖縣人”II號頭骨分別於1989年5月和1990年6月出土於鄖縣青曲鎮曲遠河口學堂梁子。2000年以來,中法研究人員從遺址中提取了大量樣品,用於沉積學、微觀形態學、地球化學、地磁地層學、地球年代學和孢粉學的研究。研究成果顯示,這兩具頭骨的年代在距今984000年和780000年之間,更準確地說在距今936000年左右,是世界上更新早期重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
“鄖縣人”遺址發現的武陵山大熊貓,使該遺址在地質時代上可以肯定地被確認為處於早更新世晚期,為“鄖縣人”的地質時代提供了可靠的地層生物學證據。同時,從動物生態特徵上還反映出“鄖縣人”遺址的古地貌為瀕水的河岸階地,但具有適宜人類活動、取水方便而無洪水災害的自然地理條件。在該遺址古氣候和古植被研究方面,“鄖縣人”遺址發現的大熊貓化石,體現出當時人類處於亞熱帶氣候環境,有繁茂的森林草原植被,並且還生長有東亞地區的代表性植物——竹子。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早更新世的直立人具有環境選擇能力,他們是在具有獨特特徵的優良環境條件下,一步步演化過來的。